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彩虹之下最美的风景

(2007-05-16 01:14:14)
标签:

吴幼坚

同志母亲

淡定面对网络评议

爱是最美的彩虹

情感

分类: 彩虹之声

彩虹之下最美的风景

  

彩虹之下最美的风景

 

□ 吴幼坚

 

    自从2005年11月16日我在南方电视台《今日一线:封面故事》亮相后,就不时被冠以“同性恋者的母亲”之名。因为我在国内第一个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站出来面对媒体,去做一系列有意义的事情,不少媒体或个人称赞我为“勇敢的母亲”,甚至过奖为“伟大的母亲”;2007年初我开了博客并发表有关文章后,引来更多关注。仅是《为了心中的彩虹》一文,就有近三千人阅读,写下260多则评论。《祝福孩子们的爱情》、《勇气源于爱》及后来陆续发表的文章,也有许多人留下了读后感。我按着在杂志界工作近30年形成的习惯,非常重视读者意见,每条都要认真阅读、思考,而且看了不止一两遍。大致归纳出如下几类:

 

    首先是许多同性恋者感激我有勇气、有爱心,难能可贵地表现出家长对子女的理解尊重,使他们在迷茫、压抑甚至绝望中,感到温暖,看到一线光明。“您不再只是一个人的母亲,献上我的尊敬、感谢。”这些孩子大多二三十岁,很自然地称我阿姨或者妈妈,年纪稍大的人则喊我姐姐。第二类大都是异性恋者,抱着学习的态度,阅后觉得很受启迪,即使还不太明白同性恋产生的原因,但都表示应理解、尊重与大多数人有不同性倾向者。他们写道:“感受一份来自心灵深处的关爱与强烈的父母之爱!”“您是一位懂得爱的母亲。”“我也是母亲……单从母亲的角度讲她是孩子爱的港湾。”“让和谐的社会从开明的父母开始。”网友“志”写了很长一段话:“……我觉得任何一个国家和地方的政府都有义务和责任去把关于同性恋的科普知识告知公众,不能无视这么一群人遭到普遍的误解和遭受巨大压力的现实。正如政府有责任宣传吸烟危害健康一样,也应该宣传歧视和误解同性恋会伤害一部分人,伤害和谐社会,造成互相敌对和人与人的冷漠麻木。”第三类是好心但缺乏有关科学知识的人,坚称同性恋是后天因素造成的,“同性恋者的产生,应是父母教育的错”,要我反省作为母亲的过失,从而使他人接受教训。第四类是恶意攻击谩骂的人。我从未说过因儿子是同性恋而自豪,这不是他可以选择的结果。如果说真有哪点值得自豪,那就是我们母子俩都认识到站出来是一种责任。(事后我听说新浪博客首页登载我的文章时,把原题目《为了心中的彩虹》自行改作《我是同性恋者的母亲,我自豪》。我没有亲见,若真改成这有哗众取宠之嫌的题目,就离我平实的文风太远了,无形中强化了部分读者的反感心理。拜托媒体朋友们,今后若要宣传,请慎之!)

 

    少数人读后立即开骂:“……还有什么你不能自豪的呢?人堕落到你这样的地步,别人还能说什么呢?”“这不叫开化这叫有病!”“有病!病得不轻!”“有病的妈,教出有病的孩子!”“难道你不应该反省自己吗?可笑!!还奔走呼号地说,还自豪!!!可笑。”有的冷嘲热讽:“我想中国应提倡,那就不会怕超生啦!”他们给我大扣帽子,“白痴”、“垃圾”、“社会败类”……不一而足。那些人认定我们母子都是不甘寂寞的,便骂道:“不提倡也不反对,更不要在这里张扬,想起来就恶心!”“建议这位爱子深深的母亲,在这里也不挣钱,理解的妈们不理解的妈们,能出柜的儿女不能出柜的儿女,和你也没有关系!回家爱你的儿子去吧。”

 

    我清清白白活了几十年,何曾遭此百般羞辱!越看越生气,却无法还击对手稍作宣泄。我成了公众人物,说什么写点啥都在明处,人家却躲在暗角里想咋骂就咋骂。我和儿子生性好静,不喜扎堆,更不希望别人干扰自己的生活,可这一来全乱了套!难以明白,那些人对同性恋怎会如此深恶痛绝,好像比黄赌毒坏得多,而事实上同性恋没有错!我是个很爱惜名声的女人,凭什么到如今要受人污蔑攻击?我知道只要后退一步,就可回到自家小窝,儿子也照样过他俩的小日子。但我怎能就此示弱,令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半途而废?

