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坚的推介
不久前我推荐了《有人爱我》这本书。现在刊登第一部分的第一个故事。希望世上的每个孩子,无论健康或患病,都获得温暖的抚爱,让他们的身心洒满阳光!
第一部分 勇 气
乔纳森的故事
我们的圣诞老人之旅刚刚进行了两天,就来到了位于芝加哥的路德教会儿童总医院。正是在那里我们遇到了一个小男孩儿,名叫乔纳森。这时我们对这家医院的探望才刚刚开始,而乔纳森却让我充分了解到自己所做这件事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
在我们乘电梯上楼时,陪同我们的护士小姐告诉我们同这些孩子打交道是很困难的,就算是有丰富经验的护士也有同感。听着她的介绍,我不禁在心里嘀咕:她所说的“这些孩子”是什么意思。我将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一群孩子?难道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而我却无能为力吗?
正当我胡思乱想,甚至在琢磨自己是不是该打退堂鼓的时候,电梯在4层停了下来,门开了,我们走出电梯间,眼前是医院里明亮的灯光。很显然这里并没有任何节日的气氛。有的只是医院里特有的防腐剂的气味以及忙碌中的医生、护士和实习大夫,他们在不停地奔忙,照料一个个病人。这种场面让我不由得停下脚步,我在想也许我这样一身打扮在这里跟他们兴高采烈地打招呼不但不会有所帮助,反而可能是给医院增添了麻烦。因为医院是个容不得胡言乱语和瞎折腾的严肃的地方,每个医务工作者每时每刻都在忙于挽救那些孩子的生命。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在自找麻烦。
当我跨出电梯,一位年轻的实习医生面带微笑向我走过来,但他的口气却有掩饰不住的焦虑。
“请跟我来,”说这话时,他的语气十分沉重。“有个叫乔纳森的孩子正在等着您。”然后他又像害怕被别人听到似的低声跟我耳语道:“我想他是一直在努力坚持到能够见到圣诞老人。”
乔纳森住的病房成了我们在这一层的第一站。我们一边走向他的病房,那位实习医生一边告诉我乔纳森已经“快了”——这是医院的行话,意思就是说这个孩子快要死了。还没来得及对这位医生的这番话作出任何反应,我们就进了那间病房。
在我眼前的是一位11岁男孩儿,不过看起来也就七八岁的样子。他太瘦了,小脸上的骨骼尽显出来,脸色灰黄。由于脸上几乎没什么肉了,他的那双蓝眼睛显得大得吓人。尽管如此,他看上去很有精神,坐在轮椅上,棕色的头发显然刚刚梳理过,他在等我——等着圣诞老人的到来。后来我才知道,几年前这孩子的头发要比现在浓密得多。
乔纳森曾经是个让人忍不住想要抱抱他,亲亲他的非常可爱的孩子,又很爱开玩笑。他的兴趣爱好很多,垒球、橄榄球、篮球、足球,他样样都会。老喜欢提问题,也爱思考。这孩子垒球玩得好极了,总是很机灵,看球看得很准,总能够把球打得很远。总之,他这个年龄的孩子能做的一切他都能做,而且在某些方面还要超过别人!
但是很偶然地,乔纳森的父母发现这孩子只要跑一小会儿就会累得不行。最初,他们以为是因为他刚上幼儿园,还有很多地方不习惯,适应起来比较困难而已。但是慢慢地,乔纳森越来越容易觉得疲劳,他们于是带他去了医院。
经过几次检查之后,乔纳森被诊断为HIV呈阳性,也就是说他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在随后的几年里,乔纳森逐渐丧失了他的生理机能。现在,他已经无法讲话了。
我们的生命中有了乔纳森让我们倍感荣幸。他是个快乐的、积极向上的孩子,只要是见过他的人都会和他成为朋友。尽管他生病了,却仍然面带微笑,高高兴兴,毫无保留地爱着别人,这一点激励着每一个人。当你经过他的身边,看到他纯真的笑脸,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微笑。随着杰夫继续他的圣诞之旅,将希望和爱传递给无数个住院的孩子,乔纳森与圣诞老人短暂的相见也激励着那些孩子。由于杰夫和乔纳森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的人,人们捐助了大量的款项用于儿童艾滋病的研究,这也会在今后的许多年中使全世界的人们受益。年复一年,乔纳森的爱会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传递这份爱的行列中来。
玛吉·史蒂文森和比尔·史蒂文森,乔纳森的父母
但是不可思议的是,尽管他遭受这么大的痛苦,乔纳森并没有停止热爱生活,他还是那么爱听笑话,还是那么爱笑。
当我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并没有动,但屋子里所有的人都看到他那双因为兴奋而发亮的眼睛。他的母亲弯下身子,对他轻声说:“乔纳森,圣诞老人专程来看你啦。”
“噢,上帝啊,”我在心里暗暗祈祷,“给我勇气吧,千万别出什么差错。”我决不能让他失望。他那么小,却受到如此大的痛苦和死亡的威胁,让他有片刻的欢乐吧。
在任何一家儿童医院,心甘情愿的付出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我们的医护人员和那些爱孩子的人们都自觉地成为给予者——无论是护士、医生、治疗师或者其他辅助部门的人员,所有的人在与每个患病孩子的接触中都尽心尽力——这种“给予”还包括另一方面,那就是医护工作者对这些小病号和他们的家长在精神上、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不断地安抚病人和病人家属焦虑不安的情绪;给他们希望,尽管有时情况的确很糟;随叫随到;以及那些传递真情的悉心的照料。这几点,还有其他很多方面都使儿科的医务工作者同其他科室有很大不同。
亨利·曼格顿,路德教会儿童总医院儿科主任
我搬了一把椅子坐在乔纳森身边,不假思索地伸出手将他的小手握在自己手掌里,并且稍微使了点劲儿捏了捏他的手。这孩子太虚弱了,他没有力气回握我的手,他的嘴里发出一些声音,很难辨别出他在说些什么,但是他的小脸上却绽开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看得出这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我还能要求什么呢?

