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大明》摘录
---走私一点感情
2022年11月17日始读,2022年12月2日读完,于南京。
《显微镜下的大明》是一部纪实文学,马伯庸从明代的一系列罕见民间档案文书里,挖掘出尘封已久的6个故事,读者可于细微处读懂真正的明代中国。马伯庸重点分享了创作经历及创作过程中的小故事。他表示,该书选取明代小人物的真实故事,把这些小人物在当时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经历的事情、面临的选择,用现代语言传递给读者,让现代读者也能够了解和自己一样的小人物在当时的生活状态,并由此获得启发。
由“学霸必须死”、“笔与灰的抉择”、“谁动了我的祖庙”、“天下透明”、“胥吏的盛宴”、“正统年间的四条冤魂”等这个故事组成。摘录如下:
1. 它就像是一台显微镜,通过检验一滴血,一个细胞的变化,来判别整个人体的健康程度;
2. 古代的容量单位:勺、合(ge)、升、斗、石,为十进制;
3. 天下之道,贵乎均平,故物有不得其平则鸣;
4. “三班六房”:三班指皂班、壮班、快班,合成衙役;六房分为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与中央六部对应;
5. 手段高超的书手能“使连阡陌者空无籍,无立锥之家籍辄盈野”;
6. 中国有“皇权不下县”的说法,县以下没有任何行政单位;
7. “流水的官,世守的吏”;
8. “奸豪主于中而鼓愚民以无忌”;
9. 千钧之驽,不为蹊鼠而发机;
10. “乡愚罔利,如蚊扑灯”
11. 巡按可以:“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12. 一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可开禁通行;(每点24分钟)
13. “老人制”:朱元璋认为老人“于民最亲,于耳目最近,谁善谁恶,洞悉之矣”。并下令“若不经由者,不问虚实,行将告人杖断六十,仍发问里甲老人理断”;
14. 一群苦不堪言的士兵身处低矮简陋的战壕,长官漠不关心,后方补给时断时续----偏偏他们的责任又特别重大;
15. 据《明史·职官志二》说: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遇期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可见明代都御史的权力很大,凡官吏之考察黜陟则会同吏部、重大刑狱则会同刑部与大理院。其他各官署则分属十三道监察御史稽察。监察御史充任的职务,远比前代繁重。
加载中,请稍候......