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三色堇吴幼坚
三色堇吴幼坚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9,120
  • 关注人气:22,9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坚母子云南行散记(一)

(2007-10-20 22:39:23)
标签:

吴幼坚郑远涛母子

2006年同游云南

丽江散记

旅游

分类: 我这一株三色堇—自己

阿坚母子云南行散记(一)

阿坚在云南丽江(2006年5月11日,59岁)   (郑远涛摄)

 

阿坚母子云南行散记(一)

 

□ 郑远涛  吴幼坚

   

    2006年5月9日至18日,阿坚和儿子远涛去云南自助游。过去或一家三口出门,或儿子与朋友结伴,而这次是母子同往未曾去过之地,感觉颇为新鲜。本打算2007年再去旅游,但10月下旬了还安排不出时间。想起去年的旅游仍觉开心,不如摘录远涛沿途给男友小周发去的文字,再参考我们回来后发表过的文章,由阿坚作适当补充,整理成一辑旅游散记(亦可说是流水账)。虽然当时没有数码相机,照片经扫描再发上博客很失真,但聊胜于无,图文结合,留下母子同行的快乐记忆(正文的“我”是远涛,括号内“坚补充”的“我”是阿坚)——

 

阿坚母子云南行散记(一)

郑远涛在云南昆明翠湖(2006年5月17日)  (吴幼坚摄)

 

广州—昆明5.9—10

 

    我们的列车是红色和银灰的,窗户下面有一道橘黄的边,叫“红河”。火车沿着佛山、肇庆向西走,出广东入广西,在暗夜里攀上云南的高原,醒来时已经高高行驶在崇山峻岭之上。夏初的收割已经过了,贫瘠的红土地上,只整齐地存留着作物的残杆,时而现出一小片柏树或雪松的林子。石山屹立,墨绿的小树从石缝间伸展出来。妈妈说,真像阳山——她插队当知青的地方。(坚补充:我主要指启程当天下午,路经广东阳春市春湾镇所见景致。那里和粤北阳山县同属喀斯特地貌,到处是石灰岩山岭,形貌奇特,长着少量树木,酷似一个个放大的盆景。)境内隔一段路,就要穿过黑魆魆的山洞,天光再现之际,常常蓦地望见窗外六七十度的陡坡,绿得深深浅浅,下面不知多远就是低平的大湖,微蓝,狭长地横亘着,又像是一道大江。天晴,有云,一团乌云和一团白云稍微相接,裂缝却很大,艳烈的太阳藏在背后。

 

    上车不久,隔壁传来讲电话的语声——过度卷舌的普通话,词汇标准而没有口语的劲道,使我想起Alaric或“大山”。我跟妈妈说,那应该是个西方人。然而并不是。^_^

 

    我们住在昆明火车站附近的铁路招待所(很喜欢这时代还叫招待所——难得的直爽),明早就在路口对过转乘7个多小时的长途客车去丽江,很方便。昆明还是一副内地大城市模样,有点破旧,连新盖的酒店都不大像话——也许任何火车站的周边都永远不是本地人引以为傲的地方。要认识昆明,还是等17号回来再细看吧。

 

    要回旅馆了,不然妈妈要担心的。

 

 阿坚母子云南行散记(一)

 昆明翠湖边的马路

   

   (坚补充:傍晚住定后,我和涛在火车站周围逛街。马路旁的商铺和露天摊档,有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但我们不可能在此时此地买,也就懒得细看。逛进一条较僻静的街,一家家饭店相隔不远。挑了个卖云南米线的连锁店,店堂干净,主配料也多,连汤带水一大瓷碗才6元。走回旅店时,见很多人蹲在路边买卖瓜菜,水灵灵鲜嫩嫩的逗人爱。市民下班推着自行车,称好就走很方便。卖水果的流动摊贩也不少,卖花的却不如广州多。昆明不是有春城之美称、有全国数一数二的花卉市场吗?后来才明白,大量鲜花干花都集中在尚义街花卉市场出售。市民未必像广州许多妇女,买菜的同时就买几枝花捎回家去。我俩买了4个熟透的芒果,每斤2元。住处对面商铺传出葫芦丝演奏的乐曲,电影《五朵金花》旋律萦绕至深夜,但我们照样睡得香。这招待所建筑较旧,设备也较简单,每间房100元。)

