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政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关于处理政事的道理。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军备充足,百姓对当局信任。”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在粮食,军备,百姓对当局的信任这三者中一定要去掉一项,那么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这一项。”
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要在粮食和百姓对当局的信任这两项中去掉一项,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先去掉粮食这一项。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一死,如果百姓对当局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立不住了。”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译文:
孔子说:“在高位的人能遵循礼法,那么百姓就容易役使了。”
定公问:“一言可以兴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译文:
鲁定公问:“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亡,有这样的事么?”
孔子回答:“话可不能这么说,但与这差不多的话是有的。有人说:‘做君主难,做臣子也不容易。’如果知道做君主难,就会认真谨慎的去做,那不就那不多是一句话使国家兴盛了么?”
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使国家灭亡,有这样的么?”
孔子回答说:“话不能这么说阿,但与这差不多的话是有的。有人说:‘我做国君没感受到什么快乐,只有一点,就是我说什么都没有人敢违背我。’如果说的话正确而没有人违抗,不也是很好的么?如果说得话不对却没有人敢违抗,着不就差不多是一句话使国家灭亡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