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马观花游封开

(2007-06-16 23:55:26)
分类: 大千世界

走马观花游封开

                                                              封开大斑石

 

走马观花游封开

□ 吴幼坚

    封开是广东西北部的一个县,毗邻广西梧州市,旅游业近年才兴起,去过的人不算多。它有厚重的历史和奇丽的风光,但知名度最高的是大斑石。斑石高

191.3米,长1350米,横断面积600米宽,占地1050亩,一石成山。据考证,斑石形成于2亿多年前的中生代,虽历经亿万年的雨淋日晒,仍是完整无缝,外表层无风化。原号称“世界第一石”的澳洲艾尔斯“红石”早已遍布缝隙洞穴,因此现在的斑石,堪称“天下第一石”。

    夏初,同事小林带着女儿,和我一起去大斑石的家乡玩了两天,每张旅游票

288元。全团20人中,8个60岁以上的老人,5个中学生。老少同行,即使原先并不认识,沿途亦互相照应,颇有人情味。旅游车从广州出发,途经南海、三水、四会,进入封开。321国道沿西江向前,江边茂密的竹林绵延不断。雨水加上洪汛,江水浑黄如浓汤。

 

走马观花游封开

                                                广信塔(飞马在天摄) 

 

    县城江口镇坐落于西江与贺江交汇处,依山傍水。国道穿城而过,是广东通往广西及西南诸省的咽喉之地,素有“两广门户”之称。仿汉代风格的“广信塔”矗立在灰暗的天穹下,它是广东、广西两广的标志塔。封开县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岭南设交洲,下辖两广及交趾(今越南)一片地区,刺史治就设在封开,使封开成为整个岭南地区最早的首府。封开在汉初取名广信,是谓“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也”,此名一直延用到南北朝。至宋代更将广信以东划为广东,广信以西划为广西,后随着“行政中心”的迁移,孕育出“广州”。近年来经专家考证,“粤语”形成于封开一带。偏于一角的封开曾经如此“威水”,颇有点令人难以想象。

 

   走马观花游封开

 

    我们要去的第一个景点是竹海大观。路况欠佳,汽车颠簸着,好在满峒禾苗和道旁树木皆绿,眼睛舒服。天空乍晴乍雨,远山顶部常白雾升腾。到竹海已近午,由当地导游引领,步上江边栈道。如果不是碰上雨季,这栈道可任人亲近一湾碧水,惬意得很。江对岸是一座座竹山,颜色由近至远从绿渐变到青、蓝、灰,仿若水墨画。走近才看见江水是流动的,有许多暗涌旋涡。

 

   走马观花游封开 凤尾竹

 

                   走马观花游封开    银线竹     

 

    导游边介绍竹子的品种、用途,边把我们带离江边,看完几种较少见的竹子,然后吃饭。我还以为会让游客登高远眺,饱览竹浪起伏的“海景”呢,原来如此。不过还是开了眼界,除了看见“黄金竹”(小时候家中园内有很多,不需像他人般去摸以求发财),还看见“银线竹”、“凤尾竹”、“紫竹”等等。两日游三正餐中质量最好的一餐就在竹海,这是团友过后的评价。品尝到杏花鸡、麻竹笋、蕨菜、红薯叶、竹筒饭等特产。饭后剩点时间自由活动,我对购物无甚兴趣,抓紧机会去江边沙滩,在大片芦苇前留影。我一向喜欢这类不加人工修饰的景观。

 

   走马观花游封开

 

    下午开车在山区东绕西转,乘客昏昏欲睡。开了很长时间,到达第二个景点  ——千层峰景区。它位于渔涝镇东南八公里的黄岗河畔,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车子顺水泥路开进景区,傍河屹立着200多米高的山峰,均由沉积沙页岩构成,层层叠叠,别具一格,千层峰由此得名。

 

           走马观花游封开

 

    这里较注重传播科学知识,关键处都有文字介绍。千层峰在地质地貌学上称为沙岩峰林地貌,与张家界地貌一样,所以有人称之“小张家界”。我去过张家界,便知千层峰是小巫见大巫。但它对地质地貌研究倒是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它形成于距今三亿八千万年前的泥盘纪,还是我国最古老的造山运动——嘉理东造山运动所造成的山峰,是广东两个嘉理东造山运动的标准地之一。

 

   走马观花游封开

 

