10年前广州亚运会开幕当天留影
标签:
吴幼坚73岁同志母亲大学生《彩虹》读后感回看10年前旧照片情感 |
分类: 彩虹之声 |

10年前的照片:63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10年11月12日(广州亚运会开幕当天)在家中留影。
10年前广州亚运会开幕当天留影
□ 吴幼坚
某大学学生上《性别与文化》课程,阅读《彩虹》部分篇章后写下数十篇读后感,经学生同意陆续在此转发。
初始的爱
作者:林家倩
吴幼坚著《彩虹·LGBT人生纪实》一书,记录了许多多元、真实的LGBT人生故事。她是所有同志的妈妈,一位伟大得令人尊敬的妈妈。吴妈妈以纪实的方式,为大家带来启示;为同志带来希望与勇气,希望大家可以增长多一点的包容、理解、勇气及仁慈。
读后忆起那位与我交好的朋友,那时的我对LGBT尚未了解,我很感动朋友向我坦白和诉说了当时面对的困境。我很难过帮不上忙,尤其是身边朋友曾拿来当玩笑说。对于社会的性别观点属违反的,所以只能告诉他未来会更好,还有希望。我很清楚他们与常人无差别,拥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却因为被社会规定的正与负,被迫生活在阴影中。他们何错之有,就因被人们所谓的性别爱情观规定成了异类,所以被迫与不相爱的人在一起。这不是帮助与拯救,而是一种伤害。这样的选择更令对方、自己与家人们受伤,只因无爱。
爱可以是无限的,不论开心、悲伤、愤怒、痛苦,依然有爱。爱情无关性别、年龄、国籍、肤色,只有愿意和不愿意。即使是父母亦无权剥夺他人爱的能力。能理解同志的人们,十分勇敢;愿意一同站出来的人们,令人感动。我相信爱能够战胜一切,包括父母的爱。文中有一句让我十分认同,简言为既然父母已能接受违反社会性别观的事情了,还顾虑什么孩子同性伴侣的国籍、年龄等。人们总是在面对事情时钻牛角尖,却不以更简单的方式思考。在一场爱情与婚姻中,受到伤害的是孩子;父母的不理解,如同否定自己孩子般。人无论长到几岁,终究是父母的孩子,心里的念想与最大的依靠就是父母,父母的不支持只会伤到孩子的心灵。你爱他,就放手让他去爱吧!
同志的爱亦是爱,同为爱,何以被奇怪的观念束缚着呢?爱就是初始的爱,是平等。爱情已得来不易,勇敢地追求吧!向不能接受自己的你们以及不能接受同志的你们道:“勇敢地踏出去爱吧!”




11月2日早餐:汤粉(红萝卜、小唐菜、菇、两鸡蛋、少许粉条);午餐:燕麦粥、苦瓜蒜瓣猪肉;晚餐:板栗红枣焖鸡、汤(红萝卜、绍菜、菇)、白米饭
《彩虹——LGBT人生纪实》:我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此后通过讲座、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71岁完成26万字(含16个彩页66幅照片)的纪实文集,记录与LGBT个体生命最难以忘怀的相遇,以及与独生子郑远涛(文学译者、本书责编)的故事。本书人物众多:男同、女同、同妻、感染者、同志父母、跨性别者……《彩虹》写到同志群体内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社会现实的碰撞,写到沦为牺牲品的同志少年、同妻,内容厚重,促人思考。李银河、张北川、方刚、彭晓辉、Damien Lu(星星)等专家学者写了推荐语或作序。每本7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政快递费)。若汇款100元要一本《彩虹》,可获1993年出版原价60元的吴幼坚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请写明)。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我询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