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往纯净  期待花开

(2008-05-24 00:00:49)
标签:

同性爱

新专栏

文化

分类: 彩虹之声

向往纯净 <wbr> <wbr>期待花开 

阿坚在三色堇花圃留影(2008年春节,60岁)    (西江月摄)

 

向往纯净  期待花开

 

□ 吴幼坚

 

    周日乘火车抵穗,随即投入本职工作。与全国人民一起关注灾区,哀悼死难同胞,同时继续写博文,尽一位老编辑、一位母亲的责任,和年轻人交流思想。在我来说,这也许已是“习惯成自然”了。

 

    离开北京南归时,远涛一直送到我的卧铺旁。他上京工作学习两年来,我是头一回看望他及小周。与他俩共度充实愉快的一周,乍要离别我竟依依不舍。懂事的儿子说,妈妈到家就打电话报平安吧,又说,秋天你若来开会就还住我们那里……此刻儿子说什么我都无心听了,催他快点下车,并且不要在站台停留——怕自己忍不住泪。儿子微笑着说声妈妈就走了,我没向外张望,也许他真是不经站台从地道走的。对面铺那位长相斯文的中年乘客,目睹母子俩亲切话别。他是佛山某医院的医生,来协和医院进修一周正要回去。我们都来自珠三角,很自然交谈起来。远涛显得像个大学生,医生也就把我看得年轻了10年不止。我告诉他自己61岁,他惊讶地说一点也不像。

 

 向往纯净 <wbr> <wbr>期待花开

 

    他从外省来广东十几年了,妻子是本地人,中山大学文科毕业,给丈夫一本她买的长篇小说解闷。女儿6岁,要爸爸从北京替她买谜语书。我灵机一动,何不趁机了解一下这样的中年知识分子,对同性恋的认知度呢?我说自己是退休编辑,上北京不光是看望儿子,还参加一些活动。问他是否上网,他说会看时政节目或查资料。我告诉他,自己的博客挺受关注的,搜索姓名就能找到。问他对同性恋者怎么看,他认为不应该歧视,那些人是生理或心理有病需要治疗。我观点鲜明地正面宣传一番,他说:“噢,你还在这些方面作研究啊。”据我所知,医学界很多人抱着他那样的旧观点,其他职业的人对同性恋的误解更为普遍。我吃过午饭就睡了,晚上也早早躺下休息。次日这医生说:“你可真能睡。”我说:“赶紧把在北京缺的觉补上,回去就忙得没时间睡了。”他听说我的工作量后表示佩服。临下车我问:“回去会看我博客吗?恐怕都记不住我姓名喽。”他答:“记住了,吴幼坚。”我说:“其实我儿子就是个同性恋者。我是通过他开始关注这个群体的。”医生没说什么,也许我的坦诚出乎意料。我和他不会再联系了,但愿他能成为同志友好人士吧。

 

 向往纯净 <wbr> <wbr>期待花开

 

    之所以讲这一段,是表明宣传同性恋科学知识的必要性。无论从保障国民健康,还是从建设和谐社会看,政府对此都责无旁贷,应做、可做的事很多。而我这个公民受条件制约,能做的毕竟有限。一年多来,除在新浪开博客和信箱,我还在粤海知青网开博客,在四海熊心网开专栏。上京前和一些朋友商量,决定在淡蓝网、福同网也开专栏。如今计划一步步落实,特向网友们作个汇报。

 

    福建同志网站通知我说:“福同已经为您开辟了专栏,名为福同特约‘三色堇花开福同’。”我回复道:“感谢你们在福同为我开设专栏。我会把这次北京之行的博文转发上去,让网友们对我和两个儿子、北京同志、拉拉等有所了解。此后将陆续发新的合适文章。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欢迎随时提出以便改进。”

 

    淡蓝网为我设计了别致的版面,也是三色堇花开的小园。开篇语就作为本文结语好了——

 

向往纯净 <wbr> <wbr>期待花开

 

    我听过“淡蓝网”但不熟悉,近日上网搜索,见白云飘在空中,还有一句话:“淡蓝色的天空下是永远的纯净。”这让我喜欢。朋友们介绍说,这是中国大陆地区流量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同志网站之一,网民以年轻人居多。我早已度过青年时代,是阿姨、妈妈辈的人了,但希望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和大家成为朋友。2008年母亲节,淡蓝网为我开设了“三色堇·同志妈妈专栏”。必须声明,我只是个退休编辑、同志母亲,对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律、医学……都缺乏专业知识。在这个专栏里,我将根据大家来信、留言,谈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仅供参考。但愿有利于同志生存环境和同志心境的净化。

 

 向往纯净 <wbr> <wbr>期待花开

 这就是三色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