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 摄影唐模水口


标签:
杂谈摄影油菜花歙县 |
分类: 人间四月天 |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翻开四月皖南行照片,深感春光太匆匆,直怕它去、无踪。逐日出门找春光,焉知春光留不住,扶她几步到窗口……
唐模残壁许家巷,古道幽草见水长。
高摄低拍人半角,瓦静檐翘走残阳。
唐模村,原为歙县所辖,现属徽州区。是唐朝越国汪华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的。公元623年,汪华的后裔汪迁回故乡,起先居住在山泉寺。年近古稀的汪思立博学多才,精于天文地理。他用八卦相中了山泉寺对面的狮子山,而且那里有太祖叔举种植的大片郁郁葱葱的银杏树,认为在这里居住可以发子发孙。故汪思立率儿孙迁到狮子山居住。经过几代人的辛苦劳动,先后建立了中汪街、六家园、太子塘等建筑物,逐步形成了一个聚族而居的村落。

(来自网络)
唐模水口以桥、堰作为关锁,以亭、庙、坊作为镇物,以古树、花草作为背景,这是古徽人在风水理论指导下经过千百年来精心营造而成的,反映了徽商在兴旺时期的环境意识和对物质及精神上的追求。整个水口建筑构思独特,自然景观优美,并与徽派园林、江南水街共同构成了人性化的人居条件,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认和谐共存的生存理念。(来自网络)
1087年,郡北许村的许贵一、许贵二兄弟俩因父母双亡,投靠唐模村姑父家。经过几代繁衍,许氏比当地的汪、程、吴三姓人丁更为兴旺,成为唐模村的大姓望族。但他们不忘姑父的收养之恩,仍沿用“唐模”这个村名。
唐模村,始建于唐、培育于宋、元、盛于明、清。历史上因经济活跃、民风纯朴,而被誉为“唐朝模范村”,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文明古村。该村位于黄山之口,毗邻歙县牌坊群。檀干溪穿村而过,全村夹岸而居,村内以其千年古樟之茂,中街流水之美,“十桥九貌”之胜及“一村三翰林”之誉而闻名中外。(来自网络)

高摄低拍人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