 

昆明-丽江5.11

 

    从昆明坐车去丽江,说是7个多小时,却消耗了10个钟点。早晨,我们在铁路招待所吃免费的早餐。一座广厅里罗马柱高耸,金壁辉煌,窗子却是热带式的百叶窗。早点粗糙,食客零落,算是很特别的体验。(坚补充:仗着离车站近,不用起早床,等其他旅客全吃过了,我们才进去吃。制作不如广州精致,粥粉面包点品种倒挺多。)昆明的城郊在修路,车道狭窄,长途客车好不容易才驶上高速的国道。

 

    我们的车在高原上疾驰,梯田的泥土巧克力色,土质疏松而边缘呈弧形,很像鹅肝酱。旅游书上说云南的雨季始自五月,我们来了以后却始终不怎么下雨,土地还是龟裂的,作物也不多,小麦植得很疏,显然土地并不肥沃。为了保水,梯田上有一行行的塑料薄膜,罩着蔬菜瓜果,在阳光下,远望漫山遍野都是银链子。直到一点多钟车子才停下,我们饥肠辘辘地来到路边店吃饭(包在车费内),风起云涌,天色乌沉沉的,逐渐有了雨意。我扒着缺油少水的饭菜,因为饿的缘故,依然觉得很“中吃”。饭后上路,车上的电视里武打片播了一部又一部,我在喊杀声中昏昏睡去。醒来微雨,在一面峭壁一面深谷的地方大堵车。司机开了门让乘客沾地气,顿时寒飕飕的。终于通车了,我们才看见前面五六部小车在封锁了一半车道的隧道前连环相撞。后来又在九弯十八拐的地方堵了一次。

 

    这里和北京其实有两个钟头的时差,所以太阳总也不落,五六点钟依然高悬在蓝天上,有时被大山遮挡,仿佛天已经黑了,不料越了一道山岭,又重新出现。浓云在墨绿的山体上投下巨大的阴影。高原上行驶,景色变幻不定,地平线远,又仿佛离天很近,令人心胸开阔。我不断想起翻译中的长篇小说,觉得书中描绘的正是这样的图景。

 

   阿坚母子云南行散记(一) 丽江纳西族庭院

 

   (坚补充:豪华大巴在丽江汽车站卸客,我们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远涛事前已买回旅游书细读,又上网查过资料,做足功课,于是两人蛮有把握地放过新城的各间旅店,直奔目的地——古城。城内频频有人劝说住店,亦步亦趋说是木府后人房产,又或强调近街如何热闹……我俩一概谢绝,打听着黄山上段路名,径直走去。)

 

 阿坚母子云南行散记(一)  我们住在开着门那个房间里

 

    丽江当然商业化,人流如鲫,店铺卖的各种特色工艺品也大同小异。然而这山城皆是石板路,小桥流水,在夜色灯影里或明媚晨曦中拾级而上,仍旧情趣盎然。丽江分古城新城,古城有个小广场叫四方街,以形状得名,整天都有许多美院学生在写生,淡笔水彩,大多勾勒得很有兴味。我们的旅馆在半山,叫依然客栈,五一才开业,很干净,是两层楼砖木结构,三面楼房一堵墙围着庭院。老板是个小巧黝黑的纳西族女子,爽朗麻利。有两个小妹帮忙收拾房间,晚上还有个小伙子裹着棉被睡在檐下藤床上守夜;他老是在发短信,忘记给我们送开水。

 

丽江 拉市海 5. 12

 

 阿坚母子云南行散记(一)

 丽江

  

