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微信开心语 177
(2017-02-24 00:08:29)太有意思了:
1980年开始计划生育,
80后成独苗;
50后堵心!
1997年,大学开始收费,
80后步入大学;
50后掏钱!
2004年房大涨,
80后结婚买房;
50后贷款!
2015年,中国实行二胎,
80后成为生育主力军;
50后保姆!
2030年,人口老龄化,
80后上有4老,下有2孩,
50后挣扎!
2040年90岁还没死的50后
还要继续当保姆带曾孙,
因为独苗80后要65岁才退休,
50后挺住啊!这老驴永远不用卸磨了、挺到90岁后完成任务、直到壮烈牺牲。
----------------------------------------------------------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扪心自问,怎么样舍才是最好的?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扭转思维,顺境也好,逆境也罢,现在我所拥有的,就是最好的。如果我们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始终以积极豁达的心态来面对命运的安排,就能法喜充满,日日是好日。
-----------------------------------------------------------
清晨,是一个希望,一个梦想,不管昨天你怎样低落,总会看见太阳的升起;不管昨天你怎样困苦,总会拥有今天的希望。大地因有绿色,而生机勃勃;天空因有云朵,而神采奕奕;人生因有梦想,而充满动力!
------------------------------------------------------------
我时常提醒自己,在我做错事时提醒我的人,才是真正关心我的人。因此,我必须好好珍惜他们。
总是巧言迎合你的人,可能不会对你有太大的帮助。
爱听甜言蜜语,是人之常情,但这个本性无法帮助我们得到成长。如果你有时觉得心碎、失望或沮丧,想一想值得感恩的一切人事物。感恩就是心灵和人生的强力补剂良药!------藏传佛教智慧论坛
--------------------------------------------------------------
时间比我们想象中更残忍,它不管你昨夜哭得泣不成声,依然会推着你前进,不停地转啊转,像是小仓鼠踩着小转轮,转啊转。可是,生活就是如此啊!你总要百般热情地去制造麻烦、习惯麻烦、解决麻烦,然后一轮又一轮地上演。你担心失去的,总有一天会失去;你担心被替代的,总有一天会被替代。你讨厌的现在,都是过去的你给的;你憧憬的未来,都是现在的你创造的。有时候,你需要换的并不是一份工作,或者一份爱情,而是你自己。你想过,去过一段不可替代的生活、一段老了不会后悔的生活、一段无论多难过哪怕眼角有泪嘴角依然有笑的生活吗?你怕什么,这世上有离别就有重逢,有分手就有拥抱,万事万物都有天敌。你看,下起了雪;你看,太阳出来了。你听到雪融化的声音了吗?春天总会来的,如你所愿。为什么不试着去做那个不可被替代的人,去选择你想要的一切?让一份工作离不开你,让一份爱情离不开你。我们不必在新的一年开始,喊着口号告别自己。因为,如果你想过得好一点,随时可以跟过去的自己告别,在工作、爱情、生活里做一个不可被替代的人。
-----------------------------------------------------------
鸡汤文告诉你最好的两性关系是动态平衡,畅销书告诉你三十岁前别结婚,公号文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各种明星情感问题……年轻的时候,我会对着文章点头称赞,可现在每每看到这些问题,却无法苟同。情感终归是极私人的事,周瑜打黄盖,作为第三方,谁都没资格去评判,究竟是打的人不对,还是挨的人有病。早结婚未必幸福,晚结婚未必不幸。婚姻是等候,因为美好的人,都值得等待;婚姻是妥协,因为我们无法保证娶到最想娶的那个人,或嫁给过去那个对的他。认命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是么?不要太贪,也不要太妥协,或许这才是婚姻的正确打开方式。高晓松说,生活不止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于是他一边搞文艺,一边走商业,诗也写了,钱也挣了,什么都没落下。房子、车子、结婚,这些当然是我们人生最核心的几个主题,撇开这些谈所谓梦想和情怀,在我看来,自是脆弱而无力。
-----------------------------------------------------------------
人生最好的滋味是在苦与乐中调出来的。不要一味去苛责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不要一味去抱怨命运多舛、天意弄人。关键要调整自己的心态,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和善。在没有阳光普照的日子里,要学会温暖自己,使自己变得坚强,使自己的心灵充满希望。世间本不缺少幸福,缺少的只是感受它的心灵。
------------------------------------------------------------------
“人生最终的目的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生活中,我们时常因付出了很多,看不到希望就很快放弃。不妨扪心自问,若看到了希望还需要坚持吗?都已经看到了,自然不叫希望,而是一个既定的结果。这世界,不是因为有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有了希望;不是因为拥有了才付出,而是因为付出了才会拥有:并非因为有收获才感恩,而是因为感恩了才有收获。事实上,每个人的出生都无法选择,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尽相同。无须刻意模仿:找出自己人生的使命,专注那些让你真正有价值,重要并且值得高兴的事。设定好自己人生的优先次序:优先照顾好最重要的事,其他一切小事,便能轻松应对,淡然处之。
-------------------------------------------------------------------
人生,因为有残缺,所以修行。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盯着别人的过失与缺点不放,就是自己的一个缺点。人生的痛苦,一部分在于自己的缺憾,一部分在于看不惯别人。修行,就是借完善自己增加幸福;借宽容别人淡化痛苦。
-------------------------------------------------------------
一位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90后年轻人,有一天突然接到父母电话,父母已经在城市为他买了一套一百多平米的大户型,在地级市生活的父母,已经没有能力一次性付款,他们以孩子的名义,办了贷款。每个月还贷的数目,已经超过了他的工资收入,但是,这位年轻人却并不担心,因为还贷也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儿,父母也会参与进来。如果这位年轻人选择伴侣,父母拥有一定话语权,又有什么奇怪呢?他们出钱买了房子,一个姑娘要通过婚姻的形式入住他们的房子,他们为什么不能发表意见呢?如今的90后,他们都不算拥有独立性,就这个角度来说,如今的90后,成长期被大大延长了。90后面临的局面当然没传统社会那么糟,城市文化中,婚姻自由早已是占统治性的观念,他们的父母,也没那么封建。但是,重新投入父母怀抱成为一种趋势,仍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文化转折,它的意义当然不仅仅在婚姻问题上。被房价吞噬的一代青年,被房贷控制,甚至不得不因为房子而重新与父母捆绑在一起,他们的出现,到底意味着什么?和80相比,90后经济上更难独立,他们的创造性也会更为降低吗?一个包办婚姻回潮的社会,在文化上是否会更加保守?这些问题都让我们深深陷入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