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1.gtimg.com/tech/pics/19484/19484258.jpg
照片来自网络
我国最大最壮观的潮汐是钱塘江潮,潮头高达8米左右,潮头推进速度每秒达近10米,其壮观景象,汹涌澎湃,气势雄伟,犹如千军万马齐头并进,发出雷鸣般的响声,实为天下奇观。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摘自网络
八月十八去钱塘江看潮头,真的是杭州人在过完中秋后接着寻到的一件快乐的事情。且不说作为旅游的一个卖点,吸引了许许多多翘首张望的眼球。就是甩一甩月光幽幽的怜悯,去浩浩江边感受一下江水奔腾的大气,再与苏东坡先生谈一谈关于“壮观天下无”的确定性,也不失为放飞心情的理由啊。
每个城市都有一颗牵挂的心,我的这个城市一直牵挂着钱塘江的大潮,从我赤足的童年开始,可以从羊坝头一直走到钱塘江边的三堡。那个路程在蹦蹦跳跳的年纪就是一天的好时光,用长大的步伐去量,那是二十几里的路啊。
说好这一天去看潮水,那么早上母亲一定会拿出八月十五没有吃完,又收藏好的月饼,给我们带上。还有粽子或者甘蔗,几个小朋友就欢天喜地的走着去了。马路就像手中的跳绳一样,非常简单、熟悉而充满跳跃的渴望。
从清泰街一直走去,那是“看火车去!”的必经之路,(杭州城站火车站就在清泰街的尽头)我的城市的每一个故事就是与“水”有着无法解脱的缘分啊!一段一段的路程你看看:羊坝头-水漾桥-章家桥-贴沙河-航海路-乌龙庙-一堡-二堡-三堡——都有水的兜兜、转转……。
小时候有一个干娘,住在章家桥,经常去她家玩。最喜欢的就是她家那个可以站在阁楼上汲到河水的后门,湿漉漉的鹅卵石铺成的河埠头,河水慢悠悠地流着,清澈得见底,现在想想那水、那波,如同婴儿眼睛般的纯净无邪啊!夏季里一桶一桶地往阁楼上汲水,把个阁楼的地板洗刷的清凉洁净,躺在水的流波上,听河水潺潺的过去,一波一波地讲着遥远的故事……一把芭蕉扇把一个夏天的清凉兜尽了。
在这个城市熟悉又简单的路上,我们讲的故事的细节也许会有所不同,但是过了乌龙庙,那个阡陌纵横、十里桑园、稻花飘香、络麻林立,鸡犬相闻……的田园风光在杭州人的记忆中一定是少有偏差的吧?
一路的蹦跳、追跑,将随身所带的食物统统装进肚子。走得兴起干脆脱了鞋子,光着脚底板在田埂上啪啪而行。这一路的“寻花问柳”便将童年的渴望无限地挥发了!到了三堡,便是观潮的好地方了。潮期未到,那一片滩涂裸露着大大小小的秘密,每一个角落、每一块江石都被好奇的探寻目光穿破。那些江蟹呵,只要有一根细细的灯芯草就可以搅动它们的太平,齐齐的出塞哇,不用一枪一弹就成了我们的俘虏!一忽儿猛听见大人们的一声呐喊,潮水来了!赶快逃啊!
隆隆地江潮终于来了,江水呈菱形地在前方开路,一波一波暗暗推进,顷刻怒潮如同一条白色的银链,逼空而来。滩涂上那些秘密的险地全被覆盖,钱塘江的潮水跳动着潮潮汐汐的巨浪的步伐,自从走进了喇叭口的东海入口处,就将浙江人的故事讲遍天下。
我的赤足而行的故事也流着血脉一样的城市亲情、城市缱绻!
http://www.sintu.com/file/uploads/userup/0903/031500211F4.jpg
此照片来自网络

到之江路的钱江潮早已没有了当年勇

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