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2018-03-12 15:20:48)
标签:

杨庄

五山

五山村

溶洞

古庙

分类: 闲来杂游
所说的五山,是沂水县杨庄镇与莒县东莞镇的界山,海拔451.8米,东西横亘约2公里,山体为石灰岩。五山岩层几乎呈45度角向西北倾斜,块状灰岩与薄层灰岩相间,薄层灰岩易于风化剥蚀,所以各个山头都是块状灰岩高低参差。从远处眺望,五山起伏有致,依次罗列有多个山头,或有五之数,故称五山。五山南侧山庙遗址明嘉靖年间“建立三官庙”碑,依稀可辨“五山”字样。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五山溶洞,当地人叫宝窟窿门,溶洞位于五山最高峰北侧山沟尽头,洞口呈三角形,颇似两面坡屋顶。五山南侧山庙遗址清宣统三年“重修老母殿碑记”碑,说此山名屋山,就是因其北侧有洞如屋。五山、屋山之名由来已久,音同字不同,得名之由不同,现在百度、搜狗、高德等地图都标注五山。溶洞口高10多米,宽10多米,很阔大。里面骤然缩小,像是里小外大的锥形,15米左右就到尽头,完全看不出有深入的可能。传说过去洞口向下很深,曾有牛羊淹死在里面,村人将其堵塞了。前些年,镇里让抠一抠,打算开发。正当大家休息的空儿,从洞口上方落下一块大石头,正砸中放在一边的小铁车。大家认为是激怒了神灵,就停止了挖掘。在村南地里起黄芩苗子的妇女,说1991年割麦子刮龙卷风,车子都刮跑了,风掠过村头直奔山顶,消失在宝窟窿门。这些说道亦真亦假,增添了五山溶洞的神秘色彩。明嘉靖年间,五山南侧建立三官庙,莒州知州陈重器欣然前往,游览五山后赋诗一首,刻于五山溶洞旁。诗曰:“连绵山势相延属,皎皎清辉散林木。野老凌晨砺斧斤,村童向暮驱牛犊。坐招远树来清风,结伴闲云出幽谷。数声短笛手中吹,尽是人间太平曲。”我与耐松希望能找得到片言只字,可是遍寻不见,估计摩崖石刻完完全全损毁了,着实令人遗憾。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爬上溶洞所在的崖壁,右前方就是最高峰,最高峰东南侧倾斜裸露的岩石上,有刻于1937年的摩崖石刻。石刻全文是:“天祸中华,日寇强侵。国亡种灭,蚕食鲸吞。呜呼浩劫,亘古未闻。哀我苍生,莫保其身。忧惶罔计,爰陟高岑。述志残酷,勒字青珉。虫沙虽化,片石应存。千秋未泯,示于后人。东沈流庄刘锦湘撰,民国二十六年古历冬月朔日,石工刘心錧刻。I.J.J”仁人志士的铮铮铁骨与忧国忧民之情跃然石上,使我等肃然起敬。不知为什么石刻上的关键两字“日寇”被凿去了,最末的“I.J.J”也猜不透是什么意思。后来耐松发来刘海洲老师的文章,才知道“日寇”两字是当时村民怕被日本鬼子发现惹祸上身凿去了,但“I.J.J”无解。刘锦湘是一个医生,三十年代初天津中医药学校毕业,长年在周边乡间行医。在卢沟桥事变后怀着满腔激愤写下这些文字,并请石工刻在五山山巅的岩石上。莒县武装部长来这里看过,说这是值得铭记的,一定要让人们知道一个普通中国人的爱国情怀。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五山南侧有重建的娘娘庙、三官庙,另有颓圮的老母殿和山门遗迹,平日里多有人来烧香磕头,三月三香火会更是隆重。我们过去的时候,显然有人刚刚烧过香,不一会儿又有妇女来烧香,说是不管许什么都很灵验。山门处门墩石上的窝窝,被来回转动的门轴磨得圆圆的,仿佛可以看见,在无数个清晨,伴随着悠扬的钟声,住持道人或僧人吱呀呀打开山门。善男信女怀着虔诚的心,踏上山门前的台阶,将他们对于平安幸福的祈求,交付给自己塑造的偶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曾经粗糙的台阶,如今光溜溜亮锃锃了。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山岗上孤零零的娘娘庙前有一石碑,立于光绪三十四年,记载的内容引起了我和耐松的兴趣。碑文讲述的是山前李佐清小儿患病,许愿重修娘娘庙,结果儿子痊愈的奇事,抄录如下:“屋山之巅有石庙一宇,石像一尊,俗传娘娘庙也。其年代本末皆不可考,然而世显其灵,有求必应。前村李姓名佐清者,因小儿有病疾,心致祷愿,许重修娘娘庙,而儿疾遂即痊愈。由是佗材会工,重整石庙,以偿前愿,而各神庥千百年之颓圮遗址焕然一新。愚作文以记之,愚本不能文,草拟数字,粗述其事,至于山河风景皆略而不言。因祝之曰:重修石庙,如愿以偿,神锡尔祉,福寿无疆,孙孙子子,永保安康,刻石为志,千古流芳。施主李佐清,刘仙浦撰文,大清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上浣糓旦,石工程西和刻字。”这样的故事,我小时候听得多了,就是现在也常常听到,虽然我不信鬼神,但我觉得有所寄托是好的。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遗址上零落着历代碑碣,总数有九块,其中一块是包山的年轻人刚从庙前水池里捞上来的,据他说还有十几块垒到院前的墙里了。碑碣年代有民国的,有宣统的,有乾隆的,有康熙的。所见年代最早的是山门处一块,为明嘉靖年间。看这些模糊残缺的碑文,很让人抓耳挠腮,所以不看也罢,但还是忍不住努力地去辨识,想要窥见历史的蛛丝马迹。立于康熙二十二年的“重修庙记”碑,称五山为“峿山”,且说此地“俯视穆陵,远眺沧海”,窃以为大大地夸张了呀!又说“自壬午兵兴以至戊申地震,城郭里居半成丘墟”,“戊申地震”即指1668年郯城大地震,撰文时刚刚过去十几年,记忆还是很深刻的。