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在我国会有那么多的人迷信专家或者权威?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人生哲学 |
专家或者权威代表的是一种公信力,他们的天然属性决定了他们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为他们在公众环境下有很强的引导作用,意味着他们说出来的话不是不加思考,随随便便就可以脱口而出的,能被冠之以专家的头衔是要担当专家的责任的,如果他们可以随便说话,那人人都可以当专家了。就是因为诸如专家这种身份不是一般人都能赋予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社会主流的精英,有很高的才略和学识,在某个领域有垄断性的话语权,所以人们相信专家或者权威都是正常的,在日常的生活中,看病就医等一些跟民生息息相关的事情,如果你连专家或者权威都不相信,那么专家或者权威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必要了,那你还能相信什么?
但是在这里用迷信这个词,那就成了一种贬义了。你可以相信,但是不能自己不加思考去判断,盲目的加以利用去宣传引导别人,有时候会适得其反,你的好心反而会做成坏事。比如专家说多喝水对身体有好处,但有的人体质虚弱,不能多喝水,你也要经常建议他喝水;这就是好心办坏事,盲目去引用专家的话而不去独立思考判断的结果,要知道这世上真理真言千千万,但也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判断一下适不适合,真理要在适合的环境下才能适用的。这就是一种对专家或者权威的变相迷信。在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迷信专家或者权威的人是由于思维方式的僵化,死板,不会变通,喜欢按部就班,没有独立思考判断的意识;把很多理论教条化,硬生生的照搬,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专家和权威的亵渎,他们的本意也并不是这样的。专家和权威给出的答案是一种经验、知识分享,但要明白,他们的每一句话,不完全都是通用的。有一些话是相对一定条件和环境下才适用的。
很多人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会去滥用;这也就难怪别人会怀疑里面的内容是否真实。实质上是相对而言的,并没有绝对的真与假,对与错;而是在传播、转发的人用错了地方。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把专家或者权威的理论商业化,利用人们群众相信专家或者权威的心理来达到自己商业利益的目的。就像很多做直销、微商的从业者,动不动就会杜撰一些理论,然后贴上马云、白岩松等名人的标签,借用他们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来为自己做营销,做代言,但真实的情况是,有些话压根就不是他们说的。不同的人在转发和表达专家或者权威的话都会有不同的目的和动机。
相信专家或者权威是正常的,但迷信就不可取了,因为迷信就不会去判断,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善意的行为会变成一种别人宣传的工具。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在科普环境下长大的,接受的是现代科学教育,理所当然,相信专家或者权威成为了一种习惯。 我相信很多人也并不是迷信,只是被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搅扰了思维,而没有认知到相信与迷信的概念区分,但时间会让人们慢慢后知后觉。
?搜索微信公众号:mttyply 加关注这里是福天思想;一个独立,有深度,每天都能给您解疑释惑,并且带来不一样正能量的原创自媒体平台!您有任何人生疑惑或心事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您满意的答案,希望您来到这里,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给予您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