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三原县的张竞,2009年参加了陕西省当年的招录公务员考试,报考西安市城改办的一个职位。笔试面试过后,张竞总成绩第一,并顺利通过体检。当年10月16日,张竞从西安市人事局领取了录用通知书。然而,当她去西安市城改办报道的时候,却被告知“暂缓接受”。原来和张竞报考同一个职位,总成绩列第二名的考生张洋的家长举报张竞所学专业与招考职位要求不符,且要挟城改办如安排张竞上班他就跳楼,西安市城改办据此暂缓了张竞的报道,而且一暂缓就是8个月。期间,陕西省、西安市公务员局都用红头文件的形式给予了张竞符合报考职位条件的答复,然而,张洋和家人对此并不满意,并将此事诉诸法律,打起了官司,要求陕西省公务员局撤销录取第一名张竞,并录取张洋自己。据了解,张洋的母亲为陕西省人大代表,西安市新城区总工会主席,父亲为新城区建设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据2010年7月12日《中国青年报》)
看完这篇报道,对张洋的父亲“佩服”不已,为了维护儿子的“正当权益”煞费苦心,绞尽脑汁。他不但到西安市城改办闹,而且还在互联网上发帖"喊冤",直至求助神圣的法律,誓还儿子一个“公道”,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时下,报考公务员吃上“皇粮”是众多大学毕业生的梦想,招录人数和报考人数的比例屡创新高,百里挑一早已过时,如今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是多么激烈和残酷路人皆知,如果张竞所学专业不符合报考资格,她能参加考试吗?相关部门会在资格审查时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即使张竞真的不符合报考条件,那为什么张洋和他的家人不在笔试后,甚至更早就举报呢?
这里有几个细节值得深思,其一,张洋的父亲开诚布公地说自己和城改办的主任很熟。其二,考试前,张洋作为编外人员已经在城改办工作了一年多。其三,笔试考试,张竞为第一,张洋为第三,俩人相差12.8分。而面试成绩张洋成了第一,张竞为第二,最后综合成绩,张竞仅比张洋高了1.7分。
通过这几个细节,我们隐隐约约可以看出,张洋好像是很冤的,而且人家好想更适合在城改办上班啊,说不定人家起初到城改办“打工”就做好了顺利转正的准备了。如今以微弱的优势落选,自然不服气。而且,不要忘了,张洋的母亲是省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干什么的?监督啊!你省公务员局也得接受人家监督啊!
张竞和张洋,两个年轻人都在苦恼,更苦恼的是俩人的父母!其实本来不该这样的,考试就是考试,年轻人的竞争让年轻人争去,干吗非要搞得全家鸡犬不宁呢?
作为一平民,我对公务员招录考试的有关政策、制度、规则之类的知之甚少。但我隐隐约约感觉到好像考上公务员的的孩子他(她)们的父母是平民的很少,大部分非官即款。想想也正常,平民的孩子上个大学都那么费劲,早早找个工作养家糊口吧,不管它是什么粮,吃饱就行!
公务员录考,考的不仅是孩子,不仅是孩子的父母,考的是谁呢?我根本不清楚,您清楚吗?我愿闻其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