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受众群体魏晨等选手强者黑马娱乐 |
分类: 娱乐杂谈 |
“好声音”批“快男”节目烂能得瑟出什么?
文:徐万福
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颠覆了中国选秀节目的定向思维,以往都是先观其貌再闻其声,而“好声音”改变了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仅凭声音来判断寻找真正会唱歌的人,真正懂音乐的人,这无疑给了很多真正有才华的人更多的机会; “中国好声音”就是改变了一下评判的规则,选秀的形式,就能在中国引起如此反响。可见中国并不缺选秀节目,缺的是创新精神;话虽如此,不过笔者又想沷一下冷水,这种“创新”归根究底还是从外国优秀的选秀节目中抄袭过来的。
而在中国选秀节目举办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好声音”节目组负责人批湖南卫视“快乐男声”烂,笔者倒觉得有点得瑟过头了,首先不谈你这个节目的原创权问题,在历来的选秀节目当中,浙江卫视成功举办过几次?捧出过几个明星?有哪个节目的收视率能超越湖南卫视?如今的“好声音”这个节目也只是买断了他国的原创版权而进行改编的节目,并非自己真正意义制作出来的东西,拿什么资本去炫耀?
虽然近期湖南卫视的选秀节目较多且同质化较为严重,但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却能在同一阶段,同一个团队,同时连续运作三档大型选秀节目:《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快乐男声》,先暂且不评价他们节目质量的好坏,试问在中国有哪个电视台创办过能够在短时间内并成功连续运营三档选秀节目的,这种运营和制作大型娱乐节目的手笔在世上少有, 更何况在往届的“超女快男”的选秀节目上就成功捧出过如李玉春,张靓颖,张杰,陈楚生,魏晨等一批知名歌手,浙江卫视有吗?笔者觉得仅此而言,“好声音”负责人仅凭一个节目的成功就拿湖南卫视的“快男”开涮,未免有点沾沾自喜小人得志的感觉?。
何必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板?
不管是“快男”还是“好声音”,都有自己的路线和风格,它们走的方向和定位是不同的,“快男”有“快男”的受众群体,“好声音”有“好声音”的受众群体,喜欢看“快男”的人不一定喜欢看“好声音”;喜欢看“好声音”的人不一定喜欢看“快男”,“好声音”在节目形式上更注重个人才华的挖掘和培养,是以培养和带团队的方式帮助选手个人去成长,去获得成功;而在这一点上,“快男”显然不是,“快男”还是停留在原始的选手与选手之间的PK竞争方面,评委只是评委,是一种冷冰冰的评判员,在他们眼里只有强者;这就是“快男”的短板,“好声音”比“快男”更有人性的味道,更有人情味,这是这个节目的看点所在,也是“好声音”能得到众多粉丝亲赖的一大原因,也正因为如此,“好声音”负责人拿自己擅长的东西去跟别人比缺憾的东西,当然“快男”不敌“好声音”。但此举非君子所为,笔者觉得“好声音”的受众指数高并不代表它能取代“快男”,就一定比“快男”好,只能说明更多的人更喜欢和接受它的这种运作风格,更何况“快男”就算烂,它还是捧出了一些至今还在娱乐圈活跃的知名歌手。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大家都是同行,同一个行业的人,想聊的共同话题较多,同行既是敌人但也是朋友,事实上,我们国家的娱乐选秀节目本身在很多方面就不属于我们自己的,都是在借鉴和学习外国优秀的综艺娱乐节目创办形式,积累经验,取长补短,一直在寻找适合我们国内受大众喜爱的娱乐选秀节目,湖南卫视选秀模式的运作成功,说明我们很需要娱乐,它使得国内电视台刮起了一股“选秀风”,各大卫视地方台的各种选秀节目层出不穷,而“中国好声音”是众多选秀节目中杀出的一匹超级黑马,浙江卫视从此后来居上,一炮成名,但说到底,它他并不完全是自己的东西,也是从外国抄袭过来的。但是拿过来以后,是去把这个东西去蔑视自己同行的人,这不是一种讽刺吗?这反倒会让更多外人看笑话,难道中国人只会窝里斗?起内哄?笔者觉得好的东西应该是大家都可以分享交流的,服务更多的受众群体,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充实我们国家的娱乐文化;既然大家都是中国人,都是同行,都是坐在同一条船上的人,何必为了争论一场节目的好坏而“自相残杀”呢?我们可以探讨交流,但相互指责掐架就有点过了。
虽然同行不同门,但大局都是在服务中国的文化产业,都是为老百姓创作更多更好的节目而兢兢业业的在工作,在努力,在奋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