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山水
(大宝摄)
附录:爷爷
□ 大宝(新三年旧三年博主)
爷爷是我最爱的亲人,在我的身体里有着太多爷爷留给我的血脉、思想、基因,以致于我每次想写一些关于爷爷的回忆,心就会像遭遇捶击一样震痛,思想无比悲痛,感觉大脑缺氧一样,不能成文。
子欲养而亲不待,失去了至亲的人,才知道这话是多么的心酸、无奈。爷爷离开我已经5年了,这5年来,我似乎并没有感觉自己有太多太多的悲伤,在我心里,爷爷永远不会离开我,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爷爷在我身边,我不相信爷爷会离我而去。
多少次梦里还是和爷爷在一起,我不会孤单,我不再忧郁,我和爷爷是爷孙、是朋友,这个梦,在家乡的伊河河畔做过,在长沙的岳麓山下做过,在青岛的海滨做过,在北京的繁华中做过。我想打个电话回家,问问爷爷的饮食身体,谈谈我的工作生活,我想写封信回家,给爷爷描绘京华的繁华,电话总是忙音,信写好了只能寄向天堂。世上最爱我的那个人永远离我去了,一次次从梦中醒来,一次次泪水默默而下,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我无法停止思念。心里的那份牵挂就像是被剪断了线的风筝,空飘飘、孤零零,再也没有了那份依靠,那份相依为命的依恋。
用相依为命来说我和爷爷是确切的,爷爷说过,我和弟弟是他的希望,在家里当初那样的情况下,爷爷不气馁,也不能气馁,他说自己就是一头在烈日下疲惫行走的老驴,年迈体衰却又得负重前行,每走一步都会要倒下,可面前的缰绳上却有两束鲜嫩的青草,让他眼中有着希望的光华,支撑他一步一步走向前的就是这个希望。我和弟弟就是那两束青草。
我不知道人的一生中能够忍受多少屈辱、多少不幸,也不明白老天为什么会把那么多的不公安排到爷爷的命中,让一个人承受。年幼丧母,求学路途坎坷,娶妻终年卧病在床,一辈子都需要照顾,亲兄弟对他的排挤,村干部对他的压迫。老来又失去唯一的儿子,留下两个年幼的孙儿和一个尚在襁褓的孙女。自然灾害,一年之中家里三口人被饿死(爷爷的父亲、母亲,还有不到1岁的女儿),政治磨难,更是为难、凌辱了爷爷一辈子。
爷爷3岁丧母,却又能够上学堂,知识给了他希望。他考中洛阳师范,本来可以毕业以后教书,遇到抗日战争,学校搬迁,学生也被动员加入青年军,居然还能入黄埔军校学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全国奔走下来,却在淮海战役中成为败军,被俘虏,被遣散,回归一个农民的起点。动荡的社会,一个人的命运如同蚍蜉,谁可奈何。娶妻,生子,如果按照一个农民的方式生活,也就罢了,偏偏遇到政治磨难,自然灾害,所有的政治运动,没有落下爷爷这个国民党军队的败军之卒,之后更有兄弟相逼,邻里相欺,妻病,子幼,父老,几乎是一条绝路,爷爷却能在这个时候自学中医。
我9岁那年,父亲因车祸离我们而去,爷爷失去了唯一的孩子,命运,再一次将生活的重担推给了一位60多岁的老人。这个残破的家,奶奶年迈多病卧床,3个孙子嗷嗷待哺,一个失去丈夫精神几乎错乱的媳妇。我那时还小,还不明白哀伤,我记住了爷爷熬白了的头发,压弯的脊背,还有那慈爱的眼神。后来,家里有了继父,因为我、继父、还有爷爷,家里闹了不少矛盾,我的调皮,继父的严厉,爷爷的呵护,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忧愁和矛盾的家庭。
爷爷的爱,就在于对我和弟弟的永不放弃。我的学习成绩曾经一落千丈,在一个农村的学校,我都是个问题孩子,敏感、哀怨、情绪低落,像一只失去保护的幼兽,生活在一种暗灰色的阴影里。爷爷尝试跟我沟通,翻遍了借来的那本《教育心理学》,用爷爷的爱驱散我心中失去父爱的阴影。为了这个家,爷爷日夜操劳;为了我,爷爷呕心沥血。那时候,没有人会想到我能够考上大学,唯一还没有放弃的,只有爷爷。

我们家的状况得到彻底改变,应该是在1994年我考上大学,通过一年知耻而后勇的高三复读,我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南方的一所重点大学,分数超过了重点分数线20分,这在我们村里,是第一个。这份成绩,是为了我自己、为了这个家,更是为了爷爷,爷爷,您的第一个希望实现了。上大学临行的晚上,爷爷跟我交谈了许久,没有长辈的训斥和教导,有的是亲人的慈祥,朋友一样的理解,语重心长啊其言切切,难分难舍啊其心淳淳,没有送我,但是爷爷的心陪我一直到了学校。
