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000亿元住房投资哪里来

(2008-11-20 22:33:57)
标签:

房产

财经

保障性住房

10年前面对亚洲金融危机一样,中国政府再次选择将房地产市场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经济杠杆。

    11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对外宣称,今后3年,全国将新建200万套廉租房和400万套经济适用房,同时完成约220万户林业、农垦和矿区的棚户区改造。总投资将超过9000亿元。

    10年前不同的是,这次没有选择商品房市场作为拉动内需的抓手,而是选择了面向低收入人群的保障性住房。

    各地区已经开工的廉租住房建设项目,要加快工程进度。原计划于2009年开工的项目,凡具备开工条件的,要在今年开工。1113日召开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电视电话会议上,部长姜伟新这样表述,被很多人看做是当前要通过住房来拉动内需的迫切表现。

    实际上,第四季度中央已经追加75亿元的投入用于廉租住房建设。

    如果单纯从消费能力来看,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的受惠者,都属于低收入人群,收入有限,消费更有限。那么,如何依靠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来拉动内需?

    现在主管部门想的不是给谁建房子,建什么样的房子,而是先把房子建起来。一位知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只要开始动工建房屋,水泥、建材、钢材等房地产相关上下游的行业就不会闲着,内需就能被带动起来。

    从实际情况看,房地产行业对相关行业的带动力很大,与其息息相关的产业有50多个。只要住房建设规模增加,相关行业就不愁没饭吃。

    据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介绍,我国房地产市场投资占整个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0%左右,对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弹性系数是5。也就是说,房地产投入9000亿元,将能带动45万亿元固定资产的投资。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不可小视。

    房地产业一头连着投资,一头连着消费。陈国强说,选择房地产作为拉动内需的抓手很容易理解。

    对住宅消费的拉动主要还是集中在经济适用房和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上。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公司副总经理胡景晖说,这两项尽管价格较低,但都需要消费者出钱购买。

    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公布的数字上看,未来3年将新增400万套经济适用房。如果按照一家三口的标准来计算,将解决1200万人口的住房问题,再加上220万户林业、农垦和矿区的棚户区改造,将有近1900万人口获益。

    1900万人的住房消费将会因此被带动起来,以前房价高,他们没有能力消费;现在政府提供低价的房屋,将使这部分人群能够进行住房消费。胡景晖说,如果是真的投入9000亿元,应该能带动数千亿的住房消费。

    陈国强也认为,尽管保障性住房覆盖的人群消费能力不算强大,但不能说没有消费能力,单个家庭可能消费数额不大,但数百万户家庭累积起来,消费数额也不会是个小数字。

    就在齐骥对外公布未来3年将对保障性住房加大建设的具体设想之后,立即有声音表示,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格局将会出现大变化,商品房的市场份额将会缩小,不利于带动中等以上收入人群的消费。

    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格局肯定会发生变化,保障性住房供应的增加肯定会对商品房的购买人群起到分流作用,也会加大市场的观望情绪。陈国强说。

    在胡景晖看来,国家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力度不会带动普通商品房的消费,普通商品房的消费潜力需要通过金融政策等来调动。

    现在的问题是,国家加大投入,钱从哪里出?胡景晖说。

    尽管齐骥抛出了3年投资9000亿元的言论,但并没有解释这9000亿元是如何计算出来,也没有明确这笔钱将从哪里出。

    据知情人士分析,这9000亿元是一个总和的数字,包括了中央政府财政支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开发商投入等方面的投入,只是一个规模的预测,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字。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明确中央和地方各自的投入比例。

    不过,已经有媒体报道,明年将有300亿元的中央财政投资,用于城乡棚户区、沉陷区、危房、茅草房、廉租房等的建设和改造

    对地方来说,按照以往的要求,土地出让金的10%要拿来用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资金。这个比例的财政支出是否依然是未来3年地方政府用于住房投入的比例?是否会提高?目前还不得而知。

 

资料出处:《中国青年报》2008-11-20  记者 李松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