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企业发展的视角。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优胜劣汰进程加快,企业之间的分化重组加剧,行业的集中度快速提升。经过十多年的市场竞争,各地先后涌现出一批以优势企业、品牌企业、上市公司为龙头的房地产投资开发集团,这些集团化的企业在区域市场乃至全国市场的市场占有率、行业影响力与日俱增。可以预见,随着土地出让制度的规范化、市场化,招拍挂将成为企业获取土地的主要方式,未来房地产企业的竞争和行业稀缺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获得将更多地遵循”资本为王、实力取胜”的游戏规则。行业竞争门槛的提高,势必导致中小开发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日益萎缩。
四是政策的视角。从政府管理部门的政策取向看,未来一个时期,宏观调控仍将是政策的主基调。明、后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将按照既有轨迹运行,同时不排除出台新的调控政策与措施,地方政府则将出台更多配套性的实施细则和执行措施。与今年密集地出台新政策的情形相比,未来政策的重心会更多地体现连续性、可实施性。可能有所不同的是,政策的执行力度会有紧有松,政策着力点会发生转移,同时会更多的注意对不同地区的区别对待,避免一刀切的弊病。面对上述政策环境,开发企业需要树立一种心态,即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将是一种常态化的行为,企业需要主动应对,顺势而为,调整企业的发展策略和发展方向。
五是住宅地产发展的视角。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无论是从单一城市还是从全国范围看,均有相当数量的房地产项目(主要是住宅类项目)改变了开发周期,调整了产品形态,推迟了上市的时机(根据有关业内人士的估计,北京市场上受调控政策直接影响的项目总计开发规模约为2000万平方米,这是一个不容低估的数字)这对于2007年度的房地产市场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首先是住宅供应的时间。受政策因素影响,相关项目将表现为集中放量的上市,这在短期内对于缓解房价过快上涨有积极意义,但也会一定程度上扭曲市场规律和市场机制;其次是产品结构的变化,未来上市的新项目,势必大量出现“70-90”特征的中小户型,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将不可避免。受市场竞争因素影响,未来住宅产品的功能性、适用性、安全性、耐用性、物业管理、精装修等等有助于凸显产品差异化的方方面面都将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这对于整体提升住宅产品品质显然是有益的。因此,消费者在面对套型面积选择变小的同时,也将同时迎来更多高品质中小户型的选择机会。再次是建筑形态方面。受政策导向的影响,在建筑形态上,未来板塔结合或者说新式塔楼将成为今后住宅地产流行的趋势,并且将成为主导的建筑形态,板楼则将日益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