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家同:少年Pi的口渴之旅

(2013-03-04 19:15:13)
标签:

杂谈

娱乐

少年Pi的口渴之旅 【联合报╱李家同】2013.02.

少年Pi与老虎在海上共度277天。图福斯电影公司提供

李家同:少年Pi的口渴之旅

      在我看过的电影中《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最好的电影之一。说实话,我几乎认为这恐怕是我看到的最好的电影。因为这部电影不仅有趣而且极有深度,看了以后你会有很长时间的思考,到底这部电影在讲什么?

      对我而言,这部电影之所以吸引了我是因为电影里有老虎,我一辈子都喜欢看有动物的电影,因为我始终好奇这种电影是怎么拍的。这部电影看完后我还是不知道很多镜头是怎么拍出来的。但是这不是一部仅仅靠特效的电影。因为这个少年Pi讲了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人在海上漂流了277天之久,而和他在一起的是一只老虎。

      这当然是非常神奇的故事,他第一次讲给两个日本人听,他们是被派来调查整个沉船案件的人,他们都不相信这个故事。我们实在不能怪他们,因为人和老虎和平相处长达这么久任何人都不会相信。所以,少年Pi又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不太有趣了。故事里,救生艇上有四个人,一个厨师,一个水手,少年Pi和他的母亲。水手受伤得很厉害,厨师杀掉了水手和少年Pi的母亲,最后少年Pi也杀死了厨师。

     奇妙的是,少年Pi对这两位调查员说这两个故事随便你相信哪一个。可是如果你相信第一个故事,也就是人和老虎共存的故事那你心中一定有神,你一定有宗教信仰。这种情节在别的电影中从来没有看到过,但是这个情节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我的宝贝学生们看过这部电影以后都说他们看不懂这一段。尤其不懂的是为什么相信第一个故事心中一定有神。

      我们看一部小说或者一部电影不能只看某一段情节,而是要看整个小说或整部电影。以侦探小说为例,侦探小说的作家往往在小说的开始处就透露了一些线索。举例来说,小说中说当大家在走向案发现场的时候有人忽然皮包掉了,他弯下身来捡起皮包。对我们读者来讲觉得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其实写侦探小说的人不会写一段毫无意义的话。有人皮包掉了他去捡,看上去是一个普通的动作与故事好像没有关系。如果我们常常看侦探小说的话就会发现这一个情节是有相当重要关系的。掉皮包的人是故意掉的,他捡起皮包时也顺手捡起一个对他不利的证物。我再举一个例子,在案发现场有人捡起一个东西,侦探立刻加以没收,理由是他是侦探他必须保有所有的证据。可是,他事后一直不提这个被捡起的东西,道理非常简单,侦探本人就不是好人。他说要保有这个证据其实他是消灭了这个证据。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由李安执导,入围奥斯卡金像奖九个奖项。图福斯电影公司提供

李家同:少年Pi的口渴之旅

     现在我们来看看少年Pi这部电影的一些情节,这位少年小的时候就相信三个宗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也受洗成为天主教徒。他的爸爸劝他选一个宗教被他拒绝。在原书中对于这一个问题讨论得比较多。这位少年还有一句相当发人深省的问句。他问,天堂中你需要两个护照吗?对很多人来讲电影中这段情节是令人困惑的,因为和后来的情节看上去没有关系。可是我们仔细想想,一个人如果信仰了三个宗教表示他认为三种教徒是可以和平共存的。要知道这本书是在911事件后写的,911事件显示了在这个我们目前的世界上很多宗教是不能和平相处的。如果各种教徒都不能和平相处,人与人当然也就不能和平相处了。可是,少年Pi却又讲了一个人与老虎可以相处的故事,在我看来他是在告诉大家,他的一个心愿,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可以和平相处的。所以他说,如果你相信第! 一个故事你心中一定有神。理由很简单,如果我们心中有神我们绝对应该相信人与人之间是可以和平相处的。任何有宗教信仰的人都不应该认为人类是不可能和平相处的。

     再看一个有趣的情节,那就是少年Pi小的时候偷偷进入了天主堂去喝天主堂门内的圣水。这个圣水不是给人喝的,是给教友沾了之后画十字用的。喝这种圣水多多少少给人一种亵渎神灵的感觉。可是天主堂里的神父却没有提这件事,他对这一个小孩子说:“你口渴吗?”口渴在这部电影中出现两次。因为那只老虎的原名也叫口渴,后来弄错了被改了名字。

     我们要知道口渴不是普通的话,耶稣在《圣经》里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口渴”,这是祂在井边对一位妇人说的话也是祂临终的话。特里萨修女说口渴代表渴望爱。耶稣降生为人为了表示祂也是人,也渴望被爱,所以祂说我口渴。而在临终时耶稣又说我口渴,是因为祂代表全人类说我们人类渴望爱。如果你去参观特里萨修女的教堂,在十字架旁一定会看到“我口渴”的标示。这部电影两次提到口渴是有它的意义的。

      我们不妨看看电影的一些细节问题。少年Pi在漂流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多凄苦的表情,反倒是他上了岸获救之后忽然痛哭流涕。因为他认为他和老虎相依为命如此之久,老虎上岸以后就直接走入树林没有回头看他一眼。这又表示少年Pi是一个非常渴望爱的人。

      在这部电影中少年Pi全家搭船离开印度,在船上为了食物而和厨师大起冲突,显示厨师有严重的种族偏见。这一段情节看起来也和后来的人虎相处没有关联,但和少年Pi的第二个故事却是有关的,因为在第二个故事中杀人者就是厨师。

      少年Pi讲故事,除了对调查员也对一位记者说,当他对记者讲故事的时候,他的表情是很严肃的。整个过程就只有他在讲,至少我有一种想法,少年Pi虽然已是长大成人好像仍是单身汉。电影结束时他也问记者,你究意相信哪一个故事?

      记者说他相信第一个故事,中年Pi忽然露出了开朗的笑容。房间的门打开他的太太和小孩走了进来,整个银幕画面轻松了下来。对于所有的观众而言,大家一定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也会替少年Pi高兴,他在历经沧桑后仍有美满的生活。我们该注意的是少年Pi笑的时间,他展开笑容是在记者说他相信第一个故事之后。不要忘记少年Pi一再强调,如果你相信第一个故事就相信神的存在。所以,他到了最后发现世人仍然是相信人与人之间应该可以和平相处,所以他轻松了下来。这个世界也好像忽然变得很美好了。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由李安执导,入围奥斯卡金像奖九个奖项。图福斯电影公司提供

李家同:少年Pi的口渴之旅

      我认为这是李安导演最精采的电影,也可以奠定他世界上最伟大导演的地位。我过去一直认为黑泽明是厉害的导演,因为他的电影往往有相当的深度使你看完以后仍然在想这部电影到底在说什么。各位如果看完电影也不妨看看原著,因为电影里面有很多的情节是书上没有的。这些情节对我而言却非常有意义。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认为李安可以被认为是世界上少有的优秀导演。

      电影仍然是电影,拍电影而不卖座总不太好。这一部电影做到了卖座这件事有非常特别的特效,且又有深度。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常说“作者已死”,意思是说作者写完小说以后就丧失了解释小说的权力。因为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任意解释,而作者也毫无办法,他不知道读者怎么样对他的作品解释。好的小说往往会有完全不同的解释,就像我们中文的古诗词也不一定有固定的解释,不同的读者可能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所以大家也不要把我的话看得太重,我仅仅是一个读者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铝中毒【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