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的双重身份,生命的天使,衰老的杀手。
糖,作为人类最好的朋友,同时扮演着“天使”和“杀手”的双重身份。
人类自古就知道没有吃的要饿死人,长期没东西吃的低血糖者喂以一杯糖水就能救活,医院里打的吊针中最多用的就是葡萄糖水。糖无疑是饥饿人群的“天使”。但二次大战结束后,饥饿的难题解决了,糖尿病的危害渐露端倪。医学家已经发现,近50年来糖尿病已经是全球危害最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
原始社会——刀耕火种,食物奇缺。
古代社会——小农经济,勉强温饱。
近代社会——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营养不良非常普遍。
当代社会——不缺食品,但是普遍存在营养不均衡。许多人的健康问题已经与以前完全不一样
糖尿病是一种葡萄糖堆积过多的疾病。国外给它的别名“沉默的杀手”。一旦患病,寿命减少十年,发生的并发症遍及全身。
中国糖尿病数量全世界第一,糖尿病人有近一亿,加上高危人群有1.5亿。即至少十个中国人就有一个是(或将是)糖尿病人。主要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肥胖、身体免疫力差的人易患,也有遗传原因。但现在20-40岁的中青年人糖尿病大量增加。
我国15个省4.4万名20岁以上成年人中,糖尿病患病率已超过10%,而90年代该调查结果还不到4%,比当时增长了1倍多。这和生活水平提高,高脂肪、高营养饮食及压力越来越大相关。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超过10%,糖尿病患病年龄已大大提前,30-40岁男性“大腹便便”者最易患病。专家建议:45岁前就应每年查血糖。50岁后糖尿病上升快,60岁后糖尿病是40岁以下的8倍,60—69岁高达42.7%。
糖尿病是健康的杀手
25%致盲原因是糖尿病;糖尿病人下肢截肢是正常人15—40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是正常人2—4倍。
糖化血红蛋白的发现证实了糖的“杀手”身份
为什么血红蛋白是这起“案子”的主角呢?这就要从血红蛋白的特殊功能讲起,或从煤气(一氧化碳)中毒讲起。
煤气中毒的原理(急性中毒):
•
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是流淌在血管中血液内的一艘艘装载氧气的“小船”。
•
“小船”能装上氧气送到全身卸下后为身体各处所用,氧气是可装可卸的,“小船”可循环使用。
• 但是一旦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相遇,就会变成无法分开固定的一氧化碳血红蛋白。人体吸入煤气就会形成大量不可逆分解的一氧化碳血红蛋白窒息而亡。
• 急诊室窒息而亡的病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口唇为美丽的樱桃红色(美丽的死亡)。这是一氧化碳血红蛋白的颜色。(一般缺氧者是口唇发紫的)
• 那当血红蛋白与糖结合形成糖化血红蛋白后又是一种不可分解的产物,其慢性危害不言而喻。
载满新鲜氧气的货轮(血红蛋白)将氧气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全身,再将废物(二氧化碳)运回,从肺排出体外。而运出去的葡萄糖则在各地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热量供人体使用。
货卸不下来,港口就会阻塞、货轮只能搁置,运输公司就得破产,人体就要生病,机体就会衰老。
在急诊室工作过的人员都知道有一种中毒窒息死亡的病人脸色最好看,这就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毒死亡者的皮肤和嘴唇可能是粉红色或樱桃红色的,与其全身严重症状极不相符,因此有人说这是“最美丽的死亡”,这是一氧化碳血红蛋白的颜色。(一般缺氧者是口唇发紫的)
糖尿病人的麻烦在于血糖太高降不下来(因为分解葡萄糖的胰岛素不够)于是医生要经常检查血糖是否高了。
过去习惯测定的血糖有很大的局限性,血糖只是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而来的血液中的单糖,通常仅指葡萄糖。血糖测试结果反映的是即刻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2-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
既然血糖只是代表针刺入血管一瞬间血液中流动着的糖,受外界因素影响,变化很大。既然糖化血红蛋白是糖与血红蛋白结合而成,一旦结合就“牢不可破”的不可逆,又由于血红蛋白的寿命一般是120天,所以可至少反映近2-3个月血糖是否高的指标。瞬时血糖是“点”,糖化血红蛋白是“面”。
过去检查糖尿病主要是验血糖,而从2012年起规定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为金指标。
抗衰老的最新措施——抗糖化
降血糖,更要降糖化血红蛋白。根据“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糖化血红蛋白必须低于7%才达标。可是,我国仅有不到1/3的糖尿病人达标。
受糖化的蛋白不仅是血红蛋白(造成糖尿病),还有胶原蛋白,即糖化胶原蛋白,于是与胶原蛋白有关的器官组织就会受损,这就使糖化的危害远远超出了糖尿病的危害范围了。
AGEs的发现,解释了糖化与一系列全身衰老的关系。
糖化的全身危害——产生AGEs。(蛋白质高度糖化终产物)(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糖化反应在我们一生中反复进行,由糖化产生的AGEs劣化蛋白在体内持续蓄积,AGEs一旦形成就不会分解,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使肌肤、身体、血管老化。随年龄增长AGEs越来越多,造成身体各种症状、疾病。50多岁时AGEs是20岁的1.5倍。
糖化对于衰老和疾病主要被研究的是血红蛋白和胶原蛋白这两大类
• 糖化血红蛋白——涉及到医学上的糖尿病问题。
• 糖化胶原蛋白——涉及到胶原蛋白的八方面组织(皮肤毛发、指甲、牙齿、胃黏膜、血管、心脏、眼睛、骨骼和肌腱、韧带),而最受女性关注的就是肌肤的美容。
正常胶原蛋白颜色均一,无结块,而被糖化了的胶原蛋白则有明显的
黄色沉淀以及结块。
胶原蛋白被糖化前后的变化

