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与好友卡卡结伴赴俄罗斯自由行,图为阿坚我2019年6月6日在莫斯科的女皇村庄园留影。
俄罗斯游踪十:女皇村庄园
2019年6月6日星期四,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气温超过30度。我和卡卡按行程坐9站地铁去女皇村参观。他在路边查看手机导航时,我随手拍照。匆匆跟他去坐地铁时,我也继续随手拍,参观景点时更频频按相机快门。很多照片对网友没啥意思,但自己再看是会唤起记忆的。
1) 启程
在旅馆大镜子前自拍,这天打扮红女绿男。
旅馆自助早餐
车厢各自独立,乘客走不过去,我隔窗拍摄另一车厢。
女皇村附近地铁站内
地铁站顶灯
地铁口外建筑
2) 女皇村庄园
女皇村庄园 联合国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1775年,从科洛姆纳庄园出来散步的叶卡捷琳娜二世来到了一块叫黑泥的荒地,女皇被这里的美所吸引,花重金买下了村庄,将其改名为“察里津诺”(意为“女皇村”),并下令建筑师巴仁诺夫修建皇宫建筑群。10年时间里,这里先后建成了大皇宫、面包屋、歌剧厅。这些建筑都用红砖砌成,并镶有白色石刻装饰图案,是俄式哥特风格,也叫“伪哥特风格”。谁知10年后突访此地的女皇对宫廷建设大发雷霆,命巴仁诺夫停止建造,并指定其学生卡扎科夫重新设计。女皇把发怒的原因带进了自己的坟墓,察里津诺最终也没有完成,并逐渐衰败。19世纪和苏联时代,这里经过几次修复,逐渐成为莫斯科普通市民散步和野餐的场所。2007年,宫殿在修复后对公众开放。皇宫前面还保留着过去的遗址。如今的庄园风景优美,有森林、喷泉、湖泊和宫殿群。我们走在庄园内,林荫道绿树参天非常凉爽,空气清新怡人。各种鸟类在鸣叫、飞翔,小松鼠跳上窜下仿佛与人捉迷藏。大皇宫等建筑吸引着各国游客,人们纷纷拍照,我俩也拍了不少。以下按游览顺序发表部分。
湖边:
学生们在写生。
在庄园门口买冰激凌吃,通过玻璃幕墙拍摄照片。
在地铁口对面小店买蔬菜鸡肉卷饼和可乐。小帅哥得知我们来自中国,用汉语问候:“你好!”并主动请我们拍摄他照片。
我在售货窗外拿着卷饼,小哥拿另一个合影。我在俄罗斯这些天吃卷饼、汉堡包,喝可乐,分量又比在家足,已经明显发胖,回家要恢复原先饮食习惯。恢复跳舞锻炼了!
我们在这地铁站侧后的阴凉处,坐在台阶上吃喝完这顿午餐。下午坐几站地铁去第二个庄园游览。
3)科洛姆纳庄园
科洛姆纳庄园是联合国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坐落在莫斯科河畔,并因其处在通向科洛姆纳的路上而得名。科洛姆纳庄园与俄罗斯的历史息息相关,1532年,伊凡三世在这里建造了极具特色的帐篷形白石主升天教堂。随后在1667年,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彼得大帝的父亲)在庄园建造了一座大型木质宫殿,这座色彩斑斓的宫殿在当时让前来参观的外国人叹为观止。随着彼得大帝迁都圣彼得堡,科洛姆纳庄园渐渐走向没落,木头宫殿也最终灰飞烟灭。2010年,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的宫殿得以重建并对外开放。除了耶稣升天教堂和宫殿外,庄园里还有一座彼得大帝的小屋,1934年迁自北方的阿尔汉格尔斯克。一条小溪将庄园分成两部分,小溪南面有一座形制非同一般的施洗约翰斩首教堂。如今的科洛姆纳庄园是一处理想的郊游场所,每逢节假日在庄园里都有热闹的庆祝活动。我和卡卡没有参观整个庄园,只走了一些地方,下面发表部分照片与网友分享。
晚上卡卡整理照片时说,这幅剪影效果最好,我也觉得是不错。
我从这两位男士面前走过,听他们用粤语交谈,便主动问是否广东人,他俩答是江门的,我说我也是啊!他们半信半疑,我说老家恩平,瘦些的男士说你是我们恩平的?!我说是啊,老家沙湖镇上凯岗村,两位一听不禁感慨,世界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在莫斯科竟偶遇老乡。卡卡用相机为三人拍照,他们也拿出手机拍照。其实今后基本不会再遇,但人生路上多点快乐总是好的。

卡卡用相机远摄风光,前方是莫斯科河。
这里的每块解说牌上都写有俄文和盲文两种文字,图案也有凸起的线条勾勒出轮廓,为残障朋友想得很周到。
离开庄园去坐地铁回旅馆,卡卡拍摄了这幅户外广告。6月6日当晚我们去红场看夜景,相关图文留待6月8日回国后再抽空发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