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悬船 · 一个帝王的童话

标签:
爱如潮水海宁微电影落日古城 |
分类: 赤足而行 |
空船悬在那里,
一个帝王的童话,
穿越皇殿宫闱,
装载了弘历的野史,
江南、海宁、盐官,潮水。
空船停悬在那里,
在蓝天和流水之间,
等着,
装载城市,
凡尘的浮图。
风从远方掠过,
惊涛戏浪,
空船微微一动。
不再寻找什么,
守着渔网,
无关浪潮。
流云动,
江波动,
碎碎红尘动。
空船不动,
城市也不动。
一个帝王的童话,
穿越皇殿宫闱,
在江南、在海宁、在盐官,
空船停在那里,在蓝天和流水之间,等着,装载城市。
风从远方掠过,惊涛戏浪,空船微微一动。
不再寻找什么,守着渔网,无关浪潮。
流云动,江波动,碎碎红尘动。
空船不动,城市也不动。
一个帝王的童话,穿越皇殿宫闱,
在江难、在海宁、在盐官,在空船高悬的浪尖。
浙江海宁市盐官古镇,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端,紧临着上海、杭州、苏州等大中城市,处在华东金三角沪苏杭的中心。驱车两个小时我们到了盐官,当地的旅馆老板告诉我们,他家对面的一个偌大庄园就是有名的“陈阁老宅”。对于一个古镇而言,有几个江南风格的园林大宅也是很平常的事。
有趣的是据坊间相传,清乾隆皇帝弘历是陈阁老主人清代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转工部尚书陈元龙的儿子,因为清帝的掉包而入宫闱,成为一代盛世帝皇。也许是被密立的太子,又是个稀有的有为之君,加之在位期间有受百姓津津乐道的六下江南:“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多次到达海宁,受陈阁老迎驾,也算是比较地亲民吧?
本来满人、汉人从体貌上也无大的差异,说乾隆帝是汉人之后,也算是平了汉人失邦之痛。有类似阿Q的精神,在民族争端中失利而忿忿不平的“童话”版吧。
当我走进宁静的陈阁老大宅,虽然有心想找到一些有如紫禁城的奢靡之物,于落寂的庭院之中还是感觉到了一种不忍。即使真有帝王的气味、体温、呓语曾经在此流连,如今那些氤氲的朝雾,遗落的露珠,温和的阳光,遮天的银杏,蟠扎的罗松,陈旧的窗扉,影中的画屏,呢喃的家雀……似乎都在说:一步、一步走进江南,走在江南,岁月成为一座舞台,帝王的童话慢慢倾斜,空船高悬,载满的都是沉默和孤独,寂寞和失落。
林立参差的楼房将成为江岸边最后的童话墓碑,唯有千年的海潮经久不息地鼓擂在人类的耳膜:
“潮来溅雪欲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
酒旗和白墙挑起的岁月
影中的画屏让光阴穿过秋的寂寞
墙角有600年的罗汉松
书房一角的兰花在光影中幽幽开放
这座当年的宰相府第,现尚存正路轿厅、东偏房祠堂、寝楼、双清草堂和筠香馆。其他“百桌厅"、“爱日堂"等主要建筑均已毁废。尚存占地面积47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轿厅是老宅的大门,北向临河,气势森严,而走进大门内所见的建筑,皆倒置为南向。东路第一进是陈氏家族祭祖的祠堂,其南有楼三间,是陈家下人的寝楼,寝楼前划有高墙如屏,今墙圮未复,可见小厅三间,安澜园废后,园内有“筠香馆"匾曾移置此厅,故今以筠香称之。院子里有一棵六百多年的古银杏树,高大粗壮,四季长青。
厅前有假山数叠,名木几株,流水一脉,并有曲桥南通“双清草堂",园虽小而曲桥流水,山石卉木各具,环境幽静典雅。(摘自网络)


落日之中静静的堤岸









古街在岁月中老去又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