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坚(1990)
(郑成波摄)
白帆、红帆或蓝帆
□ 吴幼坚
江河湖海上,最多的是白帆。照片、绘画里是这样,眼中所见也是这样。白帆,也许可以象征生活的常态,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但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红帆的故事:一个小姑娘在海边,等待远方出现那片红帆;船上会有一位男子来把她接走,带她去幸福的远方……我早被朋友概括为“抒情型的理想主义者”,心底自然很期待属于我的红帆。但没等理想张开翅膀,“文革”的狂风暴雨已将她打落在地。高中毕业后搞了两年“运动”,21岁的我报名去粤北山区当知青,逐步成长为“行动型的现实主义者”(这是我给自己另一面的概括,和上句并列,作为我搜狐博客的格言)。我想,生活的大海百舸千帆,哪片白帆来接我,怕都是差不多罢。就这样,我27岁为人妻,33岁为人母,活到了45岁那年。
要编印《这一株三色堇》影集了,我筛选着照片,看到这张1990年摄于珠海的彩照。晨光透过宾馆的玻璃窗洒满窗前,我身穿浅蓝连衣裙席地而坐,仪态、神韵都带点向往……这照片让谁配诗合适呢?我想到武汉作者夏日辉。小夏原籍山东烟台,我曾去过那座海边的城市。她爸妈已回老家度晚年,我组稿那几天,就住在她独居的院里,同床共枕聊至深夜。在小夏身上,我看到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她身材高挑,皮肤白晰,相貌甜美,是典型的文艺青年。我提醒她,对爱情既要浪漫又要现实,偏到哪一面都不理想。话是这么说,做起来谈何容易!
小夏很快寄回彩照和配诗《蓝帆》,全诗如下——
我的心事,
是一片蓝色的帆,
飞向蓝的天,
驶入蓝的海;
你的眼睛,
是一叶温柔的船,
送我在梦中启航。
七八年前,小夏来广州办事,在我家住了一晚。她已回到父母身边,从事自己喜欢的广告业,并且遇到了知已,爱情绽开了新花。
又过了这么些年,我和小夏没再联系。不知她的爱情是否结了果?在烟台宁静的港湾,她还需要借一叶蓝帆寄托心事吗?
1974年结婚时,我穿着粉红衬衫,以为爱情是粉红色的。
其实那时已经有首歌在说,爱情是蓝色的。1968年至整个70年代,原创于法国、推广于美国的《爱情是蓝色的》,成为世界各地最流行的情歌,不但歌片和唱片保持了数年最高销售量,而且,先后有350个知名艺术家把它作为压轴节目。蓝色又译作忧郁,所以这首歌也名为《爱情是忧郁的》。它那华丽而纯朴的旋律听了多年,我渐渐明白,爱情是蓝色的。

(黄声华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