 

    彩虹之下最美的风景

  

   “出镜”年余,陆续得知亲友的反应。决不会有人表现得欣喜,因为再怎么讲,同性恋也被大多数人认为“反常”,别人心底的同情说不出口,只能淡淡地问几句你儿子的近况。最好的也就是提醒你要教育儿子注意卫生,别惹出病来。我总回答,涛向来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自己对他人都非常负责。我知道会有人认为本来无须张扬,又不是什么很光彩的事,但他们也清楚我的外柔内刚,谁也别想轻易让我改变主意。因为我和先生双方的老人都已去世,儿子不必过长辈这关。唯一的姑妈快70岁了,虽然事后责备我干嘛非要公开表态,但出于对涛自小的疼爱(她有两个女儿,涛是郑家唯一传人),还是接受了这一事实。

 

    广雅老同学饮茶我较少参加,那次召集人事先征得我同意,复印了《家庭》刊登的长文,发给几十位与会者。我以为既通知我到会,同学们一定会提些疑问,谁知直到埋单也无人触及,也许近60岁的人对这些“性事”难以启齿吧。多参加几次聚会后,有同学见我从不回避谈儿子,才敢悄声问:“你先生也居然想得通?就一个独生子,不考虑传宗接代吗?……”只要别人肯问我就高兴,可以好好交流。怕的是脑筋陈旧不愿更新的人,你拿他(她)没辄。有位曾与我一样担任校团委委员的女生,前些年与我先生有过业务合作,算谈得来的朋友,她对我先生说:“好多校友都看到电视节目了,都说吴幼坚还不是博出位,无端端跑去上电视!”听先生原话转述,我气不打一处来,亏她还是学生干部,怎么这水平?先生说也不是她的个人意见,我更激动了:“她和我相识几十年,该知道我不是爱出风头的人,也不代为解释!”年初开博客时,叫先生转告她看看以受启发,他说,你以为谁都像你这样与时俱进?算啦,她哪有心思上网。哪壶不开提哪壶,他又重述一遍“博出位”的非议。我怪他不替我反驳,他说何须计较,但我耿耿于怀。你患过眼疾不再摆弄电脑,没看到气人的话当然无所谓,也不为我遮挡风雨!几天后,我告诉先生网民踊跃来看我的文章,写下许多称赞鼓励的话,他应了句:“甘就得啦!(此4字用广州话读,头一字应加口旁)”就这么简单。我想通知他的几个暨大好友(1967年就和我认识)看看博客,但他并不热心。不过我也想通了,60多岁的男人,做老婆孩子的后盾已经不容易。

 

   《源流》首任主编是位和气的老人,曾任文化局长、党史研究室主任等职。他对我一直很重用也很关心。2006年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理事大会上我俩相遇,他主动说看见我和儿子上电视了,还夸奖道:“你们母子选择的生活真是很新潮、很现代!”啊?选择?新潮?现代?我一时不知该怎么指出他认识上的偏差。70多岁的离休干部李大姐,热心扶贫助学,是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她春节后拿篇稿子来交,内容是要求若病重时准予其“安乐死”,还建议国家立法认可。她很敬重我父亲,到处买书借书看,也很赞赏我和儿子。听大姐说会上网,我让她去看博客,说多篇文章都收进去了。过了些天她来到办公室,说已找到博客了,随后压低嗓音说:“我看到你写儿子是……吓我一跳!还以为是看错了。他怎么会……”她欲言又止,“同性恋”一词也羞于出口。我倒意外了,你不是连“安乐死”都能接受吗?古今中外都有的同性恋,有啥值得大惊小怪的!我倚熟卖熟,叫大姐回去看个明白再说。以上几个例子提醒我,广大群众包括很多有文化、有觉悟的人,对同性恋都知之甚少,亟须开展科普宣传。

 

  彩虹之下最美的风景

   