胶原蛋白有下述八方面的作用,胶原蛋白的抗糖化就涉及这八方面的衰老和危害:
1.牙齿
2.骨骼
3.心脏
4.胃黏膜
5.乳房弹性
6.血管弹性
7.肌腱和韧带的弹性
8.皮肤、毛发和指甲
糖尿病所有并发症都与高血糖引起的蛋白质糖化有关,血管壁胶原组织糖化引起动脉硬化,占真皮70%的蛋白质一旦被糖化引起肌肤松弛,黄色黯沉等老化现象。血液中纤维蛋白糖化,引起脑血栓末梢磷脂糖化,引起神经病变
眼晶体蛋白糖化,引起白内障。
糖尿病

饮食后血液中的糖(葡萄糖)增加,健康人因为胰岛素能分解血液中的糖,所以饭后血糖能逐步恢复正常。但胰岛素不足,无法顺利代谢掉糖,形成持续慢性的高血糖状态,这就是糖尿病。
皮肤老化

AGEs不断蓄积,使肌肤弹性下降,发黄暗沉,呈现老态。不仅是真皮层,连角质层也会产生AGEs。肌肤充满弹性的胶原纤维固化,失去弹性。
动脉硬化

由糖化产生的AGEs在血管壁聚积,使自由基的作用增加,动脉变得狭窄,增厚和硬化。
心肌梗塞、脑梗塞

随着动脉硬化的程度加深,引发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梗塞等疾病。特别是女性更年期激素降低时,更易发病。
骨头变脆弱


骨的成分有90%是骨胶原蛋白,骨胶原也会糖化。如果骨头上蓄积AGEs,导致骨头脆弱化、骨密度降低、骨强度降低、骨生成降低。随着骨头糖化程度变大,会变成骨质疏松症。20~39岁期间是骨量最多的时候,但由于减肥、偏食、运动不足等使骨量变少。尤其是绝经后骨量会急速减少。
早老性痴呆

构成大脑的神经细胞比正常人快速减少,无法正常行动,变成痴呆。患者大脑额叶的蛋白质里,AGEs的量是健康老人的3倍。
眼睛异常


AGEs大量积蓄,引发眼睛异常。眼睛的基底膜、角膜等因为糖化引发角膜变性。即使是年轻人也可能患上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疾病。即使不是糖尿病,随着AGEs的蓄积对眼睛造成的不良影响也不少。造成眼睛疲劳、干眼症、视力下降。
再回过来看糖尿病的全身危险
糖尿病可致:神经炎、心脏、肾损害、脑、白内障、四肢痛、排尿、阳痿、月经失调、便秘、酸中毒、皮肤瘙痒、不育、心脑血管病变、感染、尿感、结核、疥疮、营养不良、伤口不愈。
说明糖化作用的全身性
女人爱吃糖,爱吃糖的女人容易老,皮肤必须抗糖化。
选择食品最好选择血糖生成指数(GI)值低的(Glycemic
index)
各种食物的GI值
100%
|
葡萄糖
|
80-90%
|
玉米片、胡萝卜、土豆泥、蜂蜜
|
70-79%
|
谷子、白面、土豆、芜菁
|
60-69%
|
白面包、糙米、小麦、咸饼干、香蕉、葡萄干
|
50-59%
|
荞麦、甜玉米、麦糠、豌豆、橙子
|
40-49%
|
燕麦片、红薯、干豌豆、橙子
|
30-39%
|
苹果、脱脂牛奶、酸奶、西红柿汤
|
20-29%
|
四季豆、蚕豆
|
10-19%
|
大豆、花生
|
全面抗糖化有四层意思
第一层:是控制碳水化合物总量的摄入,包括限制糖和淀粉。
第二层:是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GI)的碳水化合物种类,如绿叶蔬菜、低糖水果(如柚子、草莓和樱桃)和高纤维食物。
第三层:是使用降低GI的食物加工和摄入方法,例如生吃、粗加工、高低GI食物混吃(例如猪肉炖粉条)、先吃低GI的食物。
第四层:是摄入或增补“抗糖化剂”,例如铬和锌。
你是否是糖化度高!如有下述多项选择,说明你的糖化度较高,要注意改变生活习惯了
1.平时喜欢吃甜食
2.做菜时喜欢放糖
3.平时蔬菜吃的较少
4.运动不足,总是以车代步
6.口干了,不喝清水茶水,喜喝饮料
5.餐后喜欢吃甜点。如蛋糕和水果之类
测试:你被糖化了吗?
1.几乎每天都吃曲奇等甜点心;
2.喜欢吃大碗盖浇饭;
3.包包里、办公桌边,还有家里都会有各种糖果和零食;
4.喜爱冰淇淋,即使在冬天也喜欢喝冰红茶等饮料;
5.喜欢辛辣的食物;
6.每顿饭必吃米饭或面食,经常吃撑;
7.讨厌吃蔬菜、豆制品;
8.经常在晚上10点后吃夜宵;
9.吃饭速度快;
10.除了逛街,基本不运动。
•
回答是或否,就能测试出你平时是否摄入太多糖分。符合3条以下属于正常,基本没有被糖化;4-6条属于糖化初级阶段;6条以上就要马上行动抗糖化了。
抗糖化措施——有意识的降低血糖
• 为了防止血糖突然上升,吃饭的时候多补充植物纤维。这类食品,不易吸收,血糖缓慢上升。
• 饭后不要剧烈运动,而是进行散步等运动。这样可使血液不在胃里集中,消化吸收变慢,血糖不容易上升。
• 血糖在饭后一个小时后达到最高,那时如果运动的话会消化糖分,使血糖难以上升。
• 寻求能抗糖化作用的产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