   (坚补充:睡醒一觉,我的脸显得有点虚胖,眼睑浮肿,精神欠佳。不晓得这就是轻微的高原反应,更没料到在广州龙精虎猛的我来到这里会不适。后来几天更不妥,睡觉把枕头摆弄半天仍睡不舒服,只觉脑袋发胀眼眶发酸。回广州后才听说若提前服用红景天,可减轻反应症状,未经试验不知是否有效。清早出门,路边店铺已拉起绳子,挂出艳丽的民族特色刺绣。我立即近前摄上两张。云南行照片中的我,全是脸圆眼眯肥头大耳的,怪不得呢。方形桌布50元一块,动了动心,怕一路购回过多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没买。母子俩沿四方街周围石板路一条条逛过去,浏览着每间有特色的店。有个卖箱包的店子刚开门,我们看中一款机绣图案的黑包,白晰秀气的售货员说是她哥设计的,货品有限,80元成交。后来多看几个店,发现同样款式的包到处可见。木雕画图案奇异,套色别致,店主坐在小凳上专注地加工,我俩驻足观看好一阵。打制银饰的店铺和卖木雕工艺品的店子一样多,我不喜金银,没怎么停留。请涛帮眼选购了两条18元的藏族风格项链,自用和送好友。另外就是气温骤降时,买了长围巾和衣服御寒。旅行中我们都提醒自己别随意购物。)

 

 阿坚母子云南行散记(一)

 清晨从吃早餐那家店子露台俯瞰丽江

   

    饮食店做纳西族传统食品,都叫“小吃”,大概这地方没有大菜。粑粑是一种烧饼,做早点还凑合。另有一种主食叫饵块,是切成菱形的面制品,泡在热呼呼野菜的肉沫汤里,是我喜欢的味道。此地最好吃的是各种外间没有的野菜。(坚补充:5月12日在丽江的第一个早餐,是在客栈对面店子吃的。墙壁、桌椅都尽量保持陈旧古朴的模样,少有装修痕迹。

 

        阿坚母子云南行散记(一)

 

    涛为我拍了张照片,冲放出来见窗外绿树上有“积雪”,不知是咋回事。最近无意中看到一网友摄的照片,联想到白茫茫的可能是油桐花。照片上的大粑粑每个2元,两人才吃得完一个。咸菜辣椒免费,“纳西牛奶”每杯2元。这样算来早餐每人要3元。而11日晚在四方街当眼处纳西饭店吃的第一个晚餐,却比想象要便宜。农家腊肉香,豆腐嫩,水生野菜“海菠菜”鲜,还有紫菜蛋花汤,总共20多元。

 

  阿坚母子云南行散记(一) 网友博客上的满树油桐花

 

   在丽江吃得最贵的一顿午饭花了70多元,服务员推荐了野生菌类什么的,我们想想远道而来,尝尝也应该。已是下午两点,傍街的饭店古色古香,除了我俩再无食客。临窗而坐,窗只是象征性的竹框,外面就是石板路。河水在路边无声流淌,红鲤鱼成群游动。两个当地妇女手捧竹箕走过,隔窗兜售娇艳的草莓,5元一斤,我们买了,这本地草莓果真鲜甜。一队队游客跟着打小旗的导游,脚步匆匆经过。有人用广州话议论我们盘里盛的是什么,我和儿子会心一笑:遇到老乡了。)

 

阿坚母子云南行散记(一)  拉市海

 

   (坚补充:旅游书上介绍拉市海是高原上的一个小湖泊,与丽江一山之隔,只要翻过一道山梁便能见到。又提醒说去那里别忘了吃鲫鱼,它熬出的汤奶白色,鲜香无比……看得我暗暗吞口水。12日是在丽江的第一个白天,精神体力还可以,和涛商量步行上山去拉市海。当地人说13公里路不好走,建议坐出租车,花十几元就到了。下车后一看大失所望,哪有丰美水草、缤纷野花、翱翔候鸟?原来那都是八九月份的景象,眼下只有草滩上几匹马,湖面上几条船。我们花10元买了门票,再舍不得另花50元去骑马或坐船,只在湖边走走就算了。不是旅游旺季,吃饭的地方都停了业,我们饿着肚子坐出租车回到丽江。作为给自己的安慰,吃了上文所写最贵那顿午餐。)
               
                                                                   (未完待续)

阿坚母子云南行散记(一)  阿坚母子云南行散记(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