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鸣谢并转发大学生读后感

标签:
吴幼坚73岁同志母亲2020年10月捐款鸣谢大学生《彩虹》读后感情感 |
分类: 彩虹之声 |
本文题图插图均由73岁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20年11月1日傍晚摄于广州东山湖公园。
捐款鸣谢并转发大学生读后感
□ 吴幼坚

一、 独立公益人吴幼坚鸣谢(2020年10月)
2020年10月,以下朋友通过支付宝转账、银行汇款、面交现款、邮购《彩虹》、视频上下集、三色堇影集多付款等方式,支持退休编辑、同志母亲、独立公益人吴幼坚的彩虹事业,为其晚年奉献余热助力。每笔捐款都会入账,发送电子版捐款证明,并每月公开鸣谢。对来自民间的点点滴滴捐助,阿坚我知恩感恩结缘惜缘,力求将公益事业做得更好,回报公众、回报社会、回报生活。
开户行:招商银行广州中山二路支行 户名:吴幼坚 帐号 6225 8820 1714 2792
支付宝帐号:wuyoujian1947@163.com
阿丽100元(第2次,累计捐130元)
瓶子100元(第80次,累计捐10210元)
三番500元 附言:吴老师您好,感谢您这么多年以来对性少数群体的支持!
小梁30元 购买《彩虹》文集1本余额捐助。
Chr 100元(第40次,累计捐4750元)
静听500元
植☆娜130元 购买《彩虹》文集1本余额捐助。附言:支持彩虹,感谢您的陪伴。
以上共7笔总计1460元捐款。

二、转载《彩虹》读后感
某大学学生上《性别与文化》课程,阅读《彩虹》部分篇章后写下数十篇读后感,经学生同意陆续在此转发。
希望有一天《彩虹》作为经典流传
作者:曾蔓薇
我第一篇读的是《记得》,由吴幼坚女士儿子所写。在代序中郑远涛简单地介绍了他的母亲为何和如何在做同志公益。我一开始读的时候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同志运动向来都是很艰难的。直到我读到“吴幼坚已 71 岁了,行走于生命的黄昏,前面还有多少个年头?”这一句话的时候,瞬间感觉被震撼到了。再加上之前郑远涛对于母亲的形象描述,让我的脑海瞬间有了画面感。我感慨这样一位垂垂老矣的老人还有这样的精神和毅力在做着同志公益。这样的震撼感,更是让我怀着虔诚的心态继续阅读下去。
接下来,读的是《寄往天堂的黄百合》。阅读过程中我感到很压抑,并且几度落泪。这篇文章是一个男孩坦诚地向母亲出柜,母亲也表示理解,但是以“爱”为名和家族责任为名,希望男孩可以接受家里的安排。从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小雨的善良和纠结。我只需要稍微代入小雨的角色就会感到喘不过气来,相信这也是为什么小雨最后选择自杀的原因。这是因为作为旁人的我,只是换位思考一下就感到非常压抑了,更何况是长年累月承受着这样压力的小雨。文中多次记述到小雨内心的纠结,他虽然还未像翠玉荷的丈夫那般跟他的未婚妻结婚,但同时他也没有勇气日后不与她成婚,我相信这也是大部分同志面临的状况。我在这里并不是批评小雨,我能理解在现在这个社会,这样的大环境下,同志们的生存环境。让我绷不住眼泪的是在我看到吴妈妈说:“我没有宗教信仰,不知道有没有上帝,有没有天堂,但此时我希望有,不然我怎么和小雨他们对话呢?”从这句话中,我能感受到吴妈妈内心的悲痛,她悲痛到作为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此时希望有天堂的存在,只为了跟这些孩子沟通。我很感慨的是虽然小雨的母亲表面上接受了儿子的出柜,但是本质上却还是逼迫孩子放弃他的天性。
然后我读了《萍妹与她的旅美儿子》,这个故事完全跟上面的相反。萍和她的丈夫在知道儿子的事情之后,先是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而不是直接压迫孩子,让孩子放弃。而且这位萍女士写信去询问吴妈妈,请求吴妈妈的帮助。这一点让我感到十分妙,因为很少会有这样开放的父母。我十分感慨,为什么几乎相同的经历但是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小雨的结局是自杀,而萍的儿子的结局是他与老外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吴妈妈是非常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来寻求帮助的人,并且努力地开导他们,想要帮他们解决问题。这些例子成千上万,我们看到的仅仅是吴妈妈所描写的冰山一角。所以,我很感动也很感慨在这个时代,有着这样一个人,在许多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做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只为了不辜负每一位同志。我很希望有一天《彩虹》这本书能够让全世界看到,并且作为经典永久地流传下去。
11月1日早餐:汤面(红萝卜、菠菜、菇、土豆、两鸡蛋、少许面条);午餐:燕麦粥、馒头、豆角猪肉;晚餐:煎鱼、汤(西红柿、秋葵、绍菜、菇)、白米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