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山东高军
山东高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74
  • 关注人气:5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说《大吉图》发表于《小说月刊》2021年第11期

(2021-10-27 20:58:26)
标签:

建党

军民

军事

沂蒙

沂南

分类: 发表目录
小说《大吉图》发表于《小说月刊》2021年第11期

小说《大吉图》发表于《小说月刊》2021年第11期

大吉图

 

高 军

 

    眼光直直地看着屋子正中墙上挂的那幅画,散淡无神的眼中好似深埋着一些忧伤。看到大奶奶弥留之际的样子,村支书和其他围在周边的人忍不住把头转向一边,有的甚至偷偷擦起眼睛来。

    大奶奶还是年轻姑娘玫妮的时候就入了党。她性格开朗大方,工作起来风风火火,在村子里整天出头露面。

    在一次参军高潮中,她的未婚夫仁顺在她的支持鼓动下,到队伍上去了。

    一年多后,仁顺的父亲得病去世,家里一下失去顶梁柱,就想把年轻的玫妮娶过去,婆家托媒人过来提这件事:“仁顺家里缺劳力,这不就叫俺过来商议商议,人家想今秋天‘要’啊。”要,在沂蒙山区是一个有特出含义的词,意思就是娶过去的意思。

    爹娘疼爱闺女,也有些担忧,不舍得让她走,就找理由想拖:“仁顺不是在部队上,队伍现在在哪里?能回来成婚?”

    “不能啊,”媒人有些为难地说,“就是想添个劳力帮衬帮衬这个家。反正早晚是人家的人儿,这不是寻思拜公鸡堂啊,叫小姑子抱只公鸡和自己的嫂子拜堂成亲,把这个程式上的事儿走完不是就行了吗?”

    爹娘都是明事理的人,知道仁顺家确实面临很大困难,在媒人走后心平气和地征求女儿意见:“现在不是老社会,婚姻大事还是自己拿主意才是正理,但这也毕竟是一辈子的大事,好好想想以后明天咱再答复媒人,关键是你自己同意不?”

    媒人在场的时候玫妮没有说话,但她在心中也已反复掂量多次,觉得仁顺家确实遇到塌天的大事儿了,动员仁顺参了军自己就应多帮帮这个家。但出嫁是件大事,真和一只公鸡拜堂把自己嫁出去,她又感到有些委屈。自己嫁过去仁顺那个家就会好一些,仁顺能在队伍上安心打仗,早把日本鬼子赶出去,大家就能过上好日子。

    整整一个晚上,她在床上翻过来调过去没有合一合眼,第二天起来的时候眼圈发黑,眼皮都肿了,娘心疼地搂住她的肩膀:“妮儿啊,不同意咱就不嫁,咱全家人多过去帮他家的忙儿就是了。”

    她摇摇头,声音有些哽咽:“虽说离得不远,但也不方便。再说,媒人不是说人家都准备好了……”

    昨天媒人介绍说,仁顺家已经费力地找来了一只雄鸡,因为举行婚礼的公鸡一定得是母鸡第一窝孵出的,重量还需要与新郎年龄尾数相同,仁顺已经23岁,他们家找到的是正好3斤重的一只漂亮健康雄鸡。

    玫妮结婚这天,父母是流着眼泪送她出门的。来到婆家拜堂的时候,她看到自己的小姑穿着崭新的红衣服抱着一只冠子通红、色彩艳丽公鸡和自己并排站在一起。小女孩脸膛红红的,是那么兴奋,还多次小声叫她嫂子,把她叫得心里一颤一颤的。在仪式进行到夫妻对拜时候,她一边和小姑面对面弓腰低头,一面想到别人结婚对面站的是丈夫,自己竟然是这个样子的,心里一下子又变得酸酸的,强憋着才没让泪水涌出眼眶。

    她在婆家尽职尽责,同时积极参加村里的工作,不久后当上了妇救会主任。

    抗战胜利仁顺没有回来,随后又开始了解放战争,还是见不到仁顺的消息。

    直到建国后,仁顺还是一直没有音信。这时候,她心里画横的时候就更多,有时候会小声嘟哝道:“你这个没良心的,怎么就没有一点消息呢。”

    这年中央美术学院一位姓徐的著名画家来沂蒙山区导沭整沂工地深入生活,听说她的事儿后专门到村子里来采访她,她眼光望着远处,语调低沉而坚定:“我会永远等着他,直到他回家……”几天以后,画家送她一幅画,石头上面高高站立着一只漂亮的大公鸡,很精神地扭头回望着,石头边有几枝青翠的竹子。

    她很喜欢这幅画,就高兴地挂在了自家正面墙上。夜晚她总看几眼这幅画才去睡觉,早上睁开眼也是先看向这幅画。

    玫妮在村里的称呼由大嫂变成大婶的时候,传来仁顺早已牺牲的消息。这时候,婆婆身体已经很不好,她尽心干着工作,用心侍奉着婆婆。也有人私下里劝她改嫁:“你也不用太当回事儿,根本就没生活在一起过,不就是和一只公鸡拜的堂吗?”

    她眼光盯着墙上这幅画幽幽说道:“听说徐画家从咱们这里回去不长时间就去世了,真可惜啊。”她转过头来,“你说的不对,俺是和小姑子拜的堂。徐画家说,抱公鸡是图吉祥,这是古代奠雁风俗传下来的,宋朝的时候有的人家就用公鸡了呢。”

    看她这个样,劝她的人就知趣地告辞了。婆婆去世后,她仍然独身一人过着安稳的日子。当她被称为大奶奶时,被评为“沂蒙红嫂”。

    时常会有人来看望她,大家也总会谈到墙上这幅画。有的说造型准确,神态生动。有的说用笔简练,形象真实。有人开玩笑说:“这画应该很值钱了呢。”她淡然说道:“这画得陪我进棺材。”一下说得大家心里酸酸的,想掉眼泪。

    她去世后,村支书主持葬礼,专门取来这幅画郑重地放入了躺在棺材中的她身边。

这幅画,只有下款没有上款,但大家一直管它叫《大吉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