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同志南康之死说起

(2008-04-11 08:47:03)
标签:

同性爱

自杀

杂谈

分类: 恋爱婚姻

从同志南康之死说起

 

从同志南康之死说起

 

□ 吴幼坚

 

    清明时得知同志南康的死讯,他承受不住同性爱人与女性结婚的打击,投入湘江结束了28岁的生命。我这才去阅读南康的博文及有关悼文,并在沉痛之余思考着珍惜生命,预防自杀的问题。我想,与其费力去写博文,不如把南康遗作和网友博文加以摘编,作为附录发表,以说出我的想法吧。明天我将推介一篇发表于1997年11月的文章,题为《防治自杀中心主任最终选择自杀》。作者和文章的主人公,都是与我共过事的朋友。

 

    网友“岩”的来信促使我说说南康之死——

 

    坚姨,首先祝您生日快乐,永远健康美丽!我也是广东人,现在在合肥工作,我是你博客的“老友记”了,几乎每篇文章都看过。我和阿强也挺熟,见过面吃过饭的。这次给您写信,是因为一位网友同志的自杀。我收集了一些资料,自己也写了一篇悼文,都在附件里。

 

    我对同志自杀离世的消息总会觉得很难过,自己也一度有过自杀的想法,但是都挺过来了。现在很多同志还是有自杀倾向,我觉得这是一种个人世界被隔离后孤单无助的选择。如果能够有人一起面对问题,也许自杀的可能性会降低很多。我不是学文科出身的,悼文写得不好,如果您以后在合适时候发博文,让大家珍惜生命,共同面对问题,我这封信的附件算是一个素材吧。

 

    看到您在博文中说有一个5年计划,我是非常支持的,但是我也要和远涛一样,提醒您注意身体健康,不可过度操劳,您的健康是我们很多同志都非常在意的。再次祝您健康快乐!岩

 

附录一  浮生六记片断(作者 南康) 

 

    有一次谈起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我说:“真可怕,你生在陕西长在甘肃,我生在辽宁长在内蒙,相隔了几千里。中国有13亿人口,而我们竟然考入同一所大学,住同一个宿舍。算一算,机率小得吓人,万一哪里出一点错,我就遇不到你了。”这么一说,便觉得生命中多了点玄学的味道。冥冥中是不是有一种神秘难解的力量指引着我们,两个圆在某一点交错,我们便相遇。或者,一切都只是偶然。

  老公推推我脑袋,笑我爱胡思乱想。自己也想了想,然后不在意地说:“就是没有你,我也会遇上别人,说不定他比你还好。”

  “啪”的一声,感伤感恩的气氛荡然无存。我垂头丧气地瞪着他,人家本来还在那里感动莫名,准备拼了命也要维护这份感情的说。

 

   我们谈到死亡。

  现在日子,年轻力壮,每天活蹦乱跳,迫不及待去见识新的人新的事物。死亡仍是太遥远的事。偶而也会想到50年后的情景,两个白发苍苍的老头互相扶持相依为命,也满期待。老年不可爱,但可以做个可爱的老年人。

  对我来说,死亡最大的威胁还是:人死如灯灭,无知无觉,我还没看够老公呢。我不怕死,但我怕死了后再不能像这样爱他。于是我对老公说:”我们要一起活到很老很老,老得走不动。然后我们换上干净衣服,手牵手躺在床上,我说‘死吧’,我们就一起死了。”

  老公吻了我一下,没说话,不知道他愿不愿意。

 

   我的父母,老公的父母,都很传统,把儿女的幸福当成终身事业。一直不敢对他们说明,因为老公的父亲、我的母亲都有高血压,不能生气,不能着急。被家里催着交女朋友,找借口百般推脱。未来会怎样?没有人知道。但是因为身边这个人,所以有勇气去继续,不安着、幸福着。

   曾经近于绝望地把握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刻,为了以后自己还有可堪回忆的资本。那时不敢奢想“天长地久”,幸福得想在高潮那一刻死去。

  生活不会总是一番风顺,我们都很平凡,也像平凡人那样地过着日子,吵架、冷战、温馨、关怀,无论发生了什么,只要两个人有一起努力的决心,就敢于走下去。

  常常想起张爱玲的话,用在我们身上也很合适。他不过是一个不过的男子,我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人,或许,在这个世界上,仍旧没有我们这类人的容身之处。

  可是,总该有地方能容得下两个平凡的男人。

 

从同志南康之死说起

  

附录二(作者 我帅故我在)

 

