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潮——越走越碎的潮花

标签:
钱江潮暴雨八月十八步步惊心 |
分类: 赤足而行 |
拍摄了八月十八的钱江潮,作几幅画贴在这里。
匆匆忙忙,瞬间的对视,抓不住你澎湃的心潮。两千余年了,你穿过野渡也穿过繁华,我知道你炫目的纯情,在秋风蓝色的空间呼啸而过。如果没有万人空巷的等待,我也懂得,你依旧风流绝顶,告别了晨色又去拥抱月色。我看着,如果没有两岸的都市繁华,你将孤寂伤感地旅行;如果有了高楼林立的俯视,你疑惑的排空在恍惚中也不能尽兴。总是无法两全其美罢了。
一条江,涛声依旧的在跳跃唱响,只留一角窄窄的水泥堤岸,湿润了观潮人着急的眼神。看你涌过来,送你奔过去,追不到你回眸的一笑。来前也平静,去时也平静,更无一点风色、声色。涨潮叠加在无数人的观摩之中,有古人,也有今人,希望也会有后人。
一支江流的远行,有了自己的墓志铭,六座大桥的横行,让你越走越碎,越走越瘦。钱塘江上烈日当空,榨取着2011年最后一丝炎热。我把EV减去,光影失去了真实,八月十八,越走越碎的涛花,盛满疲惫的流程。倒不如像那一次,奔跑到堤坝的刹那,听江涛滚滚而过,魂魄就飞舞到浪涛之尖,怀着一步之差、失之交臂的感慨,储存些许的惆怅,滋养太平淡的想象。也许应该庆幸,我来看潮,不用船票,明年以后你在更远的地方等我……
钱塘江大潮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观潮始于汉魏(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盛于唐宋(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来自网络
钱塘江两岸总有我们将一条长长的潮汐自行奔走的水路,年年岁岁不会忘记。留在了很远的年代,循着先人的足迹,观潮成为秋季最初的行走。八月十五的月亮我们驻足而观,看八月十八的潮水,我们启动了车马成聚集的人潮,去迎接海的呼啸。其实与真正的倒海翻江呼啸而言,钱江潮真不是可以炫耀的怒发。但是它穿过了一座美丽而喧嚣的城市,在屋宇和高楼间撒野,于是闻名天下。钱塘江因为它特殊的地理位子,这一条流淌于繁华的都市之间的江河,它的潮涌便成为城市与江河,人类与自然的一场亲密接触。
啸感蓝天一线平,余勇难壑雪千峰。
走尽江河哭南北,恸悼帆白还西东。
听江涛滚滚而过,魂魄就飞舞到浪涛之尖
如果有了高楼林立的俯视,你疑惑的排空在恍惚中也不能尽兴
涨潮叠加在无数人的观摩之中,有古人,也有今人,希望也会有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