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人口密度是北京的五倍,为什么却很少有看到堵车的现象?

标签:
杂谈 |
分类: 社会现象 |
我国人口基数大,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经超载,加上买车的人越来越多,意味着路面跑的车会越来越多,综合每天出行的人流量,无形就会给城市交通增加新的承载负担,从客观意义上讲,堵车的现象是再所难免的。这是城市建设发展带来的客观问题,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城市建设还不能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导致越是大城市,就越堵,越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方便,已严重影响到人们日常的工作与生活。
虽然日本领土面积小,总人口没有我们多,但是东京的人口密度却远远要大于中国的北京,根据2014年的统计数据,东京人口密度为6106人/平方公里,高于北京的1311人/平方公里。到今年可想而知,这个数字还会有变化,但日本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就是不管人再怎么多永远都不会像今天我们的北京一样堵车。可见日本的城市交通建设这一块发展的十分成熟和规范,约2190平方公里的东京,机动车保有量超过800万辆;约16410平方公里的北京,机动车保有量500多万辆。各项条件都明显偏差的东京,治理交通拥堵却拿出了漂亮的成绩单:
8∶17。
所以我们在城市交通建设方面可以向日本学习借鉴一下。那么我们不妨一起先来反思一下北京为何会堵车,再去探讨日本东京为什么不堵车。
第一,跟风买车的人越来越多;
在中国买车的人群层次各有不同,有的人为了上下班方便,有的人就是图享受舒服;有的人为了开黑车养家糊口;关键是有很多人买了一辆还不够,还要买两辆三辆甚至更多;虽然生活条件提高了,但消费观并没有跟上现代文明建设的需要,铺张浪费的多,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喜欢就做。关键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就是,很多国人喜欢把有车有房作为人的标配,要成家必须要有房还要有车,这种观念就会变相逼迫人们挣了钱就一定要去买车。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北京的马路上不但能跑着那么多车,也总能看到停放着那么多车,还有一部分是没人要被主人丢弃在那里的。
第二,乱停车的现象十分严重;
由于开车的人越来越多的人,就会导致停车位的供不应求,许多车主因为找不到停车位就随意停放,侥幸心理特别重,停车没有章法,不守规矩,即使限牌还会有人开出来,
第三,轨道交通建设的还不是很完善;
虽然北京很早就有了地铁,每年都在扩建,到目前为止已经开通了18条线路,但是人口的变量发展速度远远要大于轨道建设的发展速度,尽管北京的轨道发展速度也是惊人的,但要跟上人口增量和每天变化的趋势而言还是不够的,经济建设的步伐太快,会导致人口流动的浮动变数大,一般情况下的硬件配套设施都要晚于人的出行需要;这里有一个战略性眼光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轨道建设都是根据人的需求去建设的,而不是走在人的需要发展之前就把问题考虑到了,是发现了问题才会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发现问题之前就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
那么基于这三点,日本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想开车就得付惊人的停车费
与其它大城市一样,东京也少不了就想自己开车上下班的任性居民。对待他们,东京来了招釜底抽薪——让他们买得起停不起。
寸土寸金的东京市内,能为员工准备停车位的单位绝对算得上土豪,连1%都不到。如果选择自己驾车上下班,那就得自己承担高得惊人的停车费。
东京市区停车费用不统一,在路边划定的区域内停车一个小时300日元(约20元人民币),但限停一小时,逾时会被马上贴条,随之而来的将是一张1.5万日元(约1200元人民币)的罚单。最为常见的自助式停车场费用,大致是每小时600日元(约36元人民币)至1500日元(约90元人民币)不等。
第二,违章停车“立即执行”:罚!
日本也有些人会乱停车,如果这样,本来就狭窄的道路将更加拥堵。对此,东京政府毫不留情,采取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从2006年开始,东京警视厅聘用了大量民间监督员,治理乱停车。对违章停车的处罚也是“立即执行”,一次罚款达1.5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00元)。高压政策施行后,效果非常明显:东京主要10条主干道的违章停车现象4年间减少了81.5%,平均每5公里的行车所需时间减少了10.8%。
第三,大力发展轨道交通
发达的轨道交通系统,是东京消除拥堵的利器。与各大国际都市相比,东京地铁系统非常给力,绝对称得上领先世界。据东京的统计,目前东京的交通出行总量中,地铁系统占86%,远远高于纽约的54%、巴黎的37%和伦敦的35%。东京汽车出行只占交通总量的11%,另外公交巴士、摩托车及其他(自行车、步行)分别占1%。
搜索微信公众号:mttyply
加关注,这里是福天思想;一个独立,有深度,讲实话,求真相,能给您解疑释惑,并且能带来不一样正能量的原创自媒体平台!
后一篇: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不够努力上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