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粮食自给的隐忧

(2013-01-30 20:11:02)
标签:

寸土

隐忧

条件

不上

有限

分类: 实话实说
  中广网北京1月30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昨天说,中国粮食自给率已经跌破90%。如果按一个人一年吃800斤粮食,去年相当于进口粮食养活了1.9亿中国人。

  韩俊认为,虽然我国粮食产量九连增,但是粮食供求总量趋紧,而且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国内农业资源有限,必须要通过进口来平衡供和求,但是中国是13亿人的大国,如果口粮长期都不能自给的话,国外生产的小麦、稻谷的价格,中国可能难以承受。(摘自网络)

    民以食为天。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如果粮食安全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粮食生产的基本要素是土地和水,正因为如此,我国一直强调要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而且2011年召开了建国以来的首次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提出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中央的政策是正确的,然而现实是不容乐观的。

    先说土地,我国耕地逐年减少是不争的事实,这个不用统计,看看你我身边有多少耕地被圈成了厂房,有多少空心村在膨胀,新农村建设的楼房又占了多少耕地,城市发展又拍卖了多少耕地。吃喝拉撒睡,吃饭问题是第一位的,睡觉的问题好解决,可现在偏偏是睡觉排在第一位,吃饭的事儿放在后边了。难道是因为我们现在吃饱了,肚子撑得大了,所以房子不够用了?当然不能把耕地减少完全归结于建房子、盖高楼,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耕地红线意识淡薄。

    再说水利,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南方是十年九涝,北方是十年九旱,尤其北方,水资源本就匮乏,有限的水资源污染还非常严重,能用来浇地的水更加少。即使有水,由于水利投入欠账太多,目前北方大部分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田间的斗毛渠工程更是毁坏殆尽,灌溉条件很差。为了解决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问题,我国正在建设南水北调工程,但把南方的水引过来,如果配套工程跟不上,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建设任重道远。

   解决粮食的问题,当前最重要是控制好土地和水,而恰恰土地和水存在的问题很多很复杂,不可能短时间解决,但为了将来我们的子孙能吃饱,再硬的骨头我们也得啃!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是粮食的忧患意识恐怕现在是集体缺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