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乱说《西游记》(二)

(2010-04-14 09:05:48)
标签:

杂谈

乱说《西游记》(二)

人类的梦想

何为梦想,我想就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法实现,但又十分期待实现的愿望。当时人类的梦想有多少,我无法回答,应该有许多许多,在这里仅是我从《西游记》里看到的一些梦想:

第一、出生不问贫寒,人人生来平等是人们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但在有阶级社会里可能就只能是存于人们心中的一个梦想了。

现在我们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主要指的是人格上的平等,在人格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平等自从人类社会进入有阶级阶段以后,人们就渴望平等,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观念就始终困扰着那些等级低贱的人们,同时这些不平等的现象也引起一些有识之士的关注,因此“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从来也没有停止过,但是在有阶级社会里这种美好的愿望毕竟是人们的一种梦想,梦醒之后就是无穷的无奈,因此有人就将这种无奈发泄在文字之中,在《西游记》中,一个无爹无娘的石猴就此产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吴承恩先生把他从一个没有任何根基,一个和社会完全脱离、不谙世事的人,让他拥有了一身本事和一件让他能克敌制胜的法宝——如意金箍棒,并且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花果山。当然这位世外桃源山大王,而且是并不安分守己的山大王,是不能为统治者容忍的。于是就派兵去剿灭,剿灭不成就招安,用了一个小小的欺骗手段,就让他高高兴兴地上任去当他的弼马温了。当然这种手段被揭穿以后,就会引起更大的反抗,齐天大圣就是吴承恩先生为这个石猴争取到的人格平等的最高荣誉了。要和最高的统治者平起平坐,在当时的社会当中显然只能是当时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了,也是人们对平等的一种直观的理解。

第二、有人说:当一个新的生命呱呱坠地的时候,为什么他(她)第一次与世界的对话一定是以哭声开始呢?因为他(她)知道来到人世间是要历经千辛万苦的。但人明知道要受苦,却又十分甘心情愿,可见人世间自有人值得留恋的地方。不管是当年的秦王、汉武,还是“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的康熙,谁都希望能做到真正的“万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大家口头之上的山呼。普通百姓虽然不敢有“万岁”的奢望,但俗话中也有“好死不如赖活”说法,对尚在襁褓中孩子的脖子上要挂上一把长命锁,因此祈求长生不老并非只是帝王的专利,普通老百姓也希望自己能长命百岁。所以能与日月同辉、天地同寿也是人类的一个共同的梦想,但现实告诉大家这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将这种不可能变为可能,只能寄托于故事了。据说人能获得长寿的途径有好多:首先,据传人的寿命在阎王的生死薄上早就给你预设好了,因此当人在阳间的寿命行将结束时,阎王就会派黑白两个无常来将你的阴魂带走。所以你想要获得永生,那首先就必须将生死薄上自己的名字勾掉。这不仅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一种梦呓,就是帝王将相也是不能做到的,因此吴承恩先生就让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就成为实现这种梦想的代言人。其次,就是只要能吃了长生不老的仙丹,也能化羽成仙而获得永生。但事实告诉大家凡间练就的“仙丹”,是根本不靠谱的,再说老百姓又没有能力练仙丹,帝王将相练就的仙丹不但不能保你长生,反而促你早死。在《西游记》的故事当中,作者对此已是表白的一览无遗。那么能使人长生不老的仙丹哪里有呢?只有天上才有,在太上老君的兜率宫里。凡人显然只能望丹兴叹了。于是不仅能将仙丹取到手,而且将其当做炒豆一样大嚼的,也只有孙悟空有这样的本事了。第三,那就是蟠桃园的仙桃了,那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三千年一成熟的仙桃其功效不用说也可以略知一二。但作为凡人实在是无法享受那仙果给天地带来的福音,看来也只有让那被生死薄上除了名的孙猴子去享用了。当然还有许多东西可以让人长生不老,例如那镇元大仙道观里的人参果,但都是人力所不能做到的。那么什么是人力可以做到的呢?那就是唐僧的肉,但吃人肉的行为显然和人的理智、道德是格格不入的,所以要吃唐僧肉的都是妖魔鬼怪。因此吴承恩先生安排了三位徒弟对唐僧严加保护,绝不能让吃人这种有悖伦理道德的事情发生,人要长生不老的愿望就永远只能停留在人自己的梦境里了。

第三,能有一双一眼就能识别人的好坏、事物的真伪的眼睛,也是存于人们胸中的一个梦想。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道篱笆三个桩。在人类社会当中,一个人如果脱离社会成员的帮助而能独立生存,那简直就是一种奇迹。因此人需要获得他人的帮助,实在是一种生存的需要。但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复杂了,有的人从外表上看是十分地面慈心善,但却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有的人虽然外形丑陋,却心地善良。那么怎样才能在芸芸众生当中一眼就能辨别出来呢?即使曾经是天庭官员的天蓬元帅、卷帘将军尚且也做不到,对于只有肉眼凡胎的唐僧来说实在是太难太难了。那么只有把这样的本领让给什么也不是,却历经磨难的孙猴子了。但作者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这样的能耐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要有这么一双能洞察秋毫的火眼金睛,必须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烧上这么七天七夜。作为一个具有血肉身躯的凡人,实在是经不起这样的煅烧,因此要有一双能辨别人妖的火眼金睛,作为一个凡人可能就只能是一个么梦想而已。但我想吴承恩先生又分明是在告诉大家,要获得辨别好坏的能力,必须在人生道路上经过一番摔打,你的眼睛才有可能提高对世事的洞察能力。

最后,我把作者赋予故事里各类人物超现实的本领,看作他在探索人类的能量究竟能发挥到多大?当然他笔墨主要的着力点还是在小说的主人公孙猴子身上,把人类的许多梦想寄托在这只无根无底的石猴身上。人自从和地球上其他动物区分开来,作为一种能力超强的动物存在于世界上以后,就开始了与自然界不断地抗争,但是在大自然的无穷威力面前,还是显得那样渺小,那样不堪一击。于是大家希望能获得一种超自然的能力,来驾驭这个世界。至少能有一种能力能自由地在这个世界上进行活动,作者将这样的梦想赋予了他钟爱的神猴。他首先让他具备了七十二般变化,这样起码在遇到灾祸的时候可以得到有效的躲避,化解因灾祸所带来的损失。然后又让他学会了驾驭跟斗云的功夫,一个跟斗可以十万八千里,那么想要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什么山川阻隔,什么惊涛骇浪自然都不在话下了。当然大海深处的龙宫,天上的琼楼玉宇,王母娘娘的瑶池仙境,西方的极乐世界也都应该去游览一番。至于移山倒海、呼风唤雨、遮云蔽日这样的本领是必须的,有了这些本领就可以抗拒烈日的煎熬、风雨的侵蚀,确保世界永远风和日丽、风调雨顺,扫尽妖魔永葆国泰民安。这些不要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能是百姓的美好愿望,就是到了今天这样的科技水平也无法将这些梦想全部变为现实。但梦想毕竟是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如果没有前人的这种梦想,那么今天这个世界可能就是一片死寂,毫无生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