    4个月,仅有的5个通话记录,我不知道这段时间于当事人是怎么的一种煎熬,怎样的一种折磨。抑郁,真是个很可怕的东西。朋友在自责,怎么没有多用心去关爱自己的朋友,在他潜意识里,或许他认为他的关心或者问候,能让一个失去生活信心的人重新走向生活的正轨。我不置可否,我现在唯一能做的,是倾听。《浮生六记》里的语言朴实无华,不过是家常琐事,可是,这些平凡的生活不就是我们追求的内心的安宁与平静吗?谁又不曾领悟到其中的甜蜜,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字里行间飘着幸福的分子,看客无不为之动容……

  

    风华正茂也好,才子青年也罢,这些都成了过去。那些优秀的足迹,那些曾经的成就,如今都变得渺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命已飘然离去,一切的一切都消失在盎然的春意里。留下来的,记住的,除了这个事件的经过外,还有更多关于生命,关于健康的思考。一百个人在面对这样的事件,会有一千种感慨。逝者已矣,来者可追。珍惜眼前的,把握现在的,积极面对未来,才是关键!

 

附录三(作者 岩)

 

    我只是看过他写的《浮生六记》,没有很仔细地看完,但他那细腻温婉的笔触却让我记住了他的名字。后来看到他在天涯上发贴说他男友要和女人结婚了,又写了《等你到三十五岁》,文笔一样的温婉深情。大家只能是劝解一番,也没有更多的办法 ——在中国男同志顶不住各种压力最终结婚的人占大多数,这种事情,基本上只能靠自己面对的。只是没想到南康还远未到三十五岁(他逝世时二十八岁)便逝去了,身后留下的便只有那几篇文字。南康在《浮生六记》最后说“总该有地方能容得下两个平凡的男人”,但是最后终于还是没有这样的地方。

 

    我感到深深的悲痛。现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同志组织不下百个,很多人都说中国同志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好,中国社会对同志越来越宽容,可是南康的死,让我们看到旧势力量依然强大。也许南康选择自尽有其个性的原因,但若非其男友不得已和女人结婚,他又怎么会自尽呢!我写这篇文章,第一是要悼念南康,他不该像一片枯叶飘入水中再无痕迹;第二,我想说,对同志组织而言,需要加强自杀干预的工作。

 

    另外,可能会有人对我用“狂人日记的现代注脚”这个题目感到反感 ——不过就是为情自尽的个案,有必要这么“上纲上线”吗?我承认南康自尽有个人性格和心理的因素,但这不是上纲上线,压迫和歧视LGBT少数群体的旧势力量不在某个具体的人身上,而在旧的知识观念和体制中,这正是现代众多同志悲剧共同的根源。

 

附录四(作者 肖红袖)
  
  不知为什么,脑子里总回旋着“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句子。我们宁愿相信南康是为情所困为爱而殉,不忍揭开恨的真相。如果爱会把人杀死,我们还要爱做什么?所以爱终究是无辜的,责任在一个人的心灵桎梏。当一个人爱上爱情的时候,常常容易把这份爱情托付给爱人,而爱人终究是个独立完整的他人,同样有自己的人生之路。一路同行到天涯,何其美好的心愿,但这条路又是何其艰辛与漫长。无数个岔路口在前方,无数个路障,坑坑洼洼,甚至,还有蓄意和无意的带错路的人。不能全身心的拥有是为痛苦,但爱得太紧也非幸福。所以我们当警醒于此,执迷之美并不拒绝放手之德。
  

    我想我是个消化能力比较好的人,所以很容易受身边人和事的影响,常常需要及时化解,卸载心理的压力。包括这篇文字也是如此。我无法对南康之死无动于衷,因为它写照于此时此地,生死是一念间的事情,很多同人大概都有徘徊在生死线上的经历。人得学会自救啊,贪生不是该遭人鄙夷的事情,尤其是面对红尘小爱的纠缠,它可以比天还大,也同样比尘土还轻,因为生命是一切的基础,放弃生的权力,人类不可能进化至此,世界也就停止了转动。
  
  其实,死亡是一种诱惑。因为我们认为死亡可以为一切买单。但死亡造成的痛苦绝非是让家人亲友伤心那么简单,它也会给我们生存的世界留一条抹不去的疤。这一路上,我们都在互相借鉴,无形传递着精神的力量,我们需要那种叫做希望的东西。

 

    阿坚小结:

 

    生命是宝贵的,无论对谁来说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有生存压力,压迫和歧视LGBT少数群体的旧势力量,更使同志普遍感到压抑。越是这样,越需要怀着希望互相温暖。珍惜眼前,把握现在,面对未来,才是关键!


从同志南康之死说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