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同志:广州仔与南京仔7年恩爱双双出柜

标签:
吴幼坚同志母亲同性恋广州同志南京同志7年同居双双出柜 |
分类: 出柜话题 |
2012年8月5日我和大水、小雨、卡卡、小刘等几位朋友去郊游摄影。小刘是佛教徒,网名@与佛有缘的顿旺,自我介绍:“与其羡慕远大虚幻不如珍惜身边点滴甘露”。本文题图插图均选自小刘当日作品,看得出他确实珍惜点滴美好。而我要介绍的广州仔和南京仔,也是懂得感恩的好同志。
爱人同志:广州仔与南京仔7年恩爱双双出柜
□ 吴幼坚
一、从奥运闭幕说到时光飞逝努力前行
-
-
@浩子18: 08年的北京奥运会,那时我刚来广州不久,月薪只有1200元;今年的伦敦奥运会,我已经在广州扎下了根;再过四年后,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结束时,我在哪里呢,喜欢改变生活的我们,期待。。。。。谢谢见证我陪伴的一起成长的朋友们,爱你们!@百年茉莉 @阿强同志 @布林一 @月上東墙 @三色堇吴幼坚 @牛牛和PP -
-
@三色堇吴幼坚:是否第一次见面是2008年秋冬,在东山大少?唱K结束你和南鱼还跟着参加骨干会议,研究2009年1月4-5日首届同志父母恳谈会具体事宜。后来你们都成长为亲友会优秀义工了。4年来每个人都发生了不小变化,只要继续走在彩虹大道上就好。再过4年我69岁,若还能上网发博文,你就来三色堇花园,向我说说近况吧。
安焯木:我们无法阻止时间的步伐,这匆忙而漫长的生命,当它走向绝美的顶峰时,一定有什么是留下来的,用一种我们谁也察觉不到的方式,谁也无法破译的密码,然后深深地埋葬变成琥珀,想触摸却无能为力。 - Delyan:一年年太快了,您身體康健,四年算啥啊!上網發博文都是小KS啦
-
三色堇吴幼坚 :回复@上下UpAndDown:我相信你会用心读我的博文,而不仅仅看微博。以后慢慢读也行,它们一直在三色堇花园里。
-
-
上下UpAndDown: 阿坚,榜样,伟大
泪奔!阿坚@三色堇吴幼坚
一定要好好保重,力争多写几个“4年”哦!一定,多写几个。
:吴妈妈我很不明白,为什么你会一直热衷于同志事业!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你却干得那么起劲!每次看你发一条微博就感动一次,或许太感性。真的得给您说声,辛苦了,谢谢您!
:回复@彭小小小小小小小强:你不明白是因为还没有认真看我博客文章分类“父母”、“儿子”、“自己”栏目吧!只有从根本上了解一个人的来龙去脉,才会理解这人为何有与众不同之处。我的讲座要从父母、自己讲起,而不是直奔同性恋主题,并不是炫耀而是求实。如果你看了我想会悟出许多人生哲理。
:是的,我还没有时间去看您的博文,只是偶尔登陆看几眼,没有仔细看!谢谢你为我们做的一切!吴妈妈!