为了给家里增加收入,在爷爷的带动下,家里种了苹果园。在我考上大学的那一年,苹果树已经挂果,为了多一份收入,为了我的上学开销,已经70多岁的爷爷,就住在果园四面漏风的茅草屋里,从早到晚都在田里劳作。我用掉的每一分钱,都带着田野里泥土的气息,我白首的爷爷,我如何来报答您。我大学毕业以后,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把爷爷接到我身边生活。先是青岛,再到北京,作为一名打工者,单身一个人,总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要上班,平时谁来照顾爷爷呢。
2001年爷爷查出有肝部肿瘤,2002年爷爷去世,享年80岁。在爷爷去世的前一周,弟弟也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最深爱的爷爷,我该怎么来报答您。在我的怀里,虚弱的爷爷像是一盏枯干的油灯,生命的火焰化作一缕烟尘,去往不再有磨难的天国。我的心里,为我指路的明灯,也永远地熄灭了,我的悲痛,已经无法用言语和哭声表达。
后记:
现在我和小宝生活得很幸福。每次感悟幸福,我就想,要是爷爷能和我们一起生活,那该是多好!爷爷,希望您在那边,也能感受到孙儿现在的幸福,不用再为我操心,我真的是一个大人了,我和小宝,我们都很好。
小宝的评论:
这篇长文,看得我涕泪长流。我知道,大宝一直都非常爱爷爷。爷爷去世那年,我还没有认识大宝,无法分担大宝当时的痛苦。可是每次大宝回忆起爷爷来或者聊天告诉我关于爷爷的点滴,我还能分明感受到大宝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当然我也为此难过,我多么希望爷爷能够多活几年,和我们一起分享如今的好日子,能够看到大宝小宝的幸福生活。
跟大宝回过三次家,每次到他家,最醒目的就是摆在厅堂的爷爷的照片,他慈祥地笑着,目光炯炯地看着我,我对爷爷的感觉就特别真实,而且就像他还没有走一样。我曾经尝试在厅堂的每个角落去看爷爷,我发现他都在看我,似乎在跟我说:“小宝,你到哪里,我都能看到你,你要和他好好地过你们的小日子,相亲相爱,相依为命,不要理会别人的眼光。”因为爷爷是个知书达理,见多识广的人,我相信他一定理解和支持大宝小宝。
是的,爷爷,我答应你,无论如何,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大宝小宝。

阿坚附言:
除小宝评论外,《爷爷》还引起网友关注。飞逝人生写道:“常去看夫夫生活,去感受他们的生活,去体会他们的快乐,总以为像他们一样在快乐生活的同志夫夫少之又少。今天无意中通过夫夫生活链接到了这里,当ie被打开时候,没有像阅读其他博客般眼神一闪而过,而是细细地品味了下去。博客内容是在顺写,但我却是在倒读,就像是在细细倾听对生活的追忆,使用了2个小时,慢慢阅读,不放过一篇评论,这样的读法在之前是没有过的。相比起来,这里的空气更加清新,更加平和,也更加淡雅,是一处不会让人激愤,也不会让人世俗的好地方。很羡慕你们,你们的文字激发起了我对许多往事的追忆,未来是不敢想,不知道会是怎样,希望自己也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长久的情感,如你们般幸福生活N个三年,呵呵,祝福你们,我会常来。”新三年旧三年跟帖:“飞逝人生,谢谢你的光临。很高兴我们对平淡生活的记录能够让你喜欢。祝你早日找到另一半。”
还有如下评论:“希望你们永远开心地在一起,怀念爷爷!”(凛然公子)“你真是为你爷爷争光了,老人家真高兴。”(同行一程)“我有两个家庭,却没有一个爷爷见过我,更别说我见过他们了,梦中总是有个白胡子的老爷爷来看我,只是不知道他是谁?????
”(老兵1995)“真情流露……感动!”(地瓜)“我也很爱我的爷爷,我从小也是跟他长大的!那时的他,严厉,火爆!现在的他,新潮,可爱,健康!我比你幸福,因为我有个异常健康的爷爷!他去年还自己一个人来北京玩呢!那时他都80了!厉害吧?”(愿吾无忧)新三年旧三年回应道:“80岁的老人自己来北京玩,那是相当的厉害。”看到这句,便可知大宝小宝是快乐的。
(配文图片为大宝摄影的老家洛阳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