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卡卡俞立平
从大一男同2013至2015年三次私信看他的成长
□
吴幼坚
近日有更多事情要忙,加上今天去中大见朋友:厦门大学林红副教授和一群来自厦门、西安及广州的年轻人,所以只发表最新照片,还有一位福建男同三次私信,作为本文内容。

67岁的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吴幼坚2015年1月13日于广州中山大学留影。内文其余照片均为今日摄于中大。
他
2013-8-21 19:34
阿姨你好!我有一些问题可以请教你吗?期望你的回复~谢谢!我叔叔他知道我是同性恋,叫我改正叫我慢慢去接受女孩子,他说这是心理问题。他还说百善孝为先无后为大,叫我去改正。我都没有交过女朋友,男的接触也很少。我今年18岁,有的时候希望自己还没成熟。现在的我好难受好痛苦。感觉生活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他 2014-8-23 13:42 希望阿姨能够帮助我。
我
中学生人格独立、经济独立都有待时日,不建议过早正式出柜。要珍惜青春,完成学业,同时全面提升自我,以迎接高考或参加工作。建议阅读同语编辑的《同志自我认同系列读本》,条件成熟时即使出柜也能淡定面对父母、社会。还建议阅读我博客http://blog.sina.com.cn/3sj 首页右栏红字“关于出柜”,我在那里给出了较具体的意见。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别人正反面经验,慎重决定自己如何做。“出柜话题”有300多篇文章大量实例。“同志婚恋”、“传媒学界”等栏目也可慢慢浏览。多看年轻人的事例,我推荐过多篇二十上下男孩女孩的心得,值得参考。福建有同志父母可就近求助:@轩妈妈FJ
@轩爸爸FJ
他
谢谢阿姨!
他 2015-1-12 18:59
阿姨您好,这是我第二次给您发私信,不知道在百忙之中有没有打扰到您。或许我应该亲切地叫您一声吴妈妈,因为您对同志群体做出的贡献着实也是有目共睹的,再次我代表同志群体说一声谢谢。我现在是一名大一的学生,自知时机尚未成熟而且也没有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收入,所以出柜这大事是暂时可以停下的,但是我一定会在学业之余多研究研究您的博文,让我一朝得胜旗归来!今晚,我看了吴妈妈对于电影《伤逝》的感言我不禁黯然落泪。泪点有三,第一,是在吴妈妈说那第一个例子“哥哥离家出走后四年归来发现已是春一朝秋一朝的家”。我落泪了,因为知道父母是爱我们的,我们是父母的全部是父母的宝贝。第二,在妈妈讲到那个潮汕的男孩我又落泪了,因为我能体会到那种心酸与欲言不能的痛苦。第三,是我最最感伤的例子,早知父母能够谅解何苦又挨到30已是青春火烬之时,自己那苦向谁诉有谁能诉,唯有爸妈吧!我希望在不断提升修养和强健体魄的同时,能够为同志群体尽一丝丝微薄的力量,希望群体能够积极健康地发展和向上,只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最后,祝吴妈妈您:天空一片晴朗,快乐心中徜徉,自由随风飘荡,身体继续健康,幸福热情高涨,顺利成就梦想!
我 今天 18:56
我回头看了你几次来信时间和内容,觉得你是一个主动学习思考的大男生,而不是依赖大人指点如何做的小童。你第一次私信是2013年8月21日,我没有回复。一年后的2014年8月23日你再次来信,我给的回复也不过是复制统一回信(我博客重复过无数次类似内容),你道谢之后具体怎么做,我是没有时间精力跟进的。非常高兴2015年1月12日接到你私信(算来这是第三次了),知道你已考上大学,信中谈到你思想上的进步,很是令我欣慰。今天我去中大与来自厦门大学的林红副教授,在华工读书时牵头创建同城社区、同志公益两个学生社团的豆豆(他现已毕业),以及来自广州中大、暨大和西安两所院校的学生,还有两位福建籍已参加工作的男同相聚,交流在大学生中开展性与性别教育的经验体会……我虽不参与具体组织工作,但如果哪些院校社团邀请我,我一定非常乐意参加各种活动。将满68岁的人,要抓紧机会多做几件实事。我会发表与你的私信交流,希望更多年轻同志也意识到,自己应该并可以为群体出一分力。
《爱是最美的彩虹——同志母亲吴幼坚视频选》每套两个共150分钟,共50元(不另收邮寄费),扣除工本费后余款支持我做公益。内容含2005年以来电视采访:南方、广东、广州、凤凰卫视、美国CNN及进高校开讲座等,对同志和父母都有启迪。需者来信wuyoujian1947@163.com
我再详告邮购方式。春节期间暂停邮购,建议提前办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