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红火火中国年

(2006-12-23 15:20:17)
分类: 大千世界

红红火火中国年   

    红红火火中国年

    □吴幼坚

    从新西兰应聘到广州某高校任教的Jonathan Else(乔纳森)是儿子的朋友,也自然地成为我家常客。猴年春节一起去拜年,主人还未看清来客有谁,就听见不太标准的粤语“新年好”,随后发现这问候来自金发碧眼的高大青年,不禁又惊又喜,接过他送的鲜花、红酒,再回赠一个红包。家族团拜,亲戚们听这洋人说出粤语“饮茶”,以为交谈无碍,谁料他是“初到贵国”,现炒现卖两三句而已。学英文专业的儿子与乔纳森畅所欲言,先生也努力忆起不少单词,“串烧”起来,对方也能咂摸出滋味,惟独我只会连广东老太太也懂的几个礼貌用词。起初一接乔纳森的电话我就急喊儿子或先生来听,后来从容多了,只要他一声“哈罗”,我就说:“噢,等等。”最近我才知道,乔纳森把“等等”当成我对他的昵称了。

礼尚往来,乔纳森邀我们去远郊的学院作客。他的套间在外籍教师公寓楼里,桌上摆满亲手烹制的西菜,瓶中绿树枝衬着几朵菊花,温馨雅致。餐后我们随乔纳森参观。正值寒假,校园非常安静,北风吹得落叶在人行道上打着旋儿。每发现一片纸、一只塑料袋,乔纳森都会捡起来,找垃圾桶丢进去。他顺便说起,冰箱顶那只玩具熊,是别人丢弃在垃圾堆上的。教工俱乐部坐落在湖边,凭窗远眺,山清水秀。乔纳森特地领我们到屋外,原来他提前砍倒几丛荆棘,辟出了最佳观景处。当我们返回乔纳森住处,喝着热茶,听着他悠扬的歌声时,尽管不懂英文,我依然听出了真情。而资深编辑、作家安妮飞到广州看望儿子,与我们短暂而亲切的交往,又强化了这情谊。安妮夫妇早年在阿尔巴尼亚工作期间,与中国朋友接触过,这次她还能用普通话说几个短句哩。她低头看看事先写好的纸片,再抬头说出最长的一句是:“他是一个好孩子。”我想这是她对中国孩子和自己孩子的评价吧。她请我们在流花茶苑听乐曲尝点心以表谢意——乔纳森在中国如同有了一个家;我们在泮溪酒家为安妮饯行,她拍下园林景致和各款菜式,说要向当教师、诗人的丈夫汇报,还要请新西兰的亲友欣赏我们送的中国筷子、中国娃娃……   

学习西方艺术史的乔纳森暑假时去了欧洲四国访友,在伦敦、巴黎、布达佩斯和斯洛文尼亚的乡间都小住数日。开学不久,我们看到他此行的部分成果:在大红缎面的中式题名录上,剪贴着各国风光、人物照片,还有机票、车票、明信片、入场券之类,配上精美的花体英文,做成几本别致的纪念册。身在中国,乔纳森同样热衷于在旅游中领略东方艺术的魅力。假日,他徜徉于广州南越王墓、中山纪念堂、西关老街、佛山祖庙、澳门卢廉若公园……元旦后又去了趟北京。在他眼中,那都是充满美感的地方。

    鸡年春节到了,乔纳森应邀来吃年夜饭。他提着红色的礼品袋,内有红酒,有送先生的红相册,有送我的红披肩,还有几枝红柳。他笑着说:“人们一看就知道这个外国人是去中国人家里作客的。”乔纳森建议用他带来的红纸铺在餐桌上,又帮我把刚买的鲜花拾掇一番,家里顿时喜气洋洋。我们四只酒杯相碰,共祝新春快乐。乔纳森说,他要告诉远在新西兰的父母,自己在中国朋友家中,过着红红火火的中国年。

    (刊于2005年第4期《源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清香
后一篇:普通一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