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之一
挨进门,自得凳。在日常生活当中自有一种人天生的厚脸皮,即使没有受到主人的邀请,也会自做多情,叫别人哭笑不得。
阿曲细。就是指那些不懂装懂而出尽洋相的人。因此苏州人对这种人的另一种叫法是:洋伴。
阿胡子养了个光下巴——疑惑疑置。阿胡子是指满脸络腮胡子的人,光下巴是指胡子稀少的人,假如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人,生了一个没有胡子的后代,怎么能不心生疑虑呢?这句话的意思被普遍用于描绘一个人对某一件事情拿不定主意时的神态。
白乘了航船,还要嫌杉木气。过去的船都是用杉木来建造,杉木有很重的木头味道。这里是批评那些得到了他人帮助,却还要嫌这嫌那的人。
不要气,只要记。这是苏州祖先对如何正确对待在生活、工作当中的挫折的一句格言。我们在生活和工作当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遭受不同程度的挫折,光生闷气是没有用的,只有汲取教训才会有所长进。
吃素碰着月大。吃素是信佛之人斋戒时的饮食戒律,如果碰到大月,那么就需要多吃一天。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本想早一点开荤,结果还碰到了大月,在生活当中人们常常用来比喻想做某件事却又偏遇到了一些条件的限制。
串条钓白条。白条就是白鱼,是产于太湖的一种淡水鱼,以肉质鲜美而闻名。串条是生长在小河里的一种杂鱼,因其状如白鱼,但无论是大小还是味道,和白鱼比较起来都要相差一截,因此苏州人把得到的回赠礼物多于自己相赠的礼物,叫做串条钓白条,有一点自嘲的意思。
馋唾不是药,处处用得着。馋唾就是唾液,把它涂抹在被小虫叮咬的地方可以缓解瘙痒的程度,当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用作其他的用途。这句话可谓是苏州人的生活经验总结。
吃饱差不动,坐定打瞌冲。这是对有些无所事事的人的一种讽刺。
触壁脚。就是挑唆,在人背后说人的坏话。与之有关的一个词叫:“立壁角”就是过去对不听话的孩子的一种惩罚措施,也就是罚站。
吃饭不晓得饥饱,悃觉不晓得颠倒。这话原意是指婴儿对自己的生活尚无自我控制能力,但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用来数落那些不懂如何控制自己行为的人。
吃仔奈个肉,还仔奈个壳。吴语中“奈”就是你的意思,就是在受到他人的馈赠,却拿不出相应的东西来回赠,有点不好意思时的自我解嘲。
吃弗脱,剩勒浪。这句话专指那些专横跋扈、游手好闲的社会渣滓。
吃么受用,着么显焕。这里是告诉我们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选择时,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长处,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选择。
吃个灯草灰,放个轻巧屁。灯草,就是通芯草,因为它质地轻巧,过去老百姓用它的芯做油灯的灯心,所以燃烧成灰就更轻了。这里的意思就是不知事情的轻重而随意发表意见。
城头浪出棺材——远兜远转。这里是说有些人说话不是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绕着圈的接近主题。
聪明面孔苯肚肠。我们经常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为假象所迷惑。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精明强干,但实际上却是十分愚钝,它和“外头青松松,里向一包葱。”“绣花枕头一包草。”有异曲同工之妙。
赤脚地皮光。就是荡然无存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