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
(2009-03-30 20:29:31)
标签:
杂谈 |
他们……
在骑行中将你的诗句与春天的风一起朗读
我仿佛听到毛丫喃喃的细语
像杨絮般软软地痒着我的耳廓
在从北京回来的第二天,我就是这样做的,信息是发给简宁的,我没有忽悠他,毛丫是他的女儿。早晨,洗个澡,然后骑车出行,顺便给凯哥发去信息:多想看到你桀骜眼神下起伏、无垠的高原。我似乎一下就有了诗的灵感,因为在北京遇到了他们。
在火车站边上我经常光顾的饺子馆,女老板笑着问:“又来了。”“认识?”伙计问,“经常骑车出来玩的!”伙计热情地过来点菜。新鲜得可以尝到海水味道的墨斗鱼,就着蒜瓣吞嚼着韭菜饺子,仰脖干掉一杯青岛纯生,我开始读简宁的诗,外面的风实在太大了……
我从每页日历上掀开蔚蓝的海水
寻找你笑容留在海底的遗迹
一万个你浮现一万朵浪花
无涯的大海珍藏于一颗细瘦的雨滴
你是我自由的元素我的自由被粉碎
一双腿,寻找你,已走过人类所有的世纪
你的美是踩在钢琴上的麋鹿之蹄
野性的海啸永远覆盖在我的额际
这是只有在27岁以前才能写出来的诗,但不妨碍我在47岁读他。简宁写下这首诗时只有23岁。而当年读到这些诗的时候我已经27岁了。小潘和中华的情书2天一封,有时是短句,有时是一首诗,中华经常把那些明信片拿给我看,上面有简宁的诗。后来小潘来到了部队,在我简陋的小屋里我们不约而同地谈到了那些信上的诗句。
简宁是谁,小潘说:“是你们空军的诗人呀!”
诗人简宁
时光的碎片抹不去的是最美的记忆,那天在北京,当我把这段故事讲给简宁听的时候,他不无得意地咧开了嘴。简宁,安徽汉子,南人北像,做出来似的双眼皮大眼睛,还有厚厚的嘴唇,安徽人似乎很多人都是这个模样。
认识简宁还是因为毛丫,毛丫的妈妈为她特制的博客,里面居然有简宁憨憨的笑。因此找到了简宁的博客,盗走几篇空战历史的文章,我在他的博客海底里留下了遗迹。
难道我的名字也如雷贯耳,简宁在回访时留下了“大侠”的称呼,这个称号几年前曾经有人喊过。
凯歌和毛丫
“到北京了,好呀“大侠”,中午我请你!”我说凯歌还有天曾老师也要来呀,12点就在宾馆的包间里吧。凯歌是2年前认识的,天曾老师则是老朋友了,后来是凯歌买的单,说好了晚上简宁请。
洪洋、胜军、乔老爷、天曾还有毛丫、毛丫的妈妈都来了,都是坊间的大报编辑或者重量级文人,都来看我这个会飞的稀有动物。话题从李峰转到了战略,还有彼此认识的那些文人,关于李辉也是调侃的话题,把文大师捎带进去了,不好意思,茶余饭后吗。
都是中华认识的人,席上打去骚扰电话,乔老爷拿过手机“那些明信片还给你没有?”关于还没还,天增老师和乔老爷辩了几句,也没结果,那些写着简宁诗的卡片,不知道在那个大记者手里了。乔老爷喝得脸都红了,够仗义,但毕竟是文人雅集,气氛动中有静,吃着饭浑身都舒服。
最重要的是认了毛丫做干女儿,就冲着她说要开飞机的那份可爱,这个女儿认定了。
第二天就离开了北京,临行是胜军请的,他也是满意而归,我把所有报料的都和盘托出了。我们都收益菲浅。
胜军兄弟
因此就有了回到沧州的狂放,因为他们,都彼此惦记着呢,为回信息晚出门了半个小时,归途还是被北风赶上了,往回骑的路上有点累,就当是被他们的思念牵挂的吧,有人牵挂着,心里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