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2007-11-10 11:47:53)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人际交往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 吴幼坚

 

    母校广东广雅中学建校119周年活动,在11月4日星期天举行。我走进校园时,露天舞台上的文艺表演正热火朝天。刚成立的广雅校友合唱团五六十人,一色桔红上衣白长裤,演唱了《广雅颂》和《同一首歌》。他们的四声部合唱起伏跌宕、饱含深情,把听众的思绪牵向永难忘怀的往昔……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阿坚作为广雅学生的最后一张照片(1968年夏,21岁)   (黄孟摄)

   

    广雅是中国名校,其前身为广雅书院,由两广总督张之洞于1888年创建,是当时全国四大学府之一。她被称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活的见证”,更被誉为“培育中华英才的摇篮”。我和同学们于1960年入学之初,就知道张之洞其人,校园僻静一角的南皮亭(张是今属河北的直隶南皮人)内,石碑上刻着这位“白胡子老爷爷”的像。但直到近年,我们才能客观地承认他的历史贡献。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广雅标志性建筑——冠冕楼    (小嵩摄)

   

    作为两广总督的张之洞,主要任务是对付中国与法国的战争,整顿地方吏治和实行军事现代化。不过由于他一向重视教育,又由于对当时两广地区的教育现状和士风感到失望,于是着手筹建广雅书院,以弘扬新风气。他的《请颁广雅书院扁额折》写道:“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人才;不弱于兵,而弱于志气。”广雅书院的办学宗旨,在鼓励士人认真读书,砥砺名节,关心时务,吸收新知,并使他们能“出仕则为国家栋梁,为民则为社会中坚”。                       

 

                      张之洞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广雅的定名,取自“广者大也”、“雅者正也”之意,即要培养学识渊博、品行雅正的人才。这个办学宗旨历经百余年,始终没有改变。最令母校自豪的,是广雅学生总是国家利益至上。正如《广雅颂》所唱:“在那斗争的时光,你的钟声叮当响,为了祖国的自由和解放,把革命道理传扬,广雅的儿女满腔热血,沸腾在壮阔的珠江上!”我们都知道草坪上那口大钟,曾被学长们敲响,召唤他们投身“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洪流;新中国成立不久,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许多广雅学生报名参军,上完最后一堂课就入伍,我大哥是其中一员……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全级参加同庆活动同学合影

 

    我们1960年入学这届学生,和历届师兄师姐一样,接受着校风熏陶健康成长。但除新五甲班几十位同学于1965年考大学外,全级大部分人因文革耽误了深造之机。兵团、农村、工厂,从此就是我们的大学。我们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秉承“务本求实”的广雅校训,立志成为学识渊博、品行雅正的人才。1977年恢复高考,许多同学凭扎实功底走进大学,以后纷纷成为专业骨干。没有读上大学的人同样勤奋向上,事业有成。如今大家都进入花甲之年,陆续退休了。回想1968年辞别母校至今,都没有辜负广雅的培育,无论干哪行、任何职,“出仕则为国家栋梁,为民则为社会中坚”。正因如此,今日才能同怀感恩之心,无愧地欢聚于母校。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高三甲班部分同学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新三甲班部分同学

 

    和别的年级不一样的,是我们有一系列同庆60岁活动。我和林少芳、赵惠梅等同学,见到1957级学长、来我班任少先队辅导员的宋亮,大家欢喜地合影。才比我们大两三岁的烈士子弟宋亮,是省政协委员、高级工程师,他说一直觉得我们是弟弟妹妹。那时校园真是充满了亲情,男女同学间甚少“早恋”现象。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部分女生与宋亮合影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部分女生在校园合影

 

    我和辅导员告辞,匆匆赶去校门外集合时,意外地和李振时老师相遇。他当时是校语文科组长,教我们新一甲班语文。他指定我为语文课代表,常将我的作文当范文,打分高达95、96分,对我无疑是莫大激励。也许正因他是科组长,别的语文老师借用我的作文很方便。多年后,高年级校友说起早已读过我的作文,我才知晓此事。我没读过一天大学,目前的文字功夫是在广雅打的基础。校门旁,我和几十年没见的恩师合影,他微笑着说:“我常常在报上看到你的文章。”我一阵感动,竟讲不出一个谢字。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阿坚与李振时老师

 

    大巴载着我们,来到广州市郊从化良口镇,入住流溪河怡养院。下午79人带横幅合影留念。为筹办这次活动,一贯热心的黄柱、廖丹羽、杨志坚等,考虑周全安排妥贴,我和同学们满意又轻松。全级、分班合影后,全体前往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五指山景区,作一番三桠塘幽谷探胜游。大家先乘车上山,再沿溪步行下山。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季节已入深秋,溪涧流水不多,巨石更显突兀。碧潭清澈,游鱼可数。同学们步履矫健,走在蜿蜒山道上,呼吸着清新空气,据说每立方米含负离子10万个以上哩。下山途中,最活跃的是张连东,不停地拍摄。她退休后参加省老干大学摄影分会,还到国内外旅游,摄影水平相当专业!本次活动特邀高二校友王小英为记者,她一路上抓紧摄像,给大家留下宝贵资料。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阿坚与王小英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我和不少同学都在山区工作生活多年,走惯山路,看惯幽谷,但60岁时能和大家一同走走,感觉硬是不一样。黎晓赋词一首如下——

