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娃被锁车中热呕吐,家长宁愿跨城拿钥匙也不肯砸窗救娃,是什么心态

分类: 社会现象 |
作者:福天(微信公众号:福天思想)
山东有一女子驾车从曲阜去兖州,不慎将1岁孩子反锁在车中,当时天气较热,交警发现孩子已经出现嘴唇发紫,呕吐的现象,提出砸碎车窗的建议,孩子母亲却不同意,说已经叫家人从曲阜送钥匙过来。警方只好用警车带孩子母亲跨城拿钥匙,最终救出孩子。
看到这种情况,我们不觉为之叹息,幸运的是孩子有惊无险,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如果拖延的时间越长就会对孩子多一份危险,但母亲的做法是宁愿跑二十多公里的路程拿钥匙也不愿意当机立断的砸窗救孩子,这不免会让很多人怀疑母亲的这种做法是否可取?按常理,当看到孩子出现特殊情况时,不应该是本能的去砸窗救孩子吗?很自然的让人会发出疑问:到底是车窗重要还是孩子的安全重要?
说到该母亲舍不得砸窗救孩子的行为,其实也不是第一次,早在2015年的7月份,正值暑假,炎热的夏天,在浙江义务就有一位开宝马的女人为了去买东西,丢下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在车里,不料小孩把车钥匙拔了,整个车立即自动反锁,后被憋的受不了在里面号啕大哭,引来不少路人围观,孩子他妈先是叫了开锁的师傅过来,结果开锁的师傅说只能把玻璃敲开,当时孩子他她没有同意,叫师傅反复试试。
后面,可能是群众的报警电话,叫来了消防员,当时情况紧急,孩子已经在里面哭了很长一段时间,门还没开,于是消防员跟孩子他妈提议说只能强行把车窗玻璃砸掉,不料该女人说要先等等,再看看开锁的师傅能不能开,正是这个女人的这句话,让四周围观的吃瓜群众就按奈不住了,纷纷谴责该宝马女士“一块玻璃才多少钱,到底孩子重要还是玻璃重要,这点数都没有”?
最后,消防员还是强行砸掉了车窗玻璃,把小孩救了出来,好在宝马女士也没有说什么,这件事才有了完美的结局。
通过两件事情的对比,其共同点都是舍不得砸掉车窗玻璃,为了节省一点开支总抱着侥幸的心理最大化降低自己的损失,这种衡量是非的背后是人性的功利,说明她的价值观里面,自身的利益已经超越了亲情的重要性,什么都拿金钱来衡量,在做之前会本能的考虑值还是不值,如果说一个人在现代充满商业气息的环境下泯灭了她最初人性的纯洁,也是一件这个时代挺悲哀的事情,如果人人都变得功利,渐渐就会疏远了亲情,淡化了感情的真诚度,最后剩下的是唯利是图的买卖交易,也难怪会出现一些“开价打捞尸体,不给钱就拒绝打捞”、“故意碰磁讹诈”等等金钱至上的价值观,现代很多人为了追求金钱已经没有了原则,已经分不清什么是该坚持的,什么是应该摒弃的,有多少亲情就是因为金钱方面的瓜葛而四分五裂的,有多少感情就是因为金钱方面的纠纷而支离破碎的。
商业文明不是现代文明的全部,只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文明在于能最大程度化挥发出人性的光辉,而不是丑陋,他是所有文明的原点,任何文明都不能脱离人性的本真,凡是对人类真正有帮助,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一定都是被全人类所认同的普世价值观,这就是人类文明,不管是商业文明,工业文明还是科技文明,都是基于人性而衍生出来的,没有人性就没有所谓的文明。
因为人性才会打破一切界限消除一切隔阂把我们联系在一起,这种东西就是普遍认可的价值观,为什么说看到该家长看到孩子已经出现嘴唇发此,呕吐的现象宁愿不砸车,个也要跨城去拿钥匙的做法,会惹来很多争议,不就是颠覆人性的常理吗?为什么众人看到宝马女宁愿抱着侥幸心理让师傅去开门锁,也不愿意让消防员强行砸车救孩子的行为会很愤怒,不就是发自人性的善良吗?
所以,她们被骂是一种必然,因为她们的行为颠覆了现代人们对母爱的认知,是不符合现代文明的主流的,仅仅是沾满商业气息的功利心态,这也就说明,尽管如今的世界充斥着各种功利,但是在面临一些人性考验的问题上,大众都有着共同追求的信仰,那就是母爱的本能应当是纯洁的,是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福天思想(mttyply)
后一篇:学会珍惜,才会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