乔纳森的母亲告诉我,得知我要来,乔纳森一直在准备一个木偶表演。说着她帮着乔纳森把一个绿色的小龙样子的布袋木偶套在手上。乔纳森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慢慢地弯曲他的手指,那条小龙活了起来。我开怀大笑,热烈鼓掌,乔纳森笑得也很灿烂。然后当我起身离开的时候,我看见他的蓝眼睛里满是泪水,泪水淌到他那苍白干瘦的小脸上。见到他如此难过,我站在那里,一步也走不动了。最后,还是乔纳森使我得以解脱。他轻轻地拍了拍我的手,仿佛在说:“没关系,圣诞老人,现在,你可以走了。”然后,他冲着我挥动他的小龙,算是道别。
我终于转过身准备离开,却发现屋子只剩下了我和乔纳森两个人。我的那位曾经做过公关的随行人员到哪里去了?还有医院的陪同人员,以及那位护士小姐呢,怎么都不见了?后来我才知道,所有的人都悄悄离开了病房,为的是不让乔纳森看到他们脸上的泪水。看到一个将要死亡的孩子如此勇敢地面对这一切痛苦,怎能不让人心碎。所有这些人都能够离开这间屋子而让自己逃开这一切,但惟独乔纳森必须面对苦难,无法逃避,想到这一点,真让我又难过,又感叹造物主作弄人。实际上最有理由逃开,免受这些痛苦的人却注定无法逃脱,只能面对这残酷的现实。然而,就算是淌着泪,乔纳森仍然没有忘记微笑。这一刻给我带来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我突然之间领悟到孩子身上也会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和坚强的性格。这孩子很可能再也等不到自己下一个生日的到来了,但也正是他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气。这种纯粹的勇气只有在摆脱了愤怒、苦楚或者自艾自怜的情绪之后才能出现。
同时,我还感受到了这种勇气具有的强大的感染力。当我的泪水也禁不住要夺眶而出的时候,是这个孩子的勇气教育了我,让我也变得坚强起来。我告诉自己,决不要把这种难过、悲伤的情绪带到下一个孩子那里。还有其他的孩子盼着见到圣诞老人,我要将自己能够营造的所有欢乐和愉悦都带给他们。乔纳森以他那小小的但却是极为珍贵的方式让我明白了自己正在做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他让我无比确信当我扮成圣诞老人的样子,摇摇摆摆地穿过无数的走廊,一边摇着铃铛,一边嘴里喊着“圣诞快乐”的时候,我找到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即便我所做的这些只是对像乔纳森一样的单个孩子有一些意义,我也会觉得自己花时间拜访2000多个孩子是很值得的。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无时无刻不在打动我的历程。乔纳森给了我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从乔纳森那里,我们都会领悟勇气的真谛,这是多么宝贵的领悟。于是当你需要勇敢地去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当你需要鼓起勇气捍卫自己的信仰,当你感到恐惧、虚弱的时候,想想乔纳森。这个孩子会提醒你越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才越需要微笑着面对一切苦难,在心底找到那种能够帮助你支撑下去的力量的源泉。他会提醒你正是在你处于低潮的时候,你才有了最大限度的机会去长久地帮助他人。每当我们想到乔纳森,我们就会感受到真正的勇气是能够感染你周围人的,从而使他们在身处困境时也有了勇气。每当你想要放弃、妥协,或是感到心中的愤怒、怨气或是自怜的不良情绪要占上风的时候,想想乔纳森吧。
乔纳森于1997年1月22日死于艾滋病。正是在那一天,我下定决心要写这么一本书,就是现在你正看的这本书。我希望你能够从这本书中了解到给予能够为你带来多大的回报。更希望它能促使你采取行动,花时间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