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卧

标签:
杂谈 |
高卧
今天晨练过后,神清气爽,高卧榻上顿有所感,命题《高卧》一文。
张弛有度、外圆内方是中国人追求的精神境界,高卧之人意气坦荡、俊才内敛方有如此旷达,凡夫俗子在暴殄过后神消气散之时,是没有高卧的心情的。高卧者必定参悟人生,所以可以释怀世间繁杂,独享山水云烟,品茗人生况味;高卧者绝非慵懒之辈,气定神闲过后恰是一番彻悟,谈笑鸿儒,拂袖文章,力量恰在松弛过后的爆发;高卧者不会老死不相往来、不闻车马之喧,而是胸中陈兵百万等闲儿女情长;高卧者绝非佝偻之辈,而是坦腹扪虱鹤发童颜的仙人。
曾经的豪迈
不知何时田园雅兴成了中国文化人甚至中国民众的精神理想,到了宋朝田园思想几乎主宰了整个中国文化界,似乎非田园即低俗,田园精神成了文化人的精神核心。当我们领略了建安文学的豪迈,楚辞的牢骚哀怨,唐诗的绚烂多彩,再去品读宋代文学时,在被宋人精美的词句打动过后,你会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那就是到了宋以后,中国文化似乎只剩下风花雪月了,那种曾经的雄强血脉似乎流失了,即使是旷世奇才的苏东坡,也曾经发出二十年不言武的愚谏,文化精英尚且如此,何况芸芸众生和那些昏庸的帝王。何以出现如此令人费解的现象,文化的盛极而衰是规律使然还是华夏民族基因所致,研究文化的人不得不思索。
一个民族消瘦的背影
其实,闲云野鹤似的自在情怀,每个人心目中都有,精神的田园是灵魂休憩的归隐之处,徐儒的高洁、林和靖的清雅、竹林七贤的恬淡,其精神魅力不言而喻。即使是西方也有《瓦尔登湖》和《麦田守望者》这样的文字,可见田园精神是人类精神的基本元素,它和自强不息、奋勇精进的巨人文化是人类精神的组成部分。然而可怕的是田园精神被极度放大,其消解的是整个民族的奋发精神。任何合理的思想、价值观和理念,走到极端都是不可理喻的,就像希特勒的英雄理想,到了疯狂的地步必定会走向灭亡。
清瘦猥琐的面容
无意中研究中国古典绘画,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汉唐画像中的人物无论修硕,其形体总是是舒展灵动、大气磅礴,而到了宋以后的绘画中,人物立刻变得猥琐佝偻、面目可憎,人文精神的颓丧深深地刻画了民族的颜面,驰骋疆场、高卧林间的豪迈已经荡然无存。市井吵杂喧闹、文人躲进书斋、官场贪婪昏庸、国力衰败不堪,可见,一个民族精神的沦落导致的必然是国殇。
市井的繁杂与风月的颓丧
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最伟大的工程不是经济的腾飞,而是精神的回归。我们必须摒弃针头线脑的琐碎、嬉笑怒骂的浅薄,回归民族雄强、沉静、清雅、豪迈的纯粹精神,什么时候我们的民族面带红润、而不是堆着凝重的笑脸,舒展旷达而不是猥琐自卑,专注矜持而不是狂躁激进,洁净雍容而不是破败散乱,到了那一天,我们才真正可以见到盛世的端倪,实现持续发展的强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