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坚赴上海出席会议留影(2008.7.18,61岁)
(阿强摄)
凤凰卫视《同性恋妈妈》播放后
□ 吴幼坚
20日晚回到广州,21日开始充实愉快的一周。上午还是去东湖,多日没时间进公园,在露天舞池跳跳舞,出一身汗挺舒服的。下午回杂志社校对清样。晚间回到三色堇花园,浏览网民对《社会能见度:同性恋妈妈》的意见,大致梳理为几类。
一是网友对我逐渐理解支持。
tywind邀请我为好友,她写道:“正好看到了凤凰卫视的采访节目,挺感动的,作为一个母亲,真的非常佩服您对孩子的宽容。我以前对同志一直有偏见,现在不会了,能理解爱是没有界限的,但真正发生在自己的身边,我还接受不了,但至少我不反对了。谢谢您给予的温暖家园……希望您的孩子幸福。”我非常珍视如此坦诚的网友,感觉到她的善良,立即同意互为好友。希望更多原先对同性恋有偏见的朋友也像tywind一样,相信科学,相信爱。这次电视节目所起的正面效果是显著的,并将是深远的。
“臭臭和小力子”说:“刚在阿强博客上看了采访你的视频,感觉很好!谢谢您、您的儿子、阿强等为同志们付出的辛苦。谢谢你们的责任!我也要在我的博客上链接您的那个视频访谈,同时链接您的博客,以及逐步地在我们的博客上增加一些有关帮助同志们的责任的内容!我们是一对幸福生活在一起的同志夫夫,是3年前读研究生时候的同班同学,又是老乡,现在还是同事,呵呵!”这是我盼望出现的连锁反应。谢谢有责任感的这对同志情侣!
隔了一周没去东湖公园,阿坚眼中花木更具美感。
(以下照片阿坚摄)
二是同性恋孩子们倾诉心声。下面列举几位。
“道德条码”最难过的是母亲因孩子是同性恋而自责——
我很感谢您,感谢您作为母亲的理解宽容。看到凤凰台的节目让我哭了,我一直坚持认为外人对我们的看法并不重要,因为生活是自己的,但是家人、血缘却让我一次次的内疚和自责……
我的母亲是一个坚守在医护岗位上将近30年的、伟大的、成功的、坚强的人,可是一提到我的感情世界她总会哭着对我说“对不起”,说她年轻的时候只顾及事业没有给我很好的母爱,我今天才会这样。我难过的是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才好……很长很长时间的自责让我不知所措……
虽然,我的妈妈还是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但是看到了您,看到了您对您孩子的理解,我很感动很激动……吴阿姨,谢谢……(阿坚附言:有机会你让妈妈看看我的视频,等我们亲友会热线开通,再动员她和我通电话吧,我相信她迟早会接受你的性倾向。)
“玄玄”感到和家人谈得越多彼此伤害越深——
网上的朋友称呼您为妈妈。因为您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生命中的另一道彩虹。吴妈妈:您好。我是在电视上了解到您的信息,让我感到震撼,我以为天下间不可能有任何一位家庭的母亲理解子女所选择的道路。其实这条路每个人都走得好辛苦!社会上的议论虽然越来越少啦!同时也渐渐开始接受我们这个群体。但我们还是不能更多地去让家庭中的父母理解,我的生活中已经注定我不能为了自己的道路,而伤害自己的父母与哥哥姐姐们。
他们知道我是同志已经两年啦!为此事我们已经谈过了无数次。最后的结果让我的心碎了,让我完全失去了自我,他们给我两条路走。一条是与他们断绝亲情永远离开。另一条就是过他们所希望过的生活,就是改变为正常的人,好好去生活。他们意志非常坚定(同志是可以改变的)。我解释了又解释还是一样。我也默默的不想与他们谈论这个,谈的次数越多彼此的伤害就越深。吴妈妈你说我到底该怎么办?(阿坚附言:平静而明确地表示自己不会改变;向家人提供书面和音像资料请他们慢慢看;不必急于谈拢,坚定信念,耐心等待。)
“笑儿”觉得同志们在国外自由许多——
吴阿姨好,我是在凤凰卫视上看到你的!对于你很理解你的儿子是个GAY我非常的敬佩你!我是一名LES也就是女同,我今年26岁了,从小就知道自己是喜欢女孩的,我也不在意别人的目光,虽然我还没和家里说,但是我知道我迟早会说的,别的我都不怕,我就怕我妈妈受不了打击!我现在有一个女朋友,和我非常的好,我和她在一起我感觉很幸福,所以我想我必须要和我妈妈说了,毕竟我年龄也不小了,家里天天催我找对象!
现在的问题不是我想怎么和家里说明白,是我女朋友怎么向家里说,她是独生女,家里也知道她是LES,但是很反对,我不想因为我们而伤害到家人,但是我觉得我们没有错,爱情是不分性别的,我们有权去选择爱的人!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很传统,所以很难接受,这样就有很多LES和GAY被逼无奈!人生的路很难走,人生也很短暂,所以我不想自己一生都被这枷锁捆住,我的愿望并不大,只是想和自己爱的人能一起到老,所以希望阿姨你能多出现在媒体上,多向世人说说你的见解,我希望将来大家都能理解!
中国有6000万同性恋者,但是大家就像你所说的,一直在隐藏着,怕别人异样的目光,怕社会的舆论,但是他们不明白,人是为自己而活的,如果你这个也在意那个也在意,那你就无法做自己,一直活在压抑中!我现在在国外,所以我觉得国外的生活是很好的,他们虽然都很现实,但是思想还是很开放的,他们就觉得活着就要开心,不要去在意别人怎么说怎么看!爱无罪,爱上同性也无罪!各位GAY哥哥和弟弟们,大家要勇敢啊!相信总能守得云开见月明的。
“香港家家”希望内地同志们加油——
看了《社会能见度:同性恋妈妈》很感动!
身为一个香港同性恋者,只有一次向一个最友好的女同学坦白“出柜”;家人可能也知道的,但他们不问,我也选择不谈。我跟男朋友生活也颇愉快,已经在一起10年了。希望你和儿子跟所有内地同志们,继续努力,得到更多人接受、包容和理解。加油!!

