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最大的威胁就是孤独”
□ 吴幼坚
周六我回杂志社和同事们一起加班。等候最后一道工序——终校的过程,我抓紧编了新博文。其实自己没写多少,是以两个大一学生来信为主体形成的。
第一封是新近收到的,我为之定名《我最大的威胁就是孤独》——
亲爱的吴妈妈:前几天刚看了您的博客,就一直有想和您联系的冲动。我有太多太多的烦恼,却没几个人值得我去倾诉。您应该已经猜到了我的身份,没错,我是,自从在高三向自己“出柜”后,我的天空少了好多阳光,曾经以“求败”傲称的我,过分自信于自己的能力,也有过很多的“鸿鹄之志”,倔强地坚信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但那段时间,我对自己的将来连“好高鹜远”地去想象的勇气都没有,直到我在网上看到了你的博客,我的人生观发生了不小的改变。看您的博文,最令我感动的是您说像我们这样的人也可以拥有诚挚的爱情,我信。光是想到有这样的可能,我就会激动得热泪盈眶,真的,我从来没敢奢侈地想过会有理解我的人,直到我遇见了您——我心中最伟大的妈妈。
在那段没有阳光的日子里,我的心理历程可谓是一波三折,一直都在寻找着值得自己带着“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决心去追求的人生目标,可是,我一直都在徘徊,大学的生活过了快一年了,总觉得不应该一直这样下去,我的精神负担依然很沉,不知怎的偏偏就丢掉了争口气的劲儿,每当同学看我似乎无所事事而说我没追求的时候,我心里真的好难过,除了默然,我还能怎样呢?
现在我最大的威胁就是孤独,我好想在校园内找几个像我这样的同学做朋友,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出来大家一起分担,我想,按书上的比例推算,学校这样的人应该大有人在。只不过他们都跟我一样不敢公开。有时候我想等我毕业了就像您一样为我们这样的朋友做事,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想法,您说呢?今天就先写到这,希望吴妈妈看到以后能尽快给我回信。(引文完)
这个大一学生虽在高三就明确了自己的性倾向,但我感觉他还是比较自卑,即使是给同志妈妈写信,都没敢用“同性恋”或“同志”这个词,只用“像我们这样的人”、“
我们这样的朋友”替代。我并不要求你向很多亲友出柜,但至少你不该看不起自己的同志身份,否则精神负担就无法卸下。按3%~5%的比例,大学里会有三几百个同性恋者,你不可能是孤独的。你可以通过上网、听讲座、参与社团活动,去认识同志。只要你各方面表现出色,谁敢看你不起?你想等毕业后为同志群体做事,这当然很好,但为什么不从学生时代做起呢?就业后更易受世俗观念束缚,越早认同自我越主动。我有篇博文《一个热爱生活的孩子对我说》
(见“孩子”栏目),建议你去看看。
落款为“一个热爱生活的孩子”的大一学生,去年底这样写道——
作为“同志”,曾经的我也是经过漫漫无期的自我挣扎,步步艰难地认识自我。从怀疑,到痛苦,再到慢慢接受,最后能够肯定自己。我想经过这样的人生旅途,我会比别人更加坚强,更加体会到生命本身的珍贵,更加明白成为一个生命体的幸福,也许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或许是上帝对我们这些不幸的孩子的恩赐吧!……而现在,我的心态完全改变了,我想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都要坚强地活下去,而且要活得精彩。父母给予了我一个健康的身体,我就要用它来创造幸福的生活。活着就要学会感恩,从母亲十月怀胎开始,到如今长大成人,身边有那么多人关心我,他们给予我无尽的关怀,所以要更加发奋才是。
不久前我去北京,想邀“热爱生活的孩子”参加同志活动,他来信说——
看到吴妈妈留言邀请我,我真的很激动,可是由于时间关系,聚会已经过了,真的很遗憾。
吴妈妈,直到此刻我还是那么的爱生活,我每天依然在大家的关心中成长,快乐地学习,轻松地生活,我觉得自己真是幸运极了。我觉得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自己,我在很多方面仍然需要成长,知识的增长、思想上的成熟等等,不过我也不应该着急,毕竟自己还小,一步一步来,我想一定可以做到最好的自己。
虽然这次没有见到吴妈妈,但没关系,我想以后还有很多机会,而且那时候的我肯定要比现在的自己优秀。到那个时候再让吴妈妈看看这个热爱生活的孩子,让您“检查检查”我是不是真的长大了。
吴妈妈,最后真诚地祝您母亲节快乐!您有这么多的孩子,一定很累吧?不过每一个孩子都祝福您,您一定也是很幸福的,您是我们的好妈妈!祝您身体健康!那个热爱生活的孩子(引文完)
阿坚小结:
写第一封的孩子,别因为吴妈妈批评就泄气,要向北京这位同龄人看齐。多数人要经历一番自我挣扎才接受同性恋身份,但不能漫漫无期地耗费青春啊。从高三到大一时间够长了。你不要从过分自信一下跌落自卑的深渊,应该坚信自己可以逐步做到很优秀,可以拥有诚挚的爱情。将来你也让我“检查检查“好吗?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成为阳光下的一朵向日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