 

    清平乐  记丁亥年校庆日广雅60新一级同庆60岁活动

 

    喜上眉峰,步履如花騘,花甲聚首到从化,黉友情谊纯浓。  依然朝气勃勃,一样侃侃生风,夕望流溪秋色,满岭树木茏葱。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阿坚与陈冰沙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阿坚与卢裕昆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阿坚与孔晖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阿坚与林月映、陈文贞   

    

    晚餐后,同学们分两拨,有些唱卡拉OK、跳舞,有些听区煦东医生的医学讲座。经验丰富的他毫无保留地教同学们如何养身。时已深夜,还有许多同学围坐成圈,议论的话题涉及方方面面。相隔39年,好不容易又住到一起,谁舍得早早进被窝?第二天同庆60岁座谈会上,大家以文艺形式继续昨夜的话题。首先张尚伦指挥齐唱《广雅颂》,接着叶小麦朗诵词引出合唱《同一首歌》。我级共10人参加校友合唱团,每周学习提高,听来果然训练有素。想当年,庄求实曾获广雅朗诵比赛初中部冠军;今日她激情不减,朗诵了自己创作的长诗,回眸校园,往事如昨。王小明、曹黎平等表演女声小组唱,俄语歌《山楂树》、《纺织姑娘》令人陶醉。丁佩琪早已是广州市青年文化宫歌舞团台柱,现在和林小都、胡小珊等6人,表演《敬您一碗青稞酒》,一样舞姿翩翩。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有奖游戏在欢笑声中进行。很多同学事前自愿赞助了奖品,因此保证参与者永不落空。设计游戏的张尚伦、丁佩琪伉俪童心永葆,用彭焕女的话说,“游戏都是给幼儿园小小班玩的”,过程的谐趣可想而知。列队听口令反着执行,最简单的立正稍息向左向右偏出错,惹得哄堂大笑。两人配对猜成语最让观众跃跃欲试,一个个情不自禁站了起来,指手划脚,又纷纷当场外指导,嫌某某动作不到位无从猜想,赞龚慰苏哑剧出色,李元悟性了得,不愧最佳拍档……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最后环节是自由发言,每人限5分钟。张必代表逢周三登白云山那群同学,读了散文诗般优美的讲稿,建议大家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刚才何锦辉朗诵黎晓《清平乐》后,也谈了感想:“少年夫妻老来伴,少年同学老来聚。我们13岁考上广雅,转眼47年。人生成败得失如过眼云烟,60-60=0,我们要忘掉年龄,从零开始……”罗寿星初中时就老成持重,积极在大会上发言,这回他背诵了《赤壁赋》全文。卢裕昆、赵陆都独唱了俄语歌,几十年前学唱的这些歌,我全还给老师了,惭愧。黄柱代郑达、郭锐铭、丁荣年、吴绍醒等移民海外的同学,问候大家。专程从美国来的陈载慈、从香港来的陈建、从北京海军部队来的夏爽,从茂名来的陈的……无不在发言中畅抒对母校、对同学的热爱。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我是第二个发言的。见惯大场面,却有点激动,因为要讲的内容与以往有别。我告诉同学们,开博客了,眼下一时成“网络红人”了,但我还是原来的我。希望自己站出来写文章、接受采访等行动,不仅仅支持了儿子,更支持了广大同性恋者,有利于社会和谐;希望大家能关注我的博客,并真正理解支持我!我说得很快,但还是占了8分钟。同学们安静地听着我的肺腑之言。这次聚会,很多同学告诉我,他们不时看我的博客,喜欢我朴实真诚的文风。还有的询问我儿子的近况,提出对同性恋的疑问……我知道要60岁的人迅速接受同性恋的科学知识,有相当难度,但与我相识47年的同学们都明白,我所做的符合广雅校训“务本求实”,吴幼坚不是图虚名的人。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张广宁市长(左)登门慰问黄永光校长(右)

 

   “出仕则为国家栋梁,为民则为社会中坚”,百余年前广雅书院的育人宗旨,一直指引我做一个胸襟广、言行雅的人。教师节前夕,广州市长张广宁一行到广雅视察。他说,在广雅读书的学生是幸福的,在广雅教书的老师们也是非常光荣和自豪的。他还说,广雅中学是广州的骄傲,也是培育中华英才的摇篮,要在新的发展进程中,继续保持教育水平领先地位,培育更多优秀人才。最近网友留言勉励我:“你是广州的骄傲。”请千万不要再如此过奖我,我真的不敢当!广雅,亲爱的母校,60岁的我,心灵愿如你初见那13岁的小女生。我将永远以你为荣,并争取成为你一个小小的骄傲。

 

同庆六十岁,广雅情结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