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吴幼坚73岁同志母亲与来自悉尼的小熊见面悉尼彩虹焰火图情感 |
分类: 彩虹之声 |
在广州见到来自悉尼的小熊
□ 吴幼坚

日前接到定居悉尼的小熊私信,说他与伴侣将到广州一趟,看我可否抽空见面。我查看与他来往私信,最早那封是八年前的——
他2012-04-03吴妈妈,我们是一对在海外定居的伴侣。我们刚刚取得合法关系。现在要准备面对国内的父母们,准备出柜。所以想联系你。请指导。
坚注:可能当时我正忙,而他的信过于简单,我没及时回复,于是他再次来信——
他2012-04-11吴妈妈你好,我们是生活在海外的一起伴侣。我们已经在海外注册了伴侣关系。我们面临向家长出柜问题。我们想联系您。
我2012-04-11先看我博客首页右栏红字“关于出柜”。条件成熟时出柜并说服家长看我博客、视频等,愿意交流可拨打我热线。
他2012-04-11好的,谢谢吴妈妈。我们会和您联系。

坚注:后来我们没有联系,也就是说我并未具体帮到他俩及其父母。八年后他主动找我,令我感觉这是个重感情的年轻人。他说伴侣来广州公干一星期,他是陪伴的,与我约见时间充裕,而我解释道,周五周六我要和亲戚去外地旅游,周日才回家,最好周四能见面。由于受台风影响,飞机航班一再改动,直到8月19日周三晚他俩才落地——
他21:28安全到达广州。
我21:43广州欢迎你们!今晚好好休息,明天上午你坐5号线转1号线到东山口站,从C口上地面,我和你会合再去地铁上盖四楼的餐厅。我们11点前见面就可以了。
他22:38好的,明天见,吴妈妈。
我 明天见。晚安
他 晚安


8月20日周四我和小熊共进午餐。虽然我在广州但晚辈没让我尽地主之谊,而是由他买单请素未谋面的吴妈妈饮茶。我俩聊了几小时,很是愉快。我这才知道他原籍四川,作为交换生在泰国读书时,通过网络与在新加坡读书的男友相识相爱,后同往澳洲悉尼工作生活,并正式登记结婚。他打开手机,给我看在悉尼举办婚礼的照片,两人都穿白西装,风度翩翩。两个中国男同都是独生子,难得的是各自向父母出柜均获得接纳。两家父母也有机会来往,相处得很融洽。亲戚知道他俩在国外是一起的,但没人追问是什么关系,也没人聊相亲结婚话题。他八十多岁的外公春节给孙辈封红包,也给小熊的伴侣封一个,可见家族完全认可了他们。
如今说来云淡风轻的出柜,其实都免不了一个过程,但只要父母子女间有足够的爱,就能逐步沟通。小熊和伴侣早就以好友身份见过对方父母,家长都很乐意儿子在国外有人做伴。他母亲退休前是法官,观察细致思考周密,询问儿子是否同性恋,儿子坦承后母亲觉得不出所料。此后由她逐渐向军官丈夫说明情况,丈夫也就一步步理解接受了事实。小熊说,爸爸也退休了,父母年满六十身心健康,去悉尼看望两个儿子期间,他爸自学英语很有成效,可以带着他妈游玩、购物,无须儿子陪伴。爸说除了图个生活方便外,还考虑到将来能和孙辈对话,哈哈,想得挺长远的。不过或许近年就有孙辈了:小熊夫夫计划去代孕合法的国家,通过代孕得到两个孩子。爸妈表示,要不要后代由你俩说了算,有没有孙辈我们都无所谓,有的话需要时我们可以帮帮忙,但养育孩子始终是你们的责任。我听小熊说起这些,不禁感慨他父母真开明!
他15:39吴妈妈,我已经到达酒店。今天聊天很愉快
我15:45我也坐到电脑前准备做事了。你我初次见面就能畅聊,说明都是真实坦诚开朗的人。你点那么多款美食,两人吃饱喝足还给我打包,今晚明朝都够吃。感谢你送的蓝色水晶手链,即使我不常佩戴首饰,也会欣赏它的美。你俩昨晚才到广州,现在好好休息,等他下班再陪他吧。
他16:15
我把小熊送的蓝色水晶手链带回家拍照后略加装饰发表出来,感谢他的真诚美意!
8月20日早餐:汤面(红萝卜、南瓜片、潺菜、两个鸡蛋、半个面饼);午餐外出饮茶;晚餐:燕麦粥、打包干炒牛河
《彩虹——LGBT人生纪实》:我2005年首次接受电视采访,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媒体上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母亲。此后通过讲座、热线、博客、微博、邮箱为LGBT群体服务。71岁完成26万字(含16个彩页66幅照片)的纪实文集,记录与LGBT个体生命最难以忘怀的相遇,以及与独生子郑远涛(文学译者、本书责编)的故事。本书人物众多:男同、女同、同妻、感染者、同志父母、跨性别者……《彩虹》写到同志群体内自由与责任的冲突、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社会现实的碰撞,写到沦为牺牲品的同志少年、同妻,内容厚重,促人思考。李银河、张北川、方刚、彭晓辉、Damien
Lu(星星)等专家学者写了推荐语或作序。每本70元(含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邮政快递费)。若汇款100元要一本《彩虹》,可获1993年出版原价60元的吴幼坚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请写明)。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向我询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