    我曾想一气之下删除掉令人恼怒的评论,但冷静下来又觉得留下反面意见很有必要。它会帮助我认识任务的长期艰巨,而不盲目乐观,陶醉于别人的感激赞叹。相比起全国数千万同性恋者的总数,这些回应之声是那么微弱,大量的人还在暗中叹息饮泣。各界都有许多优秀人才不敢暴露自己的性倾向,担心危及事业、伤害家庭。但是,他(她)要不断地演戏的话,很难全情投入事业,家庭也不能真正美满。大家都羡慕我儿子的幸福,可我不能只看见他的笑容。近来我开始抽空回访网友,其中不少是同性恋者。他们在博客里没遮没拦地诉说抑郁、希冀、渴求,只有少数人讲到有限的快乐。有时我会留几句宽心话,他们说靠近我就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无意间见有人链接了我的博客,并如此定义:“了不起的母亲——远涛的妈妈”、“坚强的同志妈妈”、“一位同志朋友的妈妈”……孩子们的尊敬与信赖令我动容。我欣慰地看到,为同性恋社群做义工的队伍日益壮大(我另文《希望,正在生长》将会写到)。浏览新网友的博客时,发现对方不声不响链接了“爱白网”和“人间爱”,并且将之置顶,尽显其真诚善良。针对攻击谩骂我的帖子,网友跟帖说:“楼上的,我不能理解你的文字。我觉得你也应该为自己‘自豪’。”“我希望你们不要再对同性恋们评头论足,因为我们都是人,是同类,只不过有一些不相同而已。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怀,每个人都会生活得美好——祝愿全天下的人。”

 

    这篇文章写到临近结尾时,收到带着18份附件的邮件:“加拿大多伦多市的夏天,家家户户前园都栽种多种多样的鲜花,三色堇是最普遍的花种,品种繁多,颜色艳丽。特送给勇敢的母亲——三色堇吴幼坚。”落款是:“加拿大李蔼文 5月9日07年”。李蔼文老师教过我初中生物课,一家移民加国已30年整,彼此没有丝毫联系。最近她偶然看了我的博客,无须铺垫和解释,解放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的老战士、78岁的生物老师,以这种方式表了态。看着老师拍摄的18幅三色堇,掂量着“勇敢的母亲”称谓的分量,我泪光隐隐,心潮起伏。

 

                      彩虹之下最美的风景

 

    感谢所有理解、尊重同性恋者的人们!今后,我会发挥所长办好博客,为同性恋者社群尽一分力。但我不会以同性恋作唯一主题,也没这个必要。我愿架设一座心灵之桥,帮助不同性倾向人们的沟通。凭着丰富的阅历和强烈的责任感,我的博客会开设多个有意思的栏目,欢迎各方朋友阅览并指正。同性恋者不要自我封闭、自怨自艾,除了性倾向不同,你和别人没有两样。同性恋社群人才济济,远的不说,就以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为例。一个60多岁的老人,为挽救濒临绝境的中国昆曲艺术,不辞劳苦,身体力行,终于排出青春版《牡丹亭》,5月11日在北京作了百场纪念演出。像这样为传承中华文明立大功的人,谁还敢歧视,他又岂惧闲言碎语!不可能人人都取得大成就,但我认为,不管你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都应该成为正直、勇敢、真诚、热情的人,为社会作出应有贡献。那样,你就值得为自己自豪,父母也能够因你而自豪!我和儿子都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就在我即将发表此文时,又看到最新文章《不一样的母亲节》引来的评论。较新鲜的说法是:“芙蓉大妈惊现江湖!!!”紧跟其后的是:“支持您,你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我希望网友们不要用“伟大”称赞我,“勇敢”已是很高的评价;希望嘲讽咒骂我的人,日后面对敬业的编辑、同性恋者的母亲,会暗自羞愧。最后,叮嘱年轻同志几句:认同自己,善待他人,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快乐生活。只要你足够可爱,天下之大,何愁无人相爱!

 

    我为本文寻找配图,发现旧照片中不乏彩虹。连帮忙扫图的同事也说,莫非冥冥之中早已命定?我无法解释。但我坚信,和谐共处的全人类和大自然,是彩虹之下最美的风景。

 

    彩虹之下最美的风景

 

    阿坚附言:广东知名女作家、曾与我在《广州文艺》共事的曾应枫,14年前为收进《这一株三色堇》的彩照配诗《看海》。我们一家三口去阳江闸坡旅游,过了一天一夜,该踏上归程了,我还带着睡眼惺忪的远涛,再一次去看海。应枫也有个独生子,所以能准确地理解我的心愿。今天重读她的《看海》,还是非常合意——

        你爱大海

        你爱携着儿子一块看海

        看大海浪花澎湃

        望大海遍布天涯

        你对儿子诉说

        每个人心里都装有一个海

        你有着大海般的母亲情怀

        你期望着儿子也能成为大海

                                        

 

                                                                (本文人物彩照均为郑成波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