一切草木都有选择自己生存状态的自由。性倾向不可选择,但同性恋可以选择认同自己,在阳光下生存。
三是网友之间不同观点发生正常碰撞。
tywind
写道:“吴妈妈,挺高调的嘛。如果是我的孩子,我舍不得他遭受别人异样的目光。我觉得爱与不爱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可以,还是要鼓励孩子成为异性恋的。”欧阳水晶主动回应:“楼上的朋友,这不是鼓励不鼓励的问题,这问题不能和戒烟戒酒相提并论。如果孩子是同性恋,若他自己都不接受自己的性向,确实可以开导或进行心理辅导,但是绝对不是治疗,因为这根本不是病症,也无法治疗。或者,他接受了自己的性向,同时又不想改变,这时候什么样的鼓励、开导都是多余。当一个人不想做他不愿做的事时,谁都不会改变。人的思想是最难受到影响和控制的。您的担心说明您爱护您的孩子。但坦坦白白做人这才最舒心。我周遭的朋友都知道我的性向,但没一人排斥我、讨厌我或者歧视我。这是做人的问题,不是同性恋的问题。如果一个异性恋人品不好一样受到排挤,但相同,一个同性恋若善良待人,他将受到尊敬。”个别网友认为tywind“也是个啥都不知道就喜欢信口开河的人”,因此
tywind接着表示:“如果可以,请尽量不要伤害别人。谢谢欧阳同学的说明。不过,吴妈妈确实高调,愿一切值得。很尊敬吴妈妈。”(阿坚附言:感谢tywind和欧阳水晶围绕性倾向可否选择发表不同意见。欢迎网友们理智客观地阐述问题。)
阳光雨露是属于世间万物的,没有谁可以阻止你粲然绽放。
四是继续有人反对,但比以往极力收敛锋芒。
“老三届一兵”留言说:“1.上梁不正下梁歪;2.老三届中的败类;3.对当今江河日下的道德败坏,您难辞其咎;4.请‘开后门者’关起门来自己搞,作好艾滋病的防护。时刻谨记在心:80年代初,世界上发现的首例艾滋病患者,就是男同性恋者。5.同性滥交,危险性尤其高,衷心祝福您的儿子,他好自为之吧。”我只想说,你也知道自己仅是“一兵”,我又哪来那么大能量,以至要对“当今江河日下道德败坏”负责呢?你我都不过是“老三届”一分子,你评价我为“老三届中的败类”,只是一己之见本可忽略。但欧阳水晶花太多笔墨与你理论,感谢之余我觉得不值。你在留言中链接了供网民参考的网址,而我张冠李戴误为那是“专科医生”的。你俩文字风格确实很像。
“专科医生”发表的是评论,全文如下——
(尊敬的吴妈妈,请不要再删去下面的留言。您究竟害怕什么呢?)我真的为吴妈妈的儿子担心。不能确定您这是爱他,还是害了他?因为工作的原因,见到不少艾滋病患者或HIV阳性者是同性恋,尤其是男同性恋者。其中,不少人事业有成,有房有车。他们本当是社会精英,并拥有精彩的人生。但看到他们一天天消瘦、虚弱的身体,以及将不久于人世的绝望眼光,真为他们感到万分的惋惜、心痛。衷心希望吴妈妈不要由“同性恋妈妈”发展成“艾滋妈妈”。您这“艾滋妈妈”和高耀洁教授有本质的区别:高教授是在倾全身心之力去拯救艾滋病患者,而您吴妈妈却在有意无意地制造艾滋病患者呐。
我很快就发表了博主回复——
我还奇怪是谁删除了你的评论呢?!但我发现被删除的还有我今早关于如何获得同性恋杂志那回复。想了好一阵才明白,是因为你的评论和我的回复,都带有网址,于是被网管删除了。你我都记住啦,以后可别在评论或留言里出现网址,免得做无用功。你该看过我的电视访谈吧,那你怎么还不清楚没有什么值得我害怕呢?如果只有“一边倒”的赞美,就不符合现状了。至少在我有生之年都要准备听类似你这样的反对意见。没关系,想说什么就说吧,注意文明用语就行了。

锦鲤湖这些鱼群常使我想起毛泽东诗句:“万类霜天竞自由”——“老三届”们熟悉的名句。
阿坚附言:后来我发现留言是可以有网址的。“专科医生”又回复我:“被删除的评论中,并无您所谓的‘网址’。因此,‘带有网址,于是被网管删除了’并不成立。”这就奇了怪了。算了,不管他。网友问:“吴妈妈。你那些同志相关的书籍是从哪里得到或者买到的?我好想阅读。”我重发一次回复吧:
拉拉独立创作杂志《les+》:www.Lesplus.org
订阅须知: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18716
同志杂志《点》编辑部博客:http://blog.sina.com.cn/gayspot
口述历史(一)《她们的爱在说》免费索取或捐助Email:lalanvai@gmail.com
电话:021-51028583

值得研读的,不单是《东山湖记》,更是宇宙、世界、社会、人生……那是读之不尽的大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