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20多年前老照片及配诗思考青春

标签:
吴幼坚70岁同志母亲《这一株三色堇》影集胡发云《自己的蓝天》情感 |
分类: 我这一株三色堇—自己 |
老照片:吴幼坚1989年夏42岁于广东阳江闸坡马尾岛,由先生郑成波拍摄。1993年收入个人影集《这一株三色堇》,请作家胡发云配诗《自己的蓝天》(见内文)。
看20多年前老照片及配诗思考青春
□ 吴幼坚


自己的蓝天
胡发云
少女岁月风雨中突然凋落了
少女的梦因此格外悠长
像一段没有听完的童话
便自己对自己反反复复地讲
有人的青春在眼里、在唇中、在鲜丽的肌肤上
有人的青春却在心中深藏
无论时间怎样流逝,它再不会老去
总有自己的蓝天,白云,
金色的沙滩和金色的日光

百度资料——
胡发云: 男,生于1949年,一个历史交接时刻。经历了红色中国的全部岁月。少年时爱诗,爱音乐,也爱玩,由于许多机遇,读了许多同龄人当年不太容易读到的东西。当过知青,工人,企业干部,上了大学,后来成为一个职业作家。九十年代淡出文坛,2006年退出中国作协,湖北作协,武汉作协,并奉还各种头衔。胡发云是特立独行的,比如他从来不对外宣称他身上的一些如作协副主席之类的头衔。他没有官本位的意识。近年的主要作品有《处决》、《老海失踪》、《死于合唱》、《隐匿者》、《思想最后的飞跃》、《驼子要当红军》、《葛麻的1976——1978》、《媒鸟5》、《老同学白汉生之死》、《射日》,以及长篇小说《如焉@sars.come》。另外还有一些散文,随笔,时论等。近期有直面书写文革的长篇小说三部曲之一《迷冬》及散文集《想爱你到老》出版。

1993年暑假,我以《广州文艺》编辑身份,带着刚问世的《这一株三色堇》配诗影集,携13岁儿子郑远涛乘车北上,参加武汉市作协活动,与业余作者们由武汉沿长江采风,在巴东、神农峡、奉节、白帝城等地上落,终点重庆。专业作家胡发云应邀同行,按计划采访我。数月后,《秋日的三色堇——一个中年知识女性的心路历程》,首发黑龙江省妇联主办《妇女之友》第10期。1994年胡发云纪实文学集《轮空,或再一次选择》出版,该文收入其中。

我在博客发表过与胡发云有关的两篇文章:
天上人间不了情——给胡发云和李虹 (2008-04-04 18:33:28)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a5b610100930y.html
5.16武汉:咖啡厅讲座·再会胡发云 (2015-05-17 09:53:1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a5b610102w5ml.html

2015年5月17日阿坚我在胡发云家做客,抱着他家毛绒玩具与他合影,他家的狗狗也要参加。

胡发云的《想爱你到老》,写下对病逝妻子李虹的爱,感人至深。我曾节录多段发博客,其中一段如下——
记得有一次,几个漂亮聪慧事业有成的中年女性,不知怎么就说起韶华易逝,容颜难留,和那些水灵灵嫩生生的小女生们在一起的时候,常有一种窘迫的感觉。我说,其实不同时期的女人,有不同的美丽,有过生活阅历之后,既有当初豆蔻年华的印记,又有岁月历练的风采。女人之美,不全在那些物理指标呢。便说到她们都很熟悉的你,开过几次刀,从上到下,刀疤像拉链一样,差不多贯通整个身躯,还有岁月,疾病,治疗留下的种种遗迹,但我从来没有在意这些。
她们说,你这已经属于亲情了,爱情还应该有男女之心。也就是现在很时髦的说法,性感。
我说,性感在形,更在心。青春在于岁月,更在于境界。女人之美,当然离不开性感,性感仅仅在于脸蛋,腰肢和肌肤么?性感是女人心里有的东西。心里没有,再青春,再娇艳,也就像古圣贤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这是一个与你一起共度过数十年生命岁月的身子,你眼见了她在时光中所有的变迁。在她那里,你也可以看见自己,看见两个人共同的日子。
我们可以惜爱一束枯萎的花,可以欣赏一株苍老的树,为什么不会去欣赏一个被岁月磨砺得更加丰富的女人呢?
她们说,作为男人,你说说这些话当然很轻易的。
这话有些苍凉。我知道,这常常是一些活生生的现实。但是如此看女人,也是男人的不幸。就像你只能享受花儿盛开那短短的一瞬。花儿你可以狠狠心立时换掉,对于一个与你耳鬓厮磨相濡以沫的人,便是有能力常换,心里总有负累的。况且,你换得的,又会很快凋谢。当你能够看出她不被岁月掐断的美,也就是你的福分了。反过来,你自己又何尝不是在一日日凋落呢?以此标准,终有一日,在那些盛开的鲜花眼里,你也会成为一株弃之如柴的老树兜子呢。
真正的美,是在爱意的关注之中。只有爱意的眼光,才能看见真正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