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8岁智慧老人的生死观

(2013-04-14 18:06:46)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原名周耀平,起先“周有光”是他的笔名,“有光”后来成为他的号。他生于中国江苏常州,是中国著名的 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英、法、日四种语言。周有光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担任过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1955年,他的学术方向改变,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作家沈从文是他的连襟。

 

      活到这么大,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服从自然规律。沉浮起落是自然规律,生生死死也是自然规律,都要服从。哪怕逆来,也要顺受。 

                         ——周有光
108岁智慧老人的生死观

 
     2002年8月14日,夫人张允和因心脏病突然去世了,享年93岁。半年后,2003年2月16日 ,三妹张兆和,沈从文先生的夫人,也突然去世了,享年也是93岁。姊妹两人,先后去世,都是享年93岁。
108岁智慧老人的生死观
 
周有光夫妇和“连襟”沈从文夫妇(左起:张允和 周有光 沈从文 张兆和)
108岁智慧老人的生死观
 
93岁,是人生的一个难关吗?人生就是一朵浪花!
108岁智慧老人的生死观
 
      张允和的去世,对周有光是晴天霹雳,他不知所措,终日苦思,什么事情也懒得动。她的身体虽然一直不好,但生命力却很旺盛,那么富有活力,如今走得这么突然,谁也没想到。他们结婚70年,从没想过会有一天二人之中少了一个。突如其来的打击,使他一时透不过气来。他在纸上写: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那是唐朝诗人元稹的诗,现在真的都来了。
108岁智慧老人的生死观
 
      后来,他走出了这次打击和阴影,是因为想起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个体的死亡是群体发展的必然条件。人如果都不死,人类就不能进化。多么残酷的进化论!但是,他只有服从自然规律!原来,人生就是一朵浪花。2003年4月2日的夜半,他写了篇文章《残酷的自然规律》,那时他年已98岁,明白了生死自有其规律。
    所以,他接受了这一切,不管有多么残酷。很多事就是这样,你往伤心处想,越想就会越伤心,他和允和结婚七十年,婚前做朋友八年,一共七十八年。老了在9平方米的小书房里,一个桌子,两把椅子,两个人,红茶咖啡,举杯齐眉,大家都说他们是“两老无猜”,多好。现在剩下他一个人,怎么受得了?但是换一个想法,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
108岁智慧老人的生死观
 
      对人生,对世界,既要从光明处看到黑暗,也要从黑暗处看到光明。事物总有正反两面,同时存在。盛极必衰,否极泰来。道路崎岖,但前面一定有出路。他妈妈常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孩子的天真,就是告诉我们,未来是光明的,又何必整日凄凄苦苦呢?
       允和火化那天,他听从了晚辈们的话,乖乖地待在家里,没有去送葬,他只是吩咐孩子们,天气太热,不要惊动高龄亲友,简单处理了一切就好了。他想,形式不重要,对张允和最好的纪念,是出版她的遗作《浪花集》和《昆曲日记》。他编辑好了她的书,又用两年的时间,终于感动了上帝,使两本书得以出版,他很欣慰。
 
丁聪笔下的周有光“四朝元老”
108岁智慧老人的生死观
 
       对亲人的死如此,对自己的生命他也用这样的态度:一切应顺自然。85岁那年,他离开办公室,不再参加社会活动,回到家里,以看书、读报、写杂文为消遣。常常听有些老年人说:“我老了,活一天少一天了。”他的想法不同,应该反过来想,他说:“老不老我不去管,我是活一天多一天。”每天都是赚的。他从81岁开始,作为1岁,从头算起。他92岁时候,一个小朋友送他贺年片,写道:“祝贺12岁的老爷爷新春快乐!”  
108岁智慧老人的生死观
 
    生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经过了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1949年后的新中国时期,被有人戏称为“四朝元老”。这一百多年,他遇到许多大风大浪,其中最长的风浪、也是最艰难的时候,是八年抗日战争和十年文 化 大 革 命,颠沛流离二十年。
108岁智慧老人的生死观
 
      但不都过去了吗?他年轻时候,身体不好,健康不佳,生过肺结核,也患过忧郁症。结婚的时候,算命先生说,他们婚姻不到头,他活不过35岁。他不信,结果早就活过两个35了(现已活过三个35了)。可见生死不要太在意,每一天好好活着就好。
心宽室自大
    1956年,他从上海调到北京,在“中国文字改革委 员 会”工作,很幸运地逃过了反 右 斗 争。我当时住在沙滩原来北大校内,一所民国初建的小洋楼里,小洋楼原来是给德国专家住的,算是“名胜古迹”,但年久失修,很不合适居住。
      他住其中的两间半,两间半房子住了五口人,他为此写了篇《新陋室铭》:“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的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的文章,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
108岁智慧老人的生死观
 
      房子小是小,他照样过得开开心心,改 革 开 放后才搬进了分配的“ 新简易房”,面积也不大。人家都说他的书房太小,他说,够了,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他是有书无斋,却不在意,他是宁可无斋而有自由,也不要有斋而无自由。老伴去世后,他晚上就在沙发上屈腿过夜,不再回卧室了。
不要急,慢慢来
       别的困难也都是这样过来的。1966年冬天,他随单位下放到宁夏的五 七干校,在那里劳动了两年四个月,很苦啊,可是对他的健康很有好处,百治不愈的失眠症居然痊愈了。在农村裤子破了没法补,他就用橡皮胶布贴上,引得全家人哈哈大笑。后来聂绀弩看到了,作诗曰:人讥后补无完裤,此示先生少俗情。
      2003年底,他去医院检查身体,住进病房不到五分钟,主治大夫就发了一份“病危通知单”。他有个习惯,到一个新地方先检查一下防火通道之类的,以便有突发情况时能够应对。结果他正在看消防通道,七八个护士医生到处找他,把他抓到病床上,要他平躺,不能动。他笑眯眯地要他们:不要急,慢慢来。
       他99岁生日就是在医院里过的,医院送他一个大蛋糕,一大盆花,还有其他玩意儿。他成了医院的观赏动物,大家都跑来看我这个高龄的稀有品种,说他好嫩的面相,他就随便他们看,他是大熊猫嘛。
108岁智慧老人的生死观
 
      佛家说,和尚活到99岁死去,叫做“圆寂”,功德圆满了。他可功德圆满不了,病愈回家,还要在斗室里读书生活,消磨未尽的尘世余年。
108岁智慧老人的生死观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长跑,不要太在乎一时的长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来时迎,去时送,万事顺应自然,万事莫要勉强,就是最好的了。
108岁智慧老人的生死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