    站在观景平台仰望,几座山峰突兀峥嵘,主峰高233米。峰脚下发源于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森林的黄岗河,迂回曲折奔涌而来,河床满布卵石。导游叮嘱时间有限,山路湿滑,大家别走远。我们三人不想坐观山景,快步过桥到对岸往上游走一段,又过桥走回来。沿途有许多奇花异卉,比如一簇紫蓝色宝石般的无名小果,结在草本植物上。我小心翼翼地整枝折下,想带回住处拍摄,谁知刚上车就散落一地,没能让大家观赏。

 

   走马观花游封开

   

    人上齐车将开,狂风骤雨突如其来,河水猛兽般从上游冲下河床,声势浩荡。霎时间天昏地暗,我们的车顶风冒雨开行,没多远就和运建材的大货车狭路相逢。窗外暴雨如注,每个乘客都捏着一把汗,看司机左右移挪,终于过关,算是有惊无险。

    接着去第三个景点——黄岩洞陈列馆。封开这块风景秀丽的地方,不但做过汉朝300年的岭南首府,而且还是岭南最早的人类生存和发展之地。黄岩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河儿口镇狮子山脚,发现于1961年,洞内遗址相继出土了两个晚期智人头骨化石,近千件磨制石器和大量哺乳类动物化石。境内发现的古人类牙化石距今148000年,比历来认为是岭南最早的古人类“马坝人”还向前推进了2万多年。我们只参观了陈列馆,遗址可能都泡在水里了。听听看看,对远古的历史留下些皮毛印象。

  

   走马观花游封开

 

    当天最后参观的景点在住宿之处——龙山风景区内,名叫双龙洞,是一个穿山而过的溶洞,洞深120多米,宽和高均是5米~15米。我们随当地导游鱼贯进洞,听着种种“故事”,看着似是而非的物体。双龙洞分上下两层,洞中不同地点安排了几段舞蹈表演,增加些情趣。出洞后走一段山径,又进入白石岩洞。洞高30多米,面积达2000平方米,形态万千的钟乳石在彩灯渲染下,营造出神秘的氛围。游客居高临下地观看,一群据说是云南佤族的姑娘小伙,装扮得古朴粗犷,在岩石间的各个表演平台上,伴着鼓点和乐曲激越地舞蹈。平心而论,龙山溶洞不算很出色,但跟团一张套票50元(60岁以上25元)包在288元内,游了千层峰、黄岩洞和这两个溶洞,价钱相当公道。

 

   走马观花游封开

 

    我们住的宾馆说是四星级标准,实际也不错,崭新、洁净。晚饭后三人打着伞,绕湖走了一大圈。狗吠、蛙鸣,久违的乡村夜声,让我感到莫名的亲切。次晨起个大早去散步,谁知同团的台湾夫妇更早。他俩70多岁了,共有7个孩子,这些年国内外到处旅游,令人羡慕。团友们也都出来呼吸带着荷香的清新空气,满湖团团绿叶,亭亭红花,让大家摄个痛快。

 

 

   走马观花游封开

                                                              杨池古村

    

    这天要去杨池古村,途经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17岁状元、岭南第一个状元莫宣卿的故乡——河儿口镇西村,导游特意作了介绍。封开的历史名人很多,但我往往记不住,而对风光则感兴趣。途中还让大家透过车窗远眺大斑石。只见纹理从上而下,宛如瀑布直泻,十分壮观。据介绍,雨过天晴后,斑石会五彩斑斓,更加迷人。游客可从斑石两侧登顶,攀岩运动爱好者还可以攀岩。华南最大的户外攀岩场地就在这里。百闻不如一见,目睹“天下第一石”,团友们都啧啧称奇。

 

           走马观花游封开

 

    山路弯弯,把我们引进了最后一个景点——杨池古村。这是一个坐北朝南、依山傍水的古村落,具有380多年历史,有60多座保存完好的古屋,清一色砖石木结构,是典型的明清岭南建筑风格,壁画、灰塑、木雕等古建筑装饰艺术精美。

 

            走马观花游封开

   

 

    这个叶姓古村落现有50多户、300余人。当地民风淳朴,稚童对客人主动问好,摆卖农产品的村民也很谦和。大家分散开来,看叶氏宗祠、村小、钱庄和民居,村里村外四处拍摄。

 

           走马观花游封开

 

 

    直到要集合了,团友们还在买菜干、黄豆,还在舀村口清冽的泉水洗李子……每个人都明白,一旦离开这青山怀抱的乡村,就嗅不到仿佛带丝丝甜味的空气了。

    来去匆匆,浮光掠影,只能记一笔流水账。走马观花游封开,给我印象最美的,还是人与大自然共处的和谐。

 

   走马观花游封开

 

               内文图片除署名者外,均为同事小林之女、13岁初一学生何静怡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