包山的年轻人在庙东盖了新房,开挖了庙前的沉流泉,还表示有时间会把残碑粘合立起来,但愿他别狗尾续貂或者画虎类猫,将这儿弄得不伦不类。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三官庙前有泉,泉水清澈,此泉叫做沉流泉,说是潍水南源。《说文解字》载:潍水出箕屋山。王献堂先生认为,“屋”即屋山,也就是现在的五山。五山是一分水岭,山西北水入沭河,山东南水则入潍河,成为潍河源头之一。如此看来,我们洗手的这个小池子大有来历。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庙所在山沟周围有石砌围墙,北到五山最高峰,南到庙前,西到山沟西侧山脊,东到山沟东侧山脊,总长度1.5公里左右。据五山村老人讲,过去围墙很高,人上不去,现在坍塌了。围子墙建于何时没有人知道,但总与防御有关,估计是当时附近百姓为躲避兵匪之祸而建。兵匪来时,百姓涌入围墙内,一来可以凭险守卫;二来此处有庙有住持,好解决暂住问题,神仙们也能够护佑。以往登山,所见围墙都是绕山顶而建,独五山围墙绕山沟而建,这或可是合理解释。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五山西侧山头南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1989年莒县龙王庙乡人民政府立,谓之“五山前摩崖石刻”。牌子上没有关于摩崖石刻的介绍,环顾四周也没有看见可以刻石的崖壁,只在地面一凸起的石灰岩上,发现模糊的牡丹花的刻痕,想必这就是了。不知什么人,什么年月,因为什么念想,顺手在这块石头上刻了一株牡丹,后来就被发现成文物了。赶紧地,我们也找个凿子,凿上几凿子,一百年后也会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镇级的也行!说笑归说笑,不管怎么说,这摩崖石刻背后总是有故事的。今天我们所见的每一处遗迹,也都是有故事的,寄寓了许许多多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可惜大多都是沉默着,永远地沉默着。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五山北侧有村名五山村,以南靠五山而得名,隶属杨庄镇。相传牛姓于元朝初年建村,现田姓居多,据上牛山村《田氏族谱》记载,五世田树斗、田树科于明成化年间自上牛山迁居此地。村西与村南有河沟,河沟上有桥,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祖祖辈辈来来往往。村西桥已不存,只有清嘉庆十二年所立“重修碑记”碑,孤独地站立在新修的路边。村南有两座,偏东一座石条做墩,石板铺面,很是古朴;另一座较为讲究,单孔拱桥,两侧有专门雕凿的弧形拱石,中间用薄灰岩块垒砌,小巧而精致。桥头立有民国二十年所立“卧龙桥记”碑,耐松所提供的碑文本缺两字,这一次实地探访,一并补全了。“我田氏卜居维山之阳、屋山之阴者,五百有余年矣。村前溪水西流,日滋月益,而西南隅遂成数仞之沟焉。行人不便固不待言,即风鉴家所云,此处为吾村之水口,水口不固,难以发富,实非妄谈。诸先人欲于此处筑桥者甚多,但有志未逮耳!于民国十二年十一月,合庄人等同心共济,富者捐资,贫者出力,逾月而此桥告成,深沟也而忽成坦途。一则行人便利,二则水口巩固,三则承先人之志,一物而三善皆得者,有如此桥也。后人能承吾人之志,桥坼而修复焉,是尤吾人所厚望也夫。”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五山村老街里的石头墙与石头房子非常齐整,有些还在门墩石刻上精美的花纹,隐隐透露着当年的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如今这些房子大多已无人居住,它们固守在原地,沧桑成一种风景,斑驳的色彩与敦厚的姿态让人心生亲近。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越过村南河沟不远,有一片裸露的石灰岩,姿态各异,属典型的石灰岩岩溶地貌。与富官庄镇黄泥沟村边的那一片相比,面积更大,只是不够精彩罢了。但那些裂隙孔洞与嶙峋的样子,确实值得玩味。生活在村里的孩子们,也许会时常到此玩耍吧?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人勤春来早,一路遇见五山村的村民,都是正在劳作着,他们的美好的希望,就弥散在这琐碎的活儿当中。他们边忙手中的活儿,边热情地为我们解说,给我们指路,朴实得如同他们脚下的泥土。我不由想起自己的父母,为这些最本色的人点赞!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闲话杨庄镇五山村五山

五山不大,五山村也不大,耐松问我的时候,我还说很快就会逛完的。没想到因为沉迷于碑碣的辨识,因为流连于五山村的古朴,不知不觉竟到了下午两点多,好在带了些点心在五山顶暂时填了填肚子。关于五山,关于五山村,啰啰嗦嗦说了不少,没有更多意思。一是因为自己喜欢;二是希望将它们呈现出来,让所有关注它们的人,能够有更广更深一点的认识。许多时候,我们忽略了自己最最根本的东西,而等我们恍然回首,它们却已经离我们很远很远。我想趁它们还明晰的时候,将它们明晰地留在记忆里,即使渐行渐远,也不至于无所追寻,空留嗟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