粤是我们广东仔,但我是最近才弄明白的。以下是我俩8月4日深夜的私信——
我:我有点弄不清你和伴侣不是在广州吧?我怕给关注者分组时分错了。
粤:吴阿姨,您好,感谢您的关注。我是广东人,父母均在广州,而我06年和爱人在南京相识至今,均已出轨,父母都接受了。爱人是南京人,我们都在南京工作和生活。
我:我还把你编入广东组呢,要改改。“出柜”不要错为“出轨”,很容易打错字的。代问候你爱人!还有,你写写两人相爱与出柜故事吧,支持我的工作。
粤:好的,也是支持自己的工作。
我:能提供部分照片更好,增加真实感。我明天要和几位朋友去郊野玩,不多写,晚安。图文写好后发我邮箱吧,谢谢。
粤:好的,可能照片还是不方便提供哦,抱歉啊。
8月11日凌晨,接到粤私信:“吴阿姨,您的邮箱是多少啊,我的出柜写好了,我通过私信发给您了,谢谢你的辛劳。”我看完回复:“已读,很真实,最近会发表。请代我向你和小苏双方爸妈致意,感谢他们对两个同志儿子的爱。你爸妈去南京探亲时,你建议他们今后与我联系吧!”粤:“好的,谢谢吴阿姨。”
我和小苏2006年3月份相识于网络,开始了一段4个月的网恋,7月份,我来到南京与小苏相会。那年他20岁,是一名大学生,我22岁,已经工作。就这样,萍水相逢,平凡生活,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的幸福时光,至今同居7年。说到“幸福”,其实需要一些勇敢、耐心、包容、亲情……等等的因素,要不然再美好的开场白,也不会有华丽的落幕。
2006年,我思前想后,决定辞去工作来到南京与小苏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现在想想,确实很后怕,他是学生,我也是个愣头青,啥技能没有,光凭一腔热情,这几个因素组合起来等于举步维艰,更不要说开创什么将来了。
小苏和父母一直都有比较良好的沟通,虽然是长辈,亦是朋友。我要来南京,他要和我同居,他觉得要让父母放心,所以必须要跟父母出柜,要不然父母会很担心,怕他在外面做了见不得光的丑事或者是坏事。
于是,一个平常的晚上,父母在客厅看电视,小苏走过来说要搬出去住,理由是他找到了真爱,也是他的初恋。父母一开始很平常,看着自己儿子恋爱了,也觉得高兴,后来小苏话题一转说自己爱的是个比自己大两岁的哥哥,他在外地,未来的日子会与他同居,但目前还没有找到房子,需要父母帮忙租。父母听完之后,相互笑了笑,继续看电视,小苏就回房看书了。
我和小苏觉得父母的这些想法是一个传统观念问题,现在没有不代表将来也不会有,路是人走出来,况且国外就很多。首先,我们自我认同程度非常高,不觉得自己的性取向有什么错误甚至对不起家人。确立了这样的信念,以后的问题都比较好解决,如果连自己都不敢甚至不认同自己的话,那么别人是肯定不会认同你。
“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小苏妈妈看儿子那么坚持,就尝试着去了解同性恋这个群体,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改变他的性取向。先是在百度上搜索,后来是看杂志、新闻,等等,越看越寒心,得出一个结论:同性恋是正常人类性行为,不需要改变,也改变不了。这个结论无情地打碎了父母一直以来对儿子的期望。
2006年9月,小苏父母在家附近帮我们租了一套单身公寓,毕竟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那个坏人还不敢乱来。
深秋10月,我来到秋高气爽的南京。小苏去火车站接我,他还是那么的消瘦,一身白色衣裳,背着一个有QQ挂件的书包,可爱之极。唯一让我心疼的就是他的眼角有淤青,他告诉我那是昨晚和父亲打架留下的,希望我不要因为他的脸上有伤而嫌弃他,尽管是半开玩笑,可我听着是多么的难过,那种场景可想而知。我抚摸着他的眼角,安慰他说,是传统观念让我们和父母有冲突,我们大家都没有错,将来他们会理解我们的。
小苏领着我走进新房,一边给我介绍家电如何使用,一边告诉我那些东西都是妈妈送来的。我除了感动之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就这样,开始了我们的新生活。他依旧每天上课,而我则看报纸找工作,生活看似有规律,但也是有不少隐忧。爱情开始是很好,但没有了经济来源,又何来谈将来呢,没有将来的爱情,又有谁会觉得它难能可贵呢?我在为找工作伤透脑筋的时候,小苏去求他父母,设法帮我找一份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和他妈妈相见了。她非常漂亮,和蔼。她问我希望做什么工作,我说什么都可以做。她也是看我的实际情况,帮我找到了两份工作,都是销售,其中一份是超市的销售员。我当时的那个感激啊,真是说不出口,只有高中学历,普通话不好,不是南京户口,可见是多么的困难。
我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之后,我们的生活乐趣多了很多。我们相处时间长了,他父母对我的了解就更多了,从以前的“坏人”变成了一个性格不错的小伙子。7年以来,他父母一直在关注同性恋这个群体,慢慢地先在百度上搜索这方面的资讯,然后和我们讨论这个问题,还劝我们需要耐心等待中国的同性婚姻立法,毕竟接受需要时间。慢慢地,我也开始融入到他们这个大家庭里面了,小苏家的亲戚比他父母还想得开,一开始就没有偏见和歧视,基本上每周末都会家庭聚餐,和大家庭一起聚会,也消除了我们两个人生活的孤独感,主要是和他们相处没有一点点的压力。
我离开家乡到江苏来,父母一开始是不允许的,但我从小非常的独立,学习上、生活上没有犯过错误,更重要的是我对父母说:“我找到我的真爱了。”我说,有一位同学在南京上学,他介绍了一位女同学跟我认识,然后咱们开始了网恋,想要见见,合适就在一起。就这样我来到了南京,也是这样,这个善意的谎言在7年之后被揭穿,因为我实在是圆不了谎,也顶不住父母逼婚的压力。
我在南京工作了7年,由一个小小的职员,成长为一个区域经理,当然也有很多的辛酸,更重要的是有爱情、亲情,这些都是小苏以及父母、亲戚的给予。父母看着我的优异成绩,心里确实是万分欣慰,三番四次想到南京感谢小苏父母,但都被我和弟弟找借口忽悠过去了。直到去年,父母和邻居参加了华东7日游,首站南京,我躲不过去了。我就找了一个以前准备形婚的拉拉,在一家茶吧见面了,父母见那女孩白白胖胖的,喜欢到不得了,之后就多次的逼婚了,理由很简单:相恋多年、经济独立、年纪不小了。
在出柜的路上,弟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2006年我初到南京,就有一位网友打电话到我家,告诉母亲我是同志的事实,随后母亲打电话过来问我究竟是不是,事情来得太突然,母亲语气的激动,让我选择了谎言,我说我不是同性恋,我是有女友的人,别听人家乱说。后来那位网友又打电话来说我是同志,母亲又再次打电话来问我,我确实不敢再接她的电话了,后来弟弟打电话过来问我,可能是同一辈的人,我放下了提防心理,对他出柜了。
说起来我还得感谢弟弟的一位同学,他告诉弟弟同性恋是正常的性取向,他也是同性恋,这让弟弟吃惊不小,看来不光哥哥是,其他人也有可能是。他一开始是劝我以后要结婚生子,到后来慢慢地接受。自打那次以后,我们就经常在父母面前说一些善意的谎言来掩盖我是同志的事实。那网友是云南的,我曾经用家里的座机打过电话,他年龄很小,估计当时是看不得别人幸福,搞了一个恶作剧,后来被我弟弟骂了一通,就再也没有打电话来了。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弟弟这个重要的角色登场了。他向父母说出了事实,并开导他们说:“这世界不光哥哥是这样的,就连我的同学也有这样的,同性恋很正常,不需要改变,也改变不了(这句话是我特定要求他传达给父母的,语气一定要坚定,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省去了日后的很多麻烦)。其实哥哥非常孝顺,经常给你们买东西,每年带你们出去旅行等等,他今天混得还可以,全靠小苏的大家庭啊,人家父母为了照顾你们的心情,说了一些谎言,容易吗?不需要责怪任何人,只是你们的观念过于传统了,所以你们难过,不要再给哥哥压力,他现在很难过,只是还不能很好地面对你们罢了。”
出柜之后,父亲也给我发了很多信息,希望我能改就改,毕竟没有后代怎么也说不过去,他和母亲都很难过,到后来就是尊重我们的决定,希望我和小苏都幸福。
最终我们都顺利、彻底地出柜了,在这漫长的过程里,每个人都不得已扮演了一些角色,说了一些善意的谎言,有过一些争执,流过一些泪水,但始终没有怨恨,更多的是因为我们相爱,然后孝敬父母、关心他人,才有了一个比较好的结局。
PS:下个月父母就要来南京与当初认为的“准亲家”和小苏见面了。他们来是为了见一见我俩,更多的是感谢小苏一大家子对我的爱护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