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矽谷盛传的笑话——叫花李

标签:
杂谈 |
“您有什么事吗?”
“您是宣经理吧,我想请您帮我策划策划。”
“您是做什么的呢?”
“说来惭愧,我以前也是个老板,做生意赔了,房子也抵了,老婆也跑了,干老板多年,除了有点脾气,什么本事也没有,现在只好乞讨为生,不过现在乞讨这个行业,门坎太低,竞争太激烈。想让您帮我出出主意,提高一下我的乞讨业绩。”
“你都混成叫花子了,还讲究什么业绩?”
“人即使再落魄,也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吧!”
“那好吧,就冲你这精神,我也接你这活了。”
“姓李。”
“叫花李,你看这个名字还可以吧?”
“不错不错,挺好听。”
“你有没有固定经营场所?也就是你有没有固定乞讨的地方?”
“有啊,我一般上午在人民广场,那人多,上午站累了,下午,我就去散散步,顺便捡捡破烂。我干乞讨这个职业,虽然被人瞧不起,但也属于自由职业者。”
“叫花李,我给你一个建议,你一定要走专业化道路,不要又乞讨又捡破烂!你只有把你的乞讨这个主业做大做强之后,才能多元化经营。况且,又干这个,又干那个,品牌不够集中。”
“是,是,我以前就是这样搞死的。”
“你呢,以后每天就在人民广场守着,手里拿个碗,碗里先放上个块八毛的,在你面前立个牌子,上面写上‘叫花李’。这样你就与其它乞讨人员不一样了,你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宣忠喝了口水,接着说:“有了自己的品牌,这还不够,你必须在乞讨方式与竞争者区别开来,你必须差异化经营。让别人觉得你有个性,有特色,就是和别人不同。以后不管什么人给你钱,你只许收人家五毛。你还像过去一样,面对熙熙攘攘的人流,拿个碗,伸向人群,嘴里做着广告:‘行行好吧!行行好吧!’我估计大多数人连看你一眼都不看,躲着就过去了。你别泄气,这是正常现象,不要奢望把所有的人都变成你的客户。记住了,我们只为一部分人服务,要找到我们的目标客户群。我相信,肯定会有些人朝你碗里扔个块八毛的,这时候,你一定要看清楚是多少钱,如果是五毛,就对人家说声谢谢。如果比五毛多,例如一块,你不要见钱眼开,赶紧把人家叫住,对人家说:‘谢谢,我这里只收五毛。’然后,你再找给人家五毛钱。如果人家给的不足五毛,比如两毛,你也把人家叫住,对人家说:谢谢您的好意,我这里最低消费就是五毛,这两毛您还是拿回去吧。”
“老李,不,叫花李,你听我说,你要想在乞讨业有所突破,你必须按我的话去做,刚开始是有点损失,但你和其它乞讨的不同了!你想想,当你找五毛钱给人的时候,那人是什么感觉,估计那人手里拿着那五毛钱,站在那得愣一会,‘怎么回事,要钱的还带找钱的?’你相信不相信,回家他就把这事宣扬出去,他会跟亲戚朋友说:‘人民广场有个叫花子,我给了他一块,他还找我五毛。’那个给你两毛的家伙就更惊诧了,估计当时他就得跟你翻脸‘什么,你有没有搞错,你这还有最低消费?我问问你,你还是叫花子吗?’回去,他也要为你宣传:‘今儿个我可遇见一件怪事,人民广场有个要钱的,有个性,我给他两毛,他还不收,告诉我最低只收五毛。’这些人都免费为你宣传,免费为你做口碑广告,你想想,你的知名度增加了,无形资产就增加了,现在这个年代,是注意力经济年代。你只要聚集了人气,就不愁不来钱。”
“真的?那我就试试。”
“老李,别客气,主要还是你自身的素质好,你本身就长了一个适合乞讨的脸,再加上经历了这么多风雨,满脸都是沧桑,稍微有点同情心的人就想给你点施舍。”
“宣经理,你说也怪了,那几个和我一同在人民广场乞讨的,长的比我惨,可他们一天却要不来几个钱。”
“这你就不懂了!!麦当劳的老板曾经说过,不要以为麦当劳是经营快餐的,其实麦当劳是经营房地产的,通过做餐饮,把一个个好地方,都给占了。你也一样,不要以为,你是经营乞讨业的,你是经营娱乐业的。你在乞讨的同时,给大家带来新奇,带来快乐。”
“真的?没想到我的工作这么崇高。”
“你是赶上好时候了,要是二十年前,物质还十分缺乏,大家挣的钱只够吃饭,你要钱即使就是要出花来,也没人理你!可现在不同了,物质是丰富了,可人越来越精神空虚,总想寻求刺激,如果听说哪里有个三条腿的蛤蟆,都要开车几十公里去看看。大家给你钱,不是因为你值得同情,是因为你这个行为比较有趣。”
“好,我回去继续搞我的眼球经济,娱乐产业。”
“啊?!你都买上手机了。”
“信息时代嘛,我找您有要紧事,一个小报的记者要采访我,我该怎么说呀?”
“这是一个好机会,一定要抓住。”宣忠喘口气接着说,“你这回不要就事论事,一定要拔高自己,把自己的认识上升到一定高度。你可以这么说,虽然我干的只是低贱的乞讨业,但也要坚守行业准则,既不能私抬物价哄骗消费者,又不能胡乱降价陷入恶性竞争。”
“叫花李呢?”宣忠问那人。
“你问我老板,啊?你去百货大楼门口找他吧。”
“他去那儿干嘛?”
“他说要在百货大楼门口开个分店。我是他雇来的,在这看着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