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保健呼吸控制法火的扩张 |
分类: 瑜伽经典学习和理论探讨 |
但是为什么像在一些地方,火的扩张需要那么多“前行”准备呢?
在张蕙兰的《瑜伽——气功与冥想》中的清洁法里,介绍了“瓦尼萨尔·道悌”法(Vahnisar Dhaunti),这个和我们前面说的Vahnisara Dhauti,应该是一回事,也就是说,是Agnisar Kriya的另一种说法。蕙兰介绍了两种做法,就是简式和高级式,这和Satyananda比哈学校的教科书中(A Systematic Course…)的描述基本没有什么差异。但是在Asana Pranayama Mudra Bandha 中则将简式作为准备练习。
简式的目的在于学会由腹部收缩和扩张带动被动呼吸,也就是由腹部推动横隔肌自然产生胸腔的上下扩展,从而让空气自由进出。但是要求将舌头伸出口腔,类似大热天小狗的喘息方式。我的体会,这个练习更接近于锻炼腹部的肌肉,让横膈膜的力量得到初步加强。理论上上,这样的简式还不算是Agnisar Kriya的一种变化,因为这里还没有应用屏息。没有屏息的话,直接的结果是不能对胸腔以及胸腔以上器官的强力影响。
必须说,在不同的地方,对同一个方法的描述是不同的,有的还有很大的差异。这里有很多的细节是基于不同的传承以及个人的体会,某些时候,还涉及到传统中并没有的精确的解剖生理学分析。不过,相对而言,技术细节的掌握是为了让我们在学习的时候简便明确有效,过于繁复则更让人无可适从。这是我目前读《Anatomy of Hatha》得出来的一点结论,这本书真是极好,但是对学生和一个初学者而言则有些太过精确了,虽然对于一个精进的高级瑜伽习练者和瑜伽教练会有很深远的帮助。所以,这里我就暂时不去引用Coulter先生的描述了。
一路啰嗦到这里,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具体的做法以及补充其它需要注意的地方。
有张蕙兰瑜伽教科书的朋友,请参考324页。
简式:坐姿(雷电坐,两大脚趾相互接触,两膝盖尽量分开,两手伸直置于膝盖上)或站姿(膝盖微曲,手臂伸直置于膝盖上方),身体略微向前倾。伸出舌头。开始用力收缩腹部同时呼气(呼吸为被动),扩张腹部时吸气。做10-20次为一轮,具体视情况而定,如果有脑子发热或者轻微眩晕出现,马上停止,自然呼吸调整,再进入下一轮。不要使自己疲劳。
高级式:姿势同上,也可以采用莲花坐。深呼吸几次后,呼气,屏息,做收颌收束法,并开始用力收缩和扩张腹部,注意每次收缩和扩张应该最大限度地深入而不是表浅。速度上按每个人具体情况,开始可以缓慢,数量视屏息的长短。个人体验,最好不要坚持到不得不呼吸,而应该稍微留一点余地,这样,你可以有时间解开收颌收束,放松手臂,在头部伸展的情况下吸气恢复正常呼吸。这样算作一轮,一轮中收缩和扩张的次数以及长短视个人的情况而定。
一些小tips:
注意,这里的练习要点在于“控制”,腹部收缩和扩张都要求有明确的控制力参与。
保持觉知力于:1 腹部运动 2 脐轮。在简式中,腹部运动和节律性呼吸必须相配合。
什么时候做?空腹(早上最好),饭后5小时最佳,如能在解便后,也不错。课堂上可安排在体式和呼吸控制法之后。高级习练者也可以在其他体式中尝试。
由于火的扩张能够很快地提升身体的热量以及血压,如果在夏天或气温比较高的环境下练习,结束后应结合清凉呼吸法。
可以作为收腹收束法和瑙利的准备。
力量应用上可以注意在呼气时腹部收缩从耻骨上端开始慢慢过渡到肋骨下缘,个人感觉要比直接收缩肚脐周围更为有效而且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