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在暨南大学校园走过

标签:
吴幼坚71岁同志母亲去暨大为先生办手续一家三口暨大留影情感 |
分类: 我这一株三色堇—自己 |
老照片:1986年秋,46岁的郑成波回母校暨南大学参加八十周年校庆活动,39岁的妻子吴幼坚、6岁的儿子郑远涛作为家属跟随,三人在暨大校园合影。可惜阳光太猛,母子帽檐下的眼神看不清,但这是唯一在暨大拍摄的全家福。
又一次在暨南大学校园走过
□

先生郑成波12月18日病逝,家人按他愿望,以简约方式办后事,没接受殡葬公司一条龙服务,儿子亲自去几个机构办手续,花500余元办妥遗体火化。冬至,先生骨灰已安放家中,明春我将报名参加广州市的活动,将骨灰洒进大海。今晚是平安夜,白天我去先生单位——暨南大学办妥手续,领到按20个月基本工资发放的抚恤金3万余元,加丧葬费两万余元,共计五万余元。抚恤金比亲戚预算的数目少,是因为不清楚基本工资不足两千元。但加上各种补助,能做到衣食无忧,病痛有医疗保障。先生是华侨孤儿,出身贫苦,少年归国,靠人民助学金完成中学、大学教育,对国家、对人民怀有报恩思想,正直善良,工作尽职。他是暨南大学1967年物理系毕业生,在湖北应城、广东湛江工作多年,回广州先后在广雅中学、工艺美术职业学校教书,最后回母校暨大工作至退休。今天我第一次到暨大退休科,告知先生已病逝,后事已处理完,科长十分惊讶,我解释说一切从简,无须惊动单位,也无须上门慰问。她听我说了情况,赞叹道,郑老师和您这样的老人家,是真正活得豁达通透的,很值得敬重学习。
从退休科出来去行政大楼办事、领款,路经校园请朋友用手机拍了几幅照片。平安夜,年轻人喜欢逛街、看圣诞树、唱歌、跳舞、喝酒……我则在家写点文字,查找些老照片配发,以纪念先生、我、儿子与暨大的缘分。逝者已安息,生者要继续活好每一天。如果不下雨,我明天恢复近午去东山湖公园即兴独舞。前段时间有几位网友曾发私信想约我面谈,请你们把握时间,尽快落实。


今天路过第一文科楼,我印象中2010年陪儿子来这里举办过《波斯少年》译者郑远涛读者分享会。当晚下雨时间又紧迫,来不及在户外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