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武皇帝卷一“努力”NO.50:义仆

(2009-01-07 17:58:26)
标签:

义仆

族父

始建国

居摄

王莽

长安

文化

分类: 嗜血的皇冠(刘秀)

光武皇帝卷一“努力”NO.50

义仆

 

李守大惊,急忙近前,拉开罩帽,果然是李季,都不用试鼻息,仅看其形状,便知已死去多时。李守大为伤感,轻轻问道,“何时死的?”

 

袁安道,“十天前。”

 

“这么说,你是一路背尸背到长安来的?”

 

袁安木然地点点头,他平静地叙述着,仿佛在诉说别人的故事:他和李季一起从宛城出发,走到半途,李季得了急病,不可医治,转眼便死。他一时间也没了主意,本想把李季带回宛城安葬,但此行是特地要给老爷报信,十万火急,耽搁不得,必须要尽快赶到长安。或许先就地草草葬之,又怕被流民或野兽吃去,留不了全尸。这才将李季背来长安,等报完信,再用车运回宛城,体面下葬。

 

李守老眼含泪,唏嘘良久,赞道,“这一路行来,该是怎样的辛苦!好个袁安,真义仆也。”

 

袁安道,“不觉苦,只要把信带到,死已足矣。”

 

李守道,“什么信这般紧急?”

 

袁安于是将李通起兵造反的计划详述一遍,又道,“请老爷早作逃亡打算。”

 

李守闻言大恨,好你个李通,也不同我商量一声,就自作主张,擅自准备起兵谋反,你这不是把老子往死路上逼吗?李守转念再一想,又觉出了自己的咎由自取,是他告诉了李通那句“刘氏复兴、李氏为辅”之谶,而李通这孩子,居然也就信了,既信之,则行之,“吾爱吾父,吾更爱真理”是也。

 

事已至此,李守只得开始谋划逃归之策。李守有同乡黄显,时任中郎将,两人最为死党。李守找来黄显商议。黄显听罢,大摇其头,道,“逃亡不可取,不如自首。”

 

自首?无异于羊入虎口,焉得生还!李守大急道,“黄兄,此事可不能随意玩笑。”

 

黄显笑道,“你不信我?我几时害过你?”

 

李守改容道,“请黄兄赐教。”黄显道,“今关门禁严,君状貌非凡,人皆识之,如何得出长安?”

 

李守默然。此时的长安,一片混乱,门禁森严,进出都要经过层层盘查。像李守这样的身高和容貌,太过扎眼,想不让人认出都难。于是有问:像你这种级别的官员,为何未经朝廷批准,便胆敢私自离开长安?这一问,他根本没有答案。

 

黄显再道,“谁说自首就一定会死?李兄难道不曾留心本朝掌故?”

 

李守大悟,自首者不死反贵,在本朝早有先例。

 

十六年前,时为王莽居摄元年,安众侯刘崇起兵谋反,其族父刘嘉诣阙自首,王莽不仅赦刘嘉无罪,而且加封为师礼侯,其子七人也皆赐爵为关内侯。

 

十三年前,时为王莽始建国元年,徐乡侯刘快结党数千人谋反,其兄扶崇公刘殷,自系入狱,静候朝廷发落。王莽同样赦刘殷无罪,而且将刘殷的封国增至百里,享万户。

 

按照判例法,李守如果自首,就算不能因祸得福,保命应该总不成问题。然而,李守仍是犹豫不决。黄显瞟了李守一眼,冷言道,“以李兄之见,李通此番谋反,胜算几何?”

 

李守老实答道,“不知。”

 

黄显笑道,“既然李通成败未可知,则李兄更应自首。李通反王莽,而李兄顺王莽,父子异志而同心,共为李氏而已。李通谋反成功,富贵不可限量,必能光大李氏,则李兄虽死无憾。如李通谋反失败,李兄依顺王莽,大义灭亲,朝廷必感念此功,李氏也因而有望保全,不至于合族诛灭也。”

 

黄显的思路,类似于基金对冲,旨在将风险降到最低。父子两人分别下注,儿子赌王莽败,老爸赌王莽胜,不管王莽是败是胜,李家都可以从中获利。李守这才怦然心动,于是听从黄显之计,上书请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