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扇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传说时代。早期流行的长柄扇,主要是帝王贵族出行时的用具;以后出现的短柄扇,才是人们夏日纳凉消暑的用品。秦汉时,团扇是扇的基本样式;北宋时出现的折扇,因其开合自如便于携带,很快与团扇平分秋色,乃至于成为主流扇型。在长达数千年的岁月里,扇除了引风纳凉外,还与社会政治、民俗风习、艺术创作等发生密切联系,成为承载人们观念和情感的载体,是中华文化的一颗耀眼明珠。
中国扇博物馆建在杭州市拱宸医西原杭州第一棉纺织厂地块,由旧厂房改造而成
,2009年国庆节正式开馆。中国扇博物馆用图片、模型、实物以及声光电高科技手段,讲述扇文化和历史。
早期的扇
在古代书画和出土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扇,知道它的形状、材质和用途。
古代帝王用的仪仗扇。图为唐闫立本画的《步辇图》(局部)。

华丽的长柄羽扇。图为《孔子圣迹图》(局部)。

唐代的竹编团扇。图为《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古代女性手执团扇的《金盆捞月图》

早期扇的原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羽毛。图为长柄羽毛扇。

各种羽毛扇

羽毛扇

羽毛扇
另一种原料是竹。图为从古墓中出土的竹编扇。

竹编扇
魏晋时期的尘尾扇(复制)

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长柄绢质团扇(复制)。体积很小,这是在放大镜下。

团扇
团扇出现于汉代。它以扇柄为中轴,多以竹木为架、丝绸作扇面,左右对称,多为圆形。人们将各类材质的对称式平扇统称团扇。
各种团扇

各种团扇
绢宫扇

蒲葵扇,原料是蒲草或葵叶。

麦杆扇

玉版扇

苏州檀香扇

龚扇

清末四川艺人龚爵五用细若绢丝的竹丝编制而成。扇面薄如蝉翼,透光折影,图案或山水人物,或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堪称竹编扇中精品。

清代玳瑁木柄玉版扇

檀香嵌牙芭蕉形《松鹤》宫扇

象牙细粒微刻《仕女图》宫扇

折扇
关于折扇的起源,学术界有两种看法。有人认为折扇是中国人发明的,根据是《南齐书》有司徒褚渊携腰扇入朝的记载,腰扇即佩于腰部的折迭扇。有人认为折扇是日本人发明的,北宋初年传入中国。不论起源何处,元明以来,折扇在中国逐渐取代团扇成为扇的主流。
各种折扇

绘有戏曲人物图像的黑纸扇

绘有人物故事的折扇

绘有山水的折扇

印有西湖全景的折扇

书写工整小楷的折扇

《西湖童乐图》折扇

象牙全面细粒《嫦娥奔月》折扇

民国时期象牙彩绘《花卉》折扇

白骨孔雀尾毛折扇和象牙《十八罗汉》折扇

象牙细粒微刻《十八罗汉》折扇

檀香细粒烫嵌贴牙《琴棋书画》折扇

西藏佛教檀香扇

玳瑁嵌象牙折扇

各种扇袋

两用扇帽,既可引风纳凉,也可遮阳挡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