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方音中的姓氏区分难题

(2012-08-28 10:43:08)
标签:

杂谈

苏州方音中的姓氏区分难题

说到姓氏方音,北方人总是说南方人黄、王不分。其实,这种由于方音中同音的原因,造成的姓氏区分难题,并非只有在南方人当中才会出现,在北方人当中也普遍存在。因此,在对方询问或者自报姓名的时候,都会用偏旁结构或者社会知名人士的姓氏来回答对方,以便他人能清楚地知道您的姓氏,以不至于张冠李戴。例如:朱、诸,一般都会说我姓撇未朱,我姓言者诸,或者说我姓朱元璋的朱,我姓诸葛亮的诸。还有许、徐,人们在报自家姓氏时会说我姓言午许,或者双人徐。当然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出一些,因为不是本文的主旨所以就不做赘言了。

其实在南方人通报自己姓氏的时候,也会用上述方法。但为什么还会常常遭到他人的诟病呢?首先是因为现在大陆的主流语言是以北方音为基础的语言,它覆盖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其次是由于南方的方音繁杂,从江浙到闽粤,其方音之多,难以言表。不要说北方省份的人摸不着头脑,就是这些本省不同地区的人沟通也十分困难。这些非主流语言当中的姓氏发音区分难题,会遭到主流语言地区人们的诘难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了。

那么在众多的南方方音中,苏州话又是怎样来破解这个难题的呢?其实很简单,由于都是炎黄子孙,所以南北方不同地区的人们的思维模式是一样的,用的都是同一种方法,就是前面提到的那种用汉字结构或者名人效应的方法。我们看到有些姓氏无论是用北方音还是南方音,其发音都是一样的。如:养、阳、羊、杨;卫、魏、韦;于、余、俞;张、章;况、匡,詹、昝;牛,纽;周、邹;林、凌;雪、薛;钟、宗;文、闻;等。有些姓氏的发音在北方人的语音系统中是一致的,但到了南方人的语音系统中就不是一致的了。如谢、解;宫、龚;江、蒋、姜;花、华等。还有就是在北方人的语言系统中能区分开来,而在南方人的语言系统中区分不开来。前面所举的黄、王的例子可能就是最典型的,所以只要一提起南方人的语音,几乎所有的北方人都会将其作为经典奉出。其实在南方人的语言系统中比较经典的,应该是这些姓。第一是赵、曹、邵、晁等;所以在自报家门的时候,都会随口告知他人,我是姓走肖赵(繁体写法)呢还是刀口邵,是曲日曹呢还是水浒传里晁天王的晁。其次是罗、路、鲁、卢等,再有就是郑、成、陈、程等;最多的同音姓应该是这些姓:吴、何、胡、贺、和等。除了“和”姓因为清宫戏让和珅的知名度大为传播以外,其他诸姓一般大家都会用汉字的偏旁结构来传递准确的信息。

通过以上的简单分析,我们看到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只要是用汉字讲汉语的地方,不管你讲的是何种方音,要想把姓氏的准确信息传递给他人,都离不开上述的两种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雌性选择法则
后一篇:搭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