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山海经》记载:“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以凤凰命名的山不计其数,沂水就有三座,两座位于崔家峪镇,一座位于高桥镇。凤凰象征祥瑞,是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的图腾,山以凤凰名之,大抵源自周边村民对太平、吉祥的祈愿,想来这三座山也不会例外。记得小时候咱们沂水卷烟厂生产过凤凰山的烟,还有荷花的,我常给大人们买荷花的,好像是8分钱一盒,凤凰山的很少买,因为要贵一些,不知这凤凰山的牌子是不是因为凤凰山。
崔家峪镇的两座凤凰山和高桥镇的凤凰山,都是没什么景致和名气的,如果不是邻近村庄的,估计连个概念上的点都不会有。三十多年前,去县城参加中考,路过高桥的时候有人吆喝看凤凰山。满车山旮旯里的孩子都站起身望,一座山如惊鸿掠影般闪过,那会儿没有那么多房屋、线杆,所以从S227旁边的柳子沟村看凤凰山特别显眼。这是我对于高桥镇凤凰山的第一印象,但也就是印象而已。之后的十多年,再也没有在意过,甚至连最初的那一丁点儿印象,也远远丢弃得无影无踪。
(远处看来,凤凰山还是很突兀的)
1996年,因为偶然的原因,我来到高桥工作,成了外来的高桥人。几年下来,渐渐熟悉了高桥的村庄、河流、山头,凤凰山就走进了我的视线,我对它的认识也由一个模糊的印象变得清晰起来。高桥就这么大,想转悠到哪儿都不费劲,凤凰山自然不例外。闲暇的时候多次去凤凰山,去山上看裸露的灰岩,看那些苍翠的柏树刚劲地站立,看高高在上的庙宇;在山北侧的水库里摸呜噜油子,游泳,钓虾;在山东侧的水沟边挖荠菜,择水芹;到山西侧的凤凰官庄家访,买苹果,买柿子。我这个人随遇而安,在哪儿呆的时间长了,哪儿就是我的家了。睁眼闭眼都是它,也由不得你不改变,就像我们离开老朋友再交新朋友,时间久了新朋友也成老朋友了。
凤凰山,海拔248米,位于高桥镇驻地西南2.5公里,山西为凤凰官庄村,山东为柳子沟村。石质系石灰岩,山前兼有部分砂岩,山西侧的凤凰官庄村多凝灰质砂砾岩。清道光七年《沂水县志*舆地》载:“凤凰山,县北四十五里。”相传,古有凤凰落此。凤凰山海拔虽不高,但在周围算得突兀,惹人注目。
其上建有道观,名青山观,道观毁坏于何时无从知晓,只有开凿在岩石上的8个碑座和石雕的王灵官残像,似乎还在诉说着青山观昔日的辉煌。碑座之南有一石臼,石臼之南凹处有一方池,方池一侧因为放炮取石,炸去了一半,但开凿的痕迹明显。石臼和方池应当是青山观存续期间,住持道人生活之用。遇到凤凰官庄村的一个六十来岁的妇女,说自己小时候到山上玩,看到那个王灵官,感到很猥倭(土话,意思是难看,让人看了心里不舒服)人。柳子沟箱包厂一个中年男子说,过去自己经常和小伙伴们去玩,讲着说王灵官半夜弄水,在水坑旁边踩出脚印子。
(这些遗迹,总让人妄自揣测那些逝去的时光和那些不可捉摸的往事)
据柳子沟村的黄庆玉老人讲,此处道观主祀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北端最高处是玉皇殿,南面稍低洼处是老母殿,道观前所立石碑中有明万历年间重修的记载。1993年,附近村民筹钱,重新修建了凤凰山上的道观。2007年,因为破除迷信,不让兴土木建庙宇,砸毁了。现在的是2012年又重建的,增添了龙王殿,还把王灵官残像补上,专门在观门旁建了王灵官殿。道观的“青山观”三字,是建成后请高桥退休老教师刘跃文写的。不管怎么说有了这么一处地方,百姓可以祈福消灾。世上本无鬼神,祈求鬼神也不能帮你实现愿望,但暂得心安也算一种抚慰了。我见到黄庆玉老人的时候,他刚刚帮沂水来的一家人烧完香,那家人欢天喜地走了。
我向来不信鬼神,到了庙宇也不烧香拜佛,我只把它们当作一种文化存在。凤凰山上的道观,史书中没有记载,残存的碑刻是认知的最好凭据。可惜道观前只留了8个凿在岩石上的碑座,碑座上空空如也。寻访凤凰官庄的村民,说那些碑在1967年砸了。当时修筑沙沟水库南干渠,石碑都垒到村前南干渠桥洞的水尖(就是桥墩,两头是尖的,所以村民称水尖)里了。我辗转到水尖旁,希望能找到那么一两块残碑,可是什么也见不到,只好怅然而归。
站在凤凰山最高处,可以看见山北侧凤凰山水库的一汪碧水。该水库1957年10月施工,1958年7月竣工,因在凤凰山下,称为凤凰山水库,是小(一)型水库。坝体上有一块石碑,半月形的碑帽上刻着“锁龙造福”,中间石碑左刻“奋发图强”,右刻“艰苦奋斗”,落款是“高桥区长林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一九六六年三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那个干劲冲天的年代,人们几乎赤手空拳,就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向当年凤凰山水库的建设者们致敬!
凤凰官庄东靠凤凰山,村以山名。冯姓茔地曾有一元代残碑,现在不知所终。村里老人讲,当年平冯家林的时候,发现很多小的罐子,大家一镢砸破,没觉得有什么。关于片家林,似乎有块碑,不过没有实地考察,不知是真是假。现在凤凰官庄张、王、孙三姓居多,《孙氏族谱》载:“孙氏原籍博山县孙家老庄,自大明正德年间迁于沂水北乡,卜居凤凰官庄。”可见孙氏迁入之时,凤凰官庄之名已有之。凤凰官庄村房子比较整齐,灰墙红瓦,村南有塘坝,村东有凤凰山水库,因了水的滋润而灵动秀美。这些年村里大力发展林果业,在原来苹果的基础上,又打造了精品柿子园。每到柿子成熟的季节,村南大片的柿子高挂枝头,收柿子的车辆就在田间地头,人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老朋友王明臣,这些年忙活的就是这事,我没有问他,估计该发家致富了吧。村里那些老房子和老人们,是失去的岁月的见证,正因为他们的历尽沧桑,才有了村庄如今的兴盛。生活就是这样,总有一些要消失,继之而起的会更加辉煌。我于辉煌之中,看到过去,不是思想的倒退,是想找到我们曾经的根,你赞美也好,慨叹也罢,反正不可遗忘。
凤凰官庄,凤凰山,我似乎看到正有凤凰飞来,愿人们美好的祈愿都能够成为现实,愿凤凰之名能在冥冥之中给予膜拜